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 (4)
卷第五十 (4)
1. 治膈氣痰結諸方
夫膈氣痰結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因飲水積聚。在於胸膈之間。不能消散。故結成痰也。
治膈氣。痰結氣滯。不思飲食。肩背壅悶。四肢煩疼。赤茯苓散方。
白話文:
膈氣痰結的情況,是因為氣脈不通,津液不能正常流通,飲水積聚在胸膈之間無法消散,從而形成了痰。 治療膈氣、痰結導致的氣滯、不想吃東西、肩背感覺悶重、四肢煩躁疼痛,可以使用赤茯苓散這個方子。
赤茯苓(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三兩),大腹皮(一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半兩),木通(三分銼),旋覆花(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二兩)
白話文:
赤茯苓(60 克) 半夏(30 克,熱水洗七次,去除粘液) 桂心(180 克) 大腹皮(60 克,切碎) 枳殼(60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陳橘皮(60 克,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乾) 白朮(30 克) 木通(18 克,切碎) 旋覆花(30 克) 前胡(60 克,去除蘆頭) 檳榔(60 克) 訶黎勒皮(12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痰結。食不消化。腹中脹滿雷鳴。大腹皮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約9克)。用一中碗水(約150毫升),放入半片生薑。煎煮至水量減少至原來的六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制服用時間。趁稍熱時服用即可。
大腹皮(一兩銼),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一兩),旋覆花(一兩),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木香(三分),桂心(一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大腹皮:1 兩,切碎
- 吳茱萸:1 兩,用湯浸泡 7 次,烘乾,微炒
- 白朮:1 兩
- 旋覆花:1 兩
- 枇杷葉:1 兩,擦去毛茸,炙烤至微黃
- 桔梗:1 兩,去除蘆頭
- 甘草:3 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 木香:3 錢
- 桂心:1 兩
- 厚朴:1 兩半,去除外皮粗糙部分,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痰結。痞塞不通。不能飲食。旋覆花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水量,然後去掉渣滓。不拘時間,稍微溫熱後服用。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胸膈間的氣滯、痰結導致胸部悶塞不通,無法正常飲食。這是旋覆花散的配方。
旋覆花(半兩),木香(半兩),赤茯苓(一兩),白朮〔一分(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芎藭(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大腹皮(半兩銼)
白話文:
旋覆花(15 克),木香(15 克),赤茯苓(30 克),白朮(30 克),人參(30 克,去除鬚根),前胡(30 克,去除鬚根),半夏(30 克,用水洗七次,去除黏液),桂心(30 克),青橘皮(9 克,用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芎藭(30 克),附子(15 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肚臍),大腹皮(15 克,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痰結脾冷。不能下食。胸中刺痛。白朮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中盞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不限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用來治療膈氣、痰結脾冷導致的無法進食、胸中刺痛。這是白朮丸的配方。
白朮(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一兩),細辛(一兩),赤茯苓(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旋覆花(半兩),澤瀉(一兩)
白話文:
白朮(50克),乾薑(25克,炮裂後切碎),人參(50克,去蘆頭),厚朴(100克,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桂心(50克),細辛(50克),赤茯苓(50克),當歸(50克,切碎,微微炒),枳殼(5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瓤),五味子(50克),附子(50克,炮裂後去皮臍),吳茱萸(2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再微微炒),旋覆花(25克),澤瀉(5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脾冷。食飲不下。胸中刺痛。檳榔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成粉,再加入煉製的蜜一起搗三百下。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的時間不限,每次以熱酒送服二十顆丸子。
檳榔(一兩),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前胡(一兩去蘆頭),高良薑(一兩銼),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檳榔(60克),白朮(60克),陳皮(6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乾) 厚朴(120克,去除粗糙的外皮,塗上生薑汁並烘烤至香熟) 前胡(60克,去除根莖) 高良薑(60克,切碎) 桃仁(6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去殼並研磨成粉,炒至淡黃色) 半夏(60克,用熱水洗滌7次以去除滑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心胸積滯。氣不宣散。飲食不下。前胡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再加入蜂蜜,搗製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生薑湯送服 20 顆。
前胡(一兩去蘆頭),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白朮(三分),旋覆花(半兩),肉豆蔻(二分去殼),人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焙),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前胡(一兩,去除尖端) 川大黃(三分,切碎並輕微炒過) 白朮(三分) 旋覆花(半兩) 肉豆蔻(二分,去除果殼) 人參(三分,去除尖端) 麥門冬(一兩,去除中心並烘烤) 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痞塞。心胸壅悶。芫花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均勻,再搗打三兩百下直到成為丸劑,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不限定時間,用熱酒送服二十丸。 用來治療膈氣、痰結引起的胸部悶塞不適。這是芫花丸的配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桂心(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話文:
芫花(一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巴豆(半兩,去皮去芯,研磨成粉,用紙包裹壓出油)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再用小火炒至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食前。以溫酒下二丸。
治膈氣。痰結氣逆。不能下食。半夏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混合均勻,反覆搗打三二百下,做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劑。在吃飯前,用溫酒送服兩丸。 用於治療膈間氣滯、痰結氣逆導致的食物難以下嚥的情況,這是半夏丸的配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薯蕷(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黃丹(一兩炒令黃)
白話文:
- 半夏(一兩,洗滌七次去除黏液)
- 陳橘皮(三分,浸泡熱水中去除白色果肉,烘烤)
- 山藥(一兩)
-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 甘草(一分,炒至微紅切碎)
- 黃丹(一兩,炒製至黃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黃丹同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人參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胸中痰結。氣逆不下飲食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然後加入黃丹一起研磨均勻。接著用煮熟的棗肉來調和製成丸劑,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在飯前,用煎好的人參生薑湯送服二十丸。 這是用來治療膈間氣滯、胸中痰結、氣逆不順導致飲食難下的方劑。
木香(一兩),青橘皮〔十(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豆蔻(三分去皮),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銼研如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郁李仁令勻。每於食前。以川椒七粒。煎湯。調下一錢。
白話文:
木香(50克),青橘皮(250-300克,用湯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烘烤),白豆蔻(15克,去皮),郁李仁(100克,用湯水浸泡,去皮,微炒,搗碎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