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一 (1)

1. 痰飲論

夫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而成痰。言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漉漉有聲。謂之痰飲。其為病也。胸脅脹滿。水穀不消。結在腹內兩脅。水入腸胃。動作有聲。身體重。多唾。短氣好眠。胸背疼痛。甚則上氣嘔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是也。脈偏弦為飲。浮而滑亦為飲也。

白話文:

痰飲是由於氣血不通暢,導致津液無法運行,水液和氣在胸腹積聚,凝結而成的。

如果一個人原本體格健壯,現在消瘦,水液流入腸道,會有漉漉的聲音,這就是痰飲。

痰飲發作時,會有以下症狀:胸脅脹滿,食物和水穀無法消化,積聚在腹部兩側;水液進入腸胃時,會發出聲響;身體沉重;多唾液;氣短嗜睡;胸背疼痛;嚴重時還會出現上氣嘔吐、倚息喘短、睡覺困難,身體就像腫了一樣。

診脈時,脈象偏弦,可能是痰飲;脈象浮而滑,也可能是痰飲。

2. 治痰飲諸方

夫痰飲者。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熱。或結實。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滿。或短氣好眠。諸候非一。故云痰飲也。

治胸膈痰飲。腹中虛鳴。食不消化。或加吐逆。檳榔散方。

白話文:

痰液是由於血脈阻塞,導致飲水積聚而成。它既可以是冷性的,也可以是熱性的;既可以結成實體,也可以是食滯不消化;既可以導致胸腹脹滿,也可以引起氣促嗜睡。由於症狀不一,故稱為痰飲。

檳榔(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乾薑(一分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一兩)

白話文:

檳榔(50 克),人參(50 克,去除根須),半夏(50 克,用水清洗 7 次去除滑液),杏仁(25 克,用水浸泡去除皮尖,炒至微黃),桔梗(25 克,去除根須),陳橘皮(15 克,用水浸泡去除白瓤,烘乾),乾薑(5 克,炮製後弄碎),甘草(25 克,烤至微紅後弄碎),白朮(5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發即煩悶不安。兼吐痰水。宜服枇杷葉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用一大杯水,放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的量。去除藥渣。不限時溫服。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

白話文:

  • 枇杷葉:一兩,拭去絨毛,微炙至微黃
  •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 半夏:一兩,用湯水洗七遍去除滑膩
  • 陳橘皮:一兩,用湯水浸泡去除白瓤,再烘焙
  •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腹脹滿。痰飲不下食。厚朴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的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心腹脹滿、痰飲不下的症狀。[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紫蘇莖葉(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檳榔(三分)

白話文: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紫蘇莖葉(三分) 陳年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再烘烤)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三分,去除根須) 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冷氣上衝。胸膈滿悶。吐逆不下飲食。半夏散方。

半夏(二兩湯浸七遍去滑),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草豆蔻(二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三兩),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胃口久寒。吞酸吐水。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五分,去渣,不分時辰溫服。

此方治痰飲、冷氣上衝、胸膈滿悶、吐逆不下飲食。

另一方:將半夏、陳橘皮、草豆蔻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不分時辰溫服。

又一方:將甘草、桂心、半夏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不分時辰溫服。

此方治痰飲、胃口久寒、吞酸吐水。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湯洗七遍去除黏滑 附子:一兩,烤裂後去皮和芽臍 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遍,焙乾後稍稍炒一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下有水不散。是胸中痰飲。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白朮(一兩),澤瀉(二兩),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胸膈不利。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白朮一兩、澤瀉二兩、半夏一兩(用湯洗七遍去除滑膩感)這些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這個藥方適合治療心下積水不散、胸中痰飲、無法進食的情況。

此外,將白朮一兩、澤瀉二兩、半夏一兩(用湯洗七遍去除滑膩感)這些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這個藥方適合治療痰飲、胸膈不利的情況。

半夏(一兩),天南星(二兩),白礬灰(一兩)

白話文:

半夏(6 克),天南星(12 克),白礬灰(6 克)

上件藥。先以半夏天南星二味。用醋漿水煮一日。曬乾。搗羅為末。研入白礬灰令勻。以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三服。

白話文:

前述藥方:

首先,取半夏和南星這兩味藥材。用醋漿水煮一天。曬乾後研磨成粉末。將粉末混入研磨的白礬灰中,均勻攪拌。使用蒸餅和粉末丸成藥丸。藥丸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不限時間,以生薑湯送服二十丸。一天服用三次。

治冷痰飲噁心。宜服此方。

蓽茇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清粥飲調下半錢。

白話文:

治療因寒痰引起的噁心,可以服用這個方子。將蓽茇搗碎研細過篩成粉末。每次在吃飯前,用清粥湯調和半錢的藥粉服用。

3. 治痰飲食不消諸方

夫痰者。由痰水結聚在於胸腑。流走膀胱之間。久而不消。流行於脾胃。脾胃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食也。或令腹裡虛滿。或水穀不化。或時嘔逆。皆其候也。

治脾胃虛冷。痰飲結聚。飲食不消。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痰是由痰水聚集在胸腔和腹部形成的。它流動於膀胱之間,久久不消,就會在脾胃中流竄。脾胃討厭濕氣,一遇到水就會脹,脹了之後就不能消化食物了。有時候會讓肚子空虛又脹滿,有時候會導致食物和水無法消化,還有時候會嘔吐,這些都是它的症狀。

前胡(一兩去蘆頭),丁香(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大腹皮(一兩銼),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草豆蔻(一兩煨去皮),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話文:

  • 前胡(1兩,去除根須)
  • 丁香(3分)
  • 陳皮(1兩,用熱水泡去白瓤,烘乾)
  • 大腹皮(1兩,切片)
  • 枇杷葉(3分,擦去絨毛,烤至微黃)
  • 草豆蔻(1兩,烤熟去除皮)
  • 半夏(3分,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
  • 甘草(0.5兩,烤至微紅,切片)
  • 乾薑(0.5兩,炮製並切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隔痰飲。兩肋下痛。食不消化。白朮散方。

白話文:

將前述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碗水和半分生的薑。煎煮至水量剩五分之一。過濾後,不限時間,趁溫熱飲用。

白朮(一兩),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赤茯苓(三分),檳榔(一兩),桔梗〔二(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桂心(半兩),甘草〔一(二)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白朮(6 克),柴胡(6 克,去掉細根),赤芍藥(1.8 克),陳皮(1.8 克,用湯浸泡後去掉白色瓤,再烘烤),厚朴(6 克,去掉粗皮,塗上薑汁烤製至香熟),赤茯苓(1.8 克),檳榔(6 克),桔梗(12-6 克,去掉蘆頭),訶子皮(1.8 克),桂心(3 克),甘草(0.6-1.2 克,烤製成淡紅色,切片)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中痰飲。冷熱不調。食不消化。體重多臥。宜服枳實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濾去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此方適用於治療胸中痰飲、體內冷熱不調、食物消化不良、身體沈重且多臥床的症狀,宜服用枳實散。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紫蘇莖葉(三分),白朮〔二(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大腹皮(三分銼),麥門冬(三分去心),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中藥材:

  • **枳實:**3錢,炒麩至微黃
  • **附子:**1兩,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
  • **紫蘇莖葉:**3錢
  • **白朮:**2-4兩
  • **人參:**3錢,去蘆頭
  • **川大黃:**3錢,切碎後微炒
  • **大腹皮:**3錢,切碎
  • **麥門冬:**3錢,去心
  • **半夏:**3錢,用湯洗七次去除黏液
  • **甘草:**1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 **吳茱萸:**1錢,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積聚。食不消化。宜服半夏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到剩下一半的水量,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痰飲積聚、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適合服用半夏散。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紫蘇莖葉(一兩),皂莢(一挺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湯浸泡七次去除滑液)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果皮(一兩) 陳皮(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白瓤後烘烤)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枳實(半兩,用麩子炒至微黃) 紫蘇莖葉(一兩) 皁莢(一挺,去除外殼,塗抹酥油燒焦後去除種子)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中積聚痰飲。時有嘔逆。胃氣不和。食不消化。宜服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杯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濾去殘渣,隨時可以溫熱飲用。 此方適用於治療胸中積聚的痰飲、偶爾嘔吐、胃氣不調以及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建議服用[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桔梗(半兩去蘆頭),川椒(半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

白話文:

人蔘(一兩,去掉蘆頭) 桂皮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製後裂開皮) 甘草(半兩,烤成微紅色,切碎) 半夏(一兩,用湯洗七遍,去除粘性) 桔梗(半兩,去掉蘆頭) 川椒(半分,去掉目和閉嘴的,稍微炒一下,去除汗味) 老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乾嘔。食不消化。及脾胃氣隔。宜服赤茯苓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然後去掉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這個方劑適用於治療痰飲、乾嘔、食物消化不良以及脾胃氣滯等症狀,建議使用赤茯苓散。

赤茯苓(一兩),柴胡(一兩去苗),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旋覆花(半兩),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檳榔(一兩)

白話文:

赤茯苓:1 兩 柴胡:1 兩,去除細根 枳殼:1 兩,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白朮:1 兩 人參:半兩,去除鬚根 旋覆花:半兩 半夏:三分,用熱水浸泡 7 次,去除粘滑 杏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檳榔:1 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破冷氣。化宿食。高良薑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一起煎煮至水量剩一半,濾去渣滓。隨時可以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痰飲、驅散體內寒氣及幫助消化積食。[高良薑散]

高良薑(三分銼),肉桂〔三(一)兩去皴皮〕,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二分),大腹皮(三分銼),人參(一兩去蘆頭),草豆蔻(半兩去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高良薑(3 分,研成粉末) 肉桂(3 兩,去除粗皮) 厚朴(1 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氣撲鼻) 白朮(1 兩) 陳橘皮(3 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烘焙) 木香(3 分) 赤茯苓(1 兩) 訶梨勒皮(2 分) 大腹皮(3 分,研成粉末) 人參(1 兩,去除鬚根) 草豆蔻(半兩,去除外皮) 甘草(半兩,炙烤至略帶紅色,研成粉末)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飲。心胸積滯。氣不宣通。飲食不消。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杯,加入半分生薑,煎煮到剩一半水量,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痰飲、心胸積滯、氣不通暢以及消化不良。這是訶黎勒丸的配方。

訶黎勒皮(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草豆蔻(三分去皮),人參(三分去蘆頭),神麯(三分炒微黃),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桂心(一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

白話文:

訶黎勒皮(50公克),前胡(50公克,去除蘆頭),白朮(50公克),草豆蔻(15公克,去除外皮),人參(15公克,去除蘆頭),神麴(15公克,炒至略黃),枳殼(15公克,去瓤,與麩一起炒至略黃),川大黃(50公克,切碎炒至略黃),桂心(50公克),木香(50公克),檳榔(50公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這個方子的藥材,搗成細末,再用煉過的蜂蜜調和,舂搗三百到二百下,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