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四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19)

1. 治風㾦癗諸方

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㾦癗。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也。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癢痛。宜服羚羊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玄參(一兩),烏蛇皮(一兩酒浸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牛蒡根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毒氣客於皮膚。遍身生㾦癗。狀如麻豆方。

秦艽(一兩去苗),防風(半兩去蘆頭),黃芩(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三分微炒),犀角屑(半兩),黃耆(三分銼),玄參(半兩),川升麻(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風熱。攻皮膚。生㾦癗。瘙癢不止。瘥而復發。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防風(半兩去蘆頭),川升麻(半兩),白蘚皮(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三分),羌活(三分),桑根白皮〔三兩(分)銼〕,麻黃〔半(一)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遍身生㾦癗。瘙癢。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天麻〔二(三)分〕,羌活(半兩),白蘚皮(半兩),桂心(半兩),麻黃(三分去根節),秦艽(三分去苗),牛蒡子(三分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蒲黃(半兩),蔓荊子(半兩),芎藭(半兩),當歸(半兩),藁本(三分),白殭蠶(二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熱皮膚瘙癢。生㾦癗。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一兩),牛蒡子(三分微炒),蔓荊子(半兩),天麻(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黃芩(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烏蛇肉(二兩酒浸微炒),獨活(半兩),赤茯苓(一兩),苦參(一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搔之癢痛。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白附子(半兩炮裂)白蘚皮(半兩),天麻(半兩),犀角屑(半兩),丹參(三分),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治療風疹塊各個方法]

人體若陽氣在外虛弱就會容易出汗,出汗後吹風,風氣與肌肉中的熱氣交纏,便會產生風疹塊,其形狀類似麻豆,嚴重的話,抓撓後會變成傷口。

治療風熱導致皮膚長風疹塊、癢痛,應服用羚羊散方

所需藥材有:羚羊角屑(一兩)、防風(三分,去掉蘆頭)、枳殼(半兩,炒至微黃去瓤)、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玄參(一兩)、烏蛇皮(一兩,酒浸微炒)、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秦艽(三分,去掉苗)。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中等大小的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掉渣滓,加入半合牛蒡根汁,再煎一兩次沸騰即可,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風熱,毒氣侵入皮膚,全身長風疹塊,形狀像麻豆的方子

所需藥材有:秦艽(一兩,去掉苗)、防風(半兩,去掉蘆頭)、黃芩(半兩)、麻黃(半兩,去掉根節)、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三分,微炒)、犀角屑(半兩)、黃耆(三分,切碎)、玄參(半兩)、川升麻(三分)、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將以上藥材粗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中等大小的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脾肺風熱,攻擊皮膚,長風疹塊,瘙癢不止,好了又復發,應服用枳殼散方

所需藥材有: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防風(半兩,去掉蘆頭)、川升麻(半兩)、白蘚皮(半兩)、麥門冬(一兩,去掉心烘乾)、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三分)、羌活(三分)、桑根白皮(三兩,切碎)、麻黃(半兩,去掉根節)、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將以上藥材粗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中等大小的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風熱,全身長風疹塊,瘙癢的,應服用烏蛇散方

所需藥材有: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天麻(二分)、羌活(半兩)、白蘚皮(半兩)、桂心(半兩)、麻黃(三分,去掉根節)、秦艽(三分,去掉苗)、牛蒡子(三分,微炒)、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蒲黃(半兩)、蔓荊子(半兩)、芎藭(半兩)、當歸(半兩)、藁本(三分)、白殭蠶(二分,微炒)。將以上藥材細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不論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風熱皮膚瘙癢,長風疹塊,應服用荊芥散方

所需藥材有:荊芥(一兩)、牛蒡子(三分,微炒)、蔓荊子(半兩)、天麻(半兩)、人參(半兩,去掉蘆頭)、黃芩(三分)、防風(半兩,去掉蘆頭)、烏蛇肉(二兩,酒浸微炒)、獨活(半兩)、赤茯苓(一兩)、苦參(一兩,切碎)、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將以上藥材細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不論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風熱,皮膚長風疹塊,搔抓後癢痛的,應服用沙參散方

所需藥材有:沙參(三分,去掉蘆頭)、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白附子(半兩,炮裂)、白蘚皮(半兩)、天麻(半兩)、犀角屑(半兩)、丹參(三分)、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將以上藥材細磨過篩為散,每次服用不論時間,用溫酒調服一錢。

治療風熱,頭臉皮膚瘙癢煩悶,長風疹塊的,應服用枳殼丸方

所需藥材有: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門冬(一兩半,去掉心烘乾)、獨活(一兩半)、白蒺藜(一兩半,微炒去刺)、牛蒡子(一兩)、薏苡仁(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粉末,加煉蜜搗打一二百次,搓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飯後,用溫水吞服三十粒。

治療風瘙癢長風疹塊的,應服用蒺藜丸方

所需藥材有: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秦艽(一兩,去掉苗)、羌活(半兩)、苦參(半兩,切碎)、黃芩(半兩)、赤茯苓(一兩)、細辛(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粉末,加煉蜜搗打,搓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時間,用溫蜜湯吞服三十粒。

治療風熱皮膚長風疹塊的,應服用苦參丸方

所需藥材有:苦參(二兩,切碎)、川芒硝(二兩)、牛蒡子(二兩,微炒)。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粉末,加煉蜜搓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飯後,用溫酒吞服三十粒。

另一種方法

所需藥材有:皁莢(三兩,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荊芥(二兩)、凌霄花(四兩)。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粉末,用精羊肉八兩細切,和藥材一起研磨搗打五七百次,搓成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時間,用溫水吞服二十粒。

治療皮膚風熱,長瘡風疹塊,或癢痛的,應使用垂柳湯沐浴方

所需藥材有:倒垂柳(二斤,切碎)、白礬(二兩)、杏仁(三兩)。將以上藥材用水十鬥五升煎煮至剩一斗,去掉渣滓,在無風的地方洗浴,效果極佳。

治療風瘙癢,皮膚長風疹塊,搔抓後長瘡的,應使用此粉身方

所需藥材有:芎藭(二兩)、麻黃根(三兩)、白芷(三兩)、藿香(二兩)、藜蘆(一兩半)、雷丸(五兩)。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散,加入英粉五兩,混合均勻,每天用粉抹在身上。

治療風熱,皮膚瘙癢,搔抓後長風疹塊的方子

所需藥材有:麻黃根(五兩)、蛇牀子(四兩)、白蒺藜(二兩)、白礬(二兩)、白米粉(二升)。將以上藥材研磨過篩為細散,用生絹袋裝起來,瘙癢時就抹在身上。

另一種方法

所需藥材有:白朮(二兩)、蒴藋(五兩)、黃連(二兩)、白礬(半兩)、黃芩(二兩)、細辛(一兩)、芎藭(一兩)、茵芋(一兩)。將以上藥材細切,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掉渣滓,分幾次溫熱洗滌,一天兩三次。

治療風瘙癢,皮膚長風疹塊,身體腫痛的,應使用莽草膏方

所需藥材有:莽草(一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大戟(二兩)、川椒(一兩)、附子(二兩,去皮臍)、細辛(二兩)、赤芍藥(二兩)、芫花(二兩)、躑躅花(二兩)、蒴藋(二兩)。將以上藥材細切,用醋三分浸泡一夜,用豬脂三升煎煮,讓附子顏色變黃為止,用綿布過濾掉渣滓,每次取一些抹在患處,一天兩三次。

治療風熱,皮膚長風疹塊,癢到變成瘡的,應使用丹參湯洗方

所需藥材有:丹參(四兩,切碎)、苦參(四兩,切碎)、蛇牀子(三合,生用)。將以上藥材用水十鬥五升煎煮至剩七升,去掉渣滓,趁熱洗滌。

治療風瘙癢,皮膚長風疹塊,搔抓後腫癢的,應使用柳枝湯洗方

所需藥材有:嫩柳枝(五兩)、茵陳(三兩)、苦參(五兩)、狼牙草(三兩)、青葙葉(三兩)、桃枝(五兩)、槐白皮(四兩)、蒴藋(五兩)、麻黃(三兩,去掉根節)。將以上藥材細切混合均勻,每次取一斤,用水五斗煮取四鬥,去掉渣滓,再加入鹽及朴硝各二兩,攪拌均勻,根據冷熱,在溫室中洗浴,洗完後蓋好衣服讓汗出來就好了,千萬小心不要受風。

治療風疹塊的方子

所需藥材有:牛膝。將牛膝細磨過篩為散,每次飯前,用溫酒調服一錢,同時也能治療骨疽風癩,都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