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四 (20)
卷第二十四 (20)
1. 治風㾦癗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熱。頭面皮膚瘙癢。煩悶。生㾦癗。枳殼丸方。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獨活(一兩半),白蒺藜(一兩半微炒去刺),牛蒡子(一兩),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瘙癢生㾦癗。宜服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秦艽(一兩去苗),羌活(半兩),苦參(半兩銼),黃芩(半兩),赤茯苓(一兩),細辛(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蜜湯下三十丸。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苦參丸方。
苦參(二兩銼),川芒硝(二兩),牛蒡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皂莢(不蚛者三兩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荊芥(二兩),凌霄花(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精羊肉八兩。細切。和研。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皮膚風熱。生瘡㾦癗。或癢痛。宜垂柳湯浴方。
倒垂柳(二斤銼),白礬(二兩生使),杏仁(三兩)
上件藥。以水一斗五升。煎至一斗。去滓。於無風處洗浴。極妙。
治風瘙癢。皮膚生㾦癗。搔之生瘡。宜用此粉身方。
芎藭〔二(三)兩〕,麻黃根(三兩),白芷(三兩),藿香(二兩),藜蘆(一兩半),雷丸(五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英粉五兩。相和令勻。逐日粉身上。
治風熱。皮膚瘙癢。搔之生㾦癗方。
麻黃根(五兩),蛇床子(四兩),白蒺藜(二兩),白礬(二兩),白米粉(二升)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以生絹袋盛。癢即粉身。
又方。
白朮(二兩),蒴藋(五兩),黃連(二兩),白礬(半兩),黃芩(二兩),細辛(一兩),芎藭(一兩),茵芋(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旋旋分暖二升洗之。日二三上。
治風瘙癢。皮膚生㾦癗。體腫疼痛。宜用莽草膏方。
莽草(一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大戟(二兩),川椒〔一(二)兩〕,附子(二兩去皮臍),細辛(二兩),赤芍藥(二兩),芫花(二兩),躑躅花(二兩),蒴藋(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醋三分。浸一宿。用豬脂三升(斤)都煎。令附子色黃為度。綿濾去滓。每取摩病處。日二三上。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苦癢成疥。丹參湯洗方。
丹參(四兩銼),苦參(四兩銼),蛇床子(三合生用)
白話文:
治療風邪引起的皮膚疙瘩、腫塊的各種方子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一錢(古代的計量單位)。
治療因風熱引起的頭面皮膚搔癢、煩悶、生出疙瘩腫塊的枳殼丸方子:
枳殼(三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天門冬(一兩半,去心後烘焙),獨活(一兩半),白蒺藜(一兩半,稍微炒過後去除刺),牛蒡子(一兩),薏苡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一百到兩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搔癢、生出疙瘩腫塊的蒺藜丸方子:
白蒺藜(一兩,稍微炒過後去除刺),秦艽(一兩,去除莖苗),羌活(半兩),苦參(半兩,切碎),黃芩(半兩),赤茯苓(一兩),細辛(半兩),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烏蛇(三兩,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炙烤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蜜水送服三十丸。
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生出疙瘩腫塊的苦參丸方子:
苦參(二兩,切碎),川芒硝(二兩),牛蒡子(二兩,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另外一個方子:
皂莢(三兩,選擇沒有蟲蛀的,去除外皮後塗上酥油炙烤至黃焦色,去除種子),荊芥(二兩),凌霄花(四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精羊肉八兩,切碎後一同研磨,搗製五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二十丸。
治療因皮膚風熱引起的生瘡、疙瘩腫塊,或搔癢疼痛,宜用垂柳湯沐浴的方子:
倒垂的柳枝(二斤,切碎),白礬(二兩,直接使用),杏仁(三兩)
將以上藥材加入一斗五升水,煎煮至剩下一斗。去除藥渣後,在無風的地方洗浴。效果非常好。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搔癢、皮膚生出疙瘩腫塊,搔抓後生瘡,宜用此藥粉塗抹身體的方子:
芎藭(二或三兩),麻黃根(三兩),白芷(三兩),藿香(二兩),藜蘆(一兩半),雷丸(五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英粉五兩,混合均勻。每天塗抹在身上。
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皮膚搔癢,搔抓後生出疙瘩腫塊的方子:
麻黃根(五兩),蛇床子(四兩),白蒺藜(二兩),白礬(二兩),白米粉(二升)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用生絲袋裝好。感到搔癢時就用來塗抹身體。
另外一個方子:
白朮(二兩),蒴藋(五兩),黃連(二兩),白礬(半兩),黃芩(二兩),細辛(一兩),芎藭(一兩),茵芋(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兩斗水,煎煮至剩下一斗。去除藥渣後,分次取用溫熱的藥液洗浴,每次兩升。每日洗二三次。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搔癢、皮膚生出疙瘩腫塊、身體腫脹疼痛,宜用莽草膏的方子:
莽草(一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大戟(二兩),川椒(一或二兩),附子(二兩,去除外皮和臍部),細辛(二兩),赤芍藥(二兩),芫花(二兩),躑躅花(二兩),蒴藋(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醋三分浸泡一晚。加入豬油三升(斤)一起煎煮,直到附子顏色變黃為止。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每次取藥膏塗抹在患處,每天二三次。
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生出疙瘩腫塊,搔癢形成疥瘡,宜用丹參湯洗浴的方子:
丹參(四兩,切碎),苦參(四兩,切碎),蛇床子(三合,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