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 (1)
卷第五十 (1)
1. 五膈氣論
夫五膈者。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憂膈之為病。胸滿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全無氣力。恚膈之為病。心下苦實滿。噫輒醋心。食不消。心下痞澀。積結在於胃中。大小便不利。氣膈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不通。噫聞食臭。寒膈之為病。心腹脹滿。咳逆。
白話文:
所謂五膈,是指: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
憂膈 造成的疾病:胸部脹滿,氣息阻塞,煩悶不適,體液運行不暢,飲食不能下嚥,身體消瘦虛弱,完全沒有力氣。
恚膈 造成的疾病:心口以下部位感到苦澀、脹滿,打嗝後會感到心口發酸,食物無法消化,心口部感到堵塞和不適,積滯於胃中,大小便不通暢。
氣膈 造成的疾病:胸脅部逆脹,咽喉阻塞不通,打嗝時有食物的臭味。
寒膈 造成的疾病:心腹脹滿,咳嗽逆氣。
膈上苦冷。臍腹雷鳴。食不生肌。熱膈之為病。臟有熱氣。五心中熱。口爛生瘡。骨煩四肢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水穀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此是五膈形證也。經云。陽脈結弱之膈。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而氣之與神。併為陽也。
白話文:
膈肌上部疼痛,四肢冷虛 。肚臍和腹部雷鳴般作響。吃東西後不能滋養身體。
熱膈的症狀:
- 內臟發熱
- 胸口、腹部、背部、四肢發熱
- 口腔潰瘍,長瘡
- 骨頭發酸,四肢沉重
- 嘴脣和口腔乾燥
- 身體、頭部、手腳有時候發熱
- 腰背疼痛
- 胸悶,蔓延至後背
- 食物和水無法消化
- 食量減少
- 身體瘦弱,氣短
這是五膈的病症表現。
醫書上說:陽脈虛弱會導致膈肌疼痛。這是因為憂慮憤怒、寒熱交加,導致氣血運行紊亂,傷及精神。而氣血和精神都屬於陽性。
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而腑臟生病。結於胸隔之間。故稱為膈氣。眾方說五膈。互有不同。但傷動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氣也。
白話文:
當陽氣受到損傷,導致陰陽失調,五臟六腑就會生病。這些疾病聚集在胸腔和腹腔之間,所以被稱為膈氣。不同的醫書對於五膈的說法不同,但它們都認為膈氣是由於陽氣受損引起的,因此稱之為五膈氣。
2. 治五膈氣諸方
夫五膈氣者。一曰憂膈。二曰恚膈。三曰氣膈。四曰寒膈。五曰熱膈。出皆寒溫失宜。食飲乖度。或恚怒氣逆。思慮傷心。致使陰陽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氣也。
白話文:
所謂的「五膈」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憂鬱膈:**由於憂愁不樂導致。
- **憤怒膈:**因為憤怒而引起氣機鬱結。
- **飲食膈:**飲食不節制,寒熱不當。
- **寒冷膈:**受寒邪侵襲所致。
- **熱氣膈:**因熱邪內侵所造成。
以上這些原因都會導致陰陽失調,胸膈氣機壅塞,因此稱為「膈氣」。
治五膈氣。胸中煩滿。痞塞不通。心腹虛脹。心下結實。飲食不下。訶黎勒散方。
白話文:
【治療五種膈氣。胸部感到煩躁和滿悶。腹部有阻塞感,無法順暢流通。心腹處虛脹。心下方有硬塊。食物難以下嚥。訶黎勒散藥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木香(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沉香(半兩),益智子(半兩去皮),桂心(半兩),檳榔(半兩),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蓽澄茄(半兩),赤茯苓(半兩),高良薑(半兩銼),白豆蔻(半兩去皮),白朮(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訶黎勒(30克,先煨過再用果皮),木香(9克),人參(9克,去蘆頭),青橘皮(15克,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瓤再烘焙),厚朴(9克,去粗皮,塗上薑汁後烘烤至香熟),沉香(15克),益智子(15克,去皮),桂心(15克),檳榔(15克),枇杷葉(15克,去除毛髮,烘烤至微黃),蓽澄茄(15克),赤茯苓(15克),高良薑(15克,切碎),白豆蔻(15克,去皮),白朮(15克),前胡(30克,去蘆頭),甘草(15克,烘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五膈氣噎悶。飲食不下。宜服半夏散方。
白話文:
上級藥材,進行研磨篩選後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等大小的瓷杯裝一中等量的水,加入半分的生薑,煮沸後減小火候,煎至剩下六分水,過濾掉渣,不分時間,熱服。 此方適合治療五種膈氣噎悶的病症,包括飲食無法下嚥的情況。應使用「半夏散」方子來治療。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木通(一兩銼),桂心(一兩),赤茯苓(二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二兩)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湯水洗去滑液七次) 木通(一兩,銼成小段) 桂心(一兩) 赤茯苓(二兩) 陳橘皮(一兩,用湯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皮,再烘乾)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噎。胸脅逆滿。每食即氣塞不通。前胡散方。
白話文:
治療五種膈氣噎食症狀,包括胸部和兩側逆向滿脹,每次進食時都會感到氣體堵塞不暢。以下是「前胡散」的配方: 取上等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量約為三錢(古制一錢約為3克)。用中杯量的清水,加入生薑片半分(古制一分約為0.3克),煮沸後再轉小火煎至剩餘約六分(約為原水量的四成)。然後濾掉藥渣,不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溫熱時服用。
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陳橘皮〔一(二)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一兩),訶黎勒皮(一兩)
白話文:
前胡(一兩,去除蘆頭) 半夏(一兩,用熱水清洗七遍去除滑膩) 陳橘皮(一或兩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瓤,焙乾)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胸心氣滯。滿悶不通。宜服利膈散方。
白話文:
治療五種膈氣,胸和心的氣體滯留,導致胸部憋悶不通暢的情況,可以服用「利膈散」方劑。做法如下:取上等藥材,研磨細碎後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量約為三錢。用一中盞的水量,加入半分的生薑,煮沸後減小火力,熬煮至剩下六分的量。過濾掉藥渣,不限制飲用時間,稍微加熱後飲用即可。
郁李仁(四兩湯浸去皮了搗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麵滴水和溲硬軟得所擀作餅子於𨫼上爆令黃色,木香(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兩去殼),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桂心(半兩),麝香(半分細研)
白話文:
郁李仁:
- 四兩,用湯浸泡,去皮,搗成膏狀。根據重量,放入適量麵粉,加水揉成硬軟適中的麵團,擀成餅子,在鍋中爆炒至金黃色。
其他藥材:
- 木香:半兩
-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製至香氣濃鬱
- 肉豆蔻:半兩,去殼
- 檳榔:半兩
- 陳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去白瓤,烘烤
- 訶黎勒:一兩,煨製後使用皮
-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成碎片
- 桂心:半兩
- 麝香:半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二錢。
治五膈氣。壅塞不通。木香散方。
白話文:
上件藥物,要先搗碎後細羅成粉末,接著加入麝香一同研磨至均勻。不分時間,用熱姜湯調和兩錢的份量服用。 這是一個治療五種膈氣(一種消化不良引起的病症)的方子,這些膈氣症狀包括食道或胃部的堵塞不暢通。這是木香散的配方。
木香(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訶黎勒(半兩煨用皮),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木香:1 兩 吳茱萸:半兩,以熱水浸泡 7 次,烘焙後略微炒過 訶黎勒:半兩,煨後只取果皮 桃仁:半兩,以熱水浸泡,去皮去尖端,雙仁炒至微黃 麝香:1 分,研磨成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五膈氣。食飲不下。漸將羸瘦。桃花散方。
白話文:
治療五種膈氣,食慾不振,逐漸消瘦的情況。這是桃花散的配方。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不分時辰,用熱酒調製成兩錢的劑量服用。
桃花(三兩當年者),檳榔(三兩),縮砂(二兩去皮),馬牙硝(二兩),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桃花(三兩,當年採收的) 檳榔(三兩) 縮砂仁(二兩,去皮) 馬牙硝(二兩) 吳茱萸(一兩,用水煮七次,焙乾,再小火炒一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五膈氣。胸中不利。臟腑壅滯。宜服通中散方。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需進行研磨細碎後,混合成為散劑。每天不分時刻,可用熱酒調和服用一錢。此方法用於治療五種膈氣問題,包括胸部不暢快,以及內臟積滯的情況。適合服用「通中散」方子的藥物。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檳榔(三分),桂心(一分),乾薑(一分炮裂銼),木香(一分)
白話文:
- 牽牛子:1.5 兩,微微炒過
- 檳榔:0.3 兩
- 桂心:0.1 兩
- 乾薑:0.1 兩,炮裂後研成細末
- 木香:0.1 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空腹。可二服續服。更以一兩盞熱茶投之。得利三兩行。下得惡物為效。
白話文:
將所有的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用量為二錢,以熱酒調和後服用。空腹時服用,可以連續服用兩次。服用後再喝一至兩杯熱茶,直到排便順暢,排出的糞便中帶有異物,即為有效。
治五膈氣。咽喉不利。難下飲食。胸背俱悶。或時嘔噦。桂心丸方。
白話文:
【桂心丸】方,用於治療五種膈氣病症:咽喉不暢,飲食難以下嚥,胸部和背部均有不適感,偶爾出現嘔吐或噦氣的情況。
桂心,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訶黎勒皮,木香,昆布(洗去鹹味),琥珀(細研),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乾木瓜(去瓤),沉香,雞舌香(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桂心,桃仁(用熱水泡去皮尖,分開兩粒,炒成微黃)訶黎勒皮,木香,昆布(洗去鹹味),琥珀(研磨細)陳橘皮(用熱水泡去白い部分,烘烤),白朮,乾木瓜(去籽),沉香,雞舌香(以上各5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二)十丸。或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不問早晚。含化咽津亦得。
治五膈氣。久不下食。心胸妨悶。多吐酸水。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粉末研磨三百到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生薑湯送服三(或二)十丸。或者搓成彈子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一丸。不限時間,含化溶解,讓津液嚥下也可以。
訶黎勒皮(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一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
白話文:
訶黎勒果皮(120 克),乾薑(60 克,炮裂後切碎),甘草(30 克,炙微紅後切碎),枳殼(60 克,麩炒微黃後去瓤),桂皮(60 克),陳橘皮(120 克,浸水後去除白瓤並焙乾),檳榔(6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日不問早晚。常含一丸咽津。如患甚。即將一丸。以煎湯嚼破服。
治五膈氣。心胸壅噎。食不能下。木香丸方。
白話文:
上文中列出的藥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再研磨三、五百次。搓成像彈珠一樣大的丸子。每日不論早晚,含服一丸,嚥下津液。如果病情嚴重,取一丸藥丸,用煮沸的湯汁化開,嚼服。
木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皮),訶黎勒皮〔二(一)兩〕,檳榔(一兩),桂心〔二(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木香(6 克),肉豆蔻(6 克,去皮),訶黎勒皮(12-6 克),檳榔(6 克),桂心(12-6 克),麝香(0.6 克,研細)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胸心妨悶。食少胃虛。四肢無力。羚羊角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用煉製的蜂蜜拌勻,搗製約三、四百下。將藥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以生薑和橘皮煮的湯水送服二十丸。
羚羊角屑(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二兩),桂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二兩)
白話文:
羚羊角粉(50克),人參(50克,去蘆頭),訶黎勒皮(100克),桂心(50克),乾薑(25克,炮裂切碎),甘草(25克,炙至微紅切碎),赤茯苓(10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胸膈不利。腹脅脹痛。胃氣虛弱。食飲不下。蓬莪朮丸方。
白話文:
上級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製蜂蜜與之混合,搗碎至三到二百次。製成的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時不分時間,用橘皮湯送下三十顆藥丸。 此方用於治療五種膈氣病狀,包括胸部和膈肌不暢通,腹部脹滿疼痛,胃氣虛弱,飲食難以下嚥。[蓬莪朮丸方]。
蓬莪朮(一兩),訶黎勒皮(二兩),白朮(一兩),桂心(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赤茯苓(二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蓬莪朮(50克) 訶黎勒皮(100克) 白朮(50克) 桂心(100克) 乾薑(50克,炮裂後切碎) 赤茯苓(100克) 陳橘皮(10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再烘烤) 木香(50克) 甘草(25克,炙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飲食難下。胸膈噎悶。四肢不利。草豆蔻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後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至大約三到二百次。做成的丸子大小如同梧桐樹的籽粒。每次服用時,無需特定時間,以粥和飲料混合後,吞下三十個丸子。 這是一種治療五種膈氣的藥方。膈氣指的是飲食難以吞嚥,胸口和喉嚨有阻塞感,四肢活動不便的情況。「草豆蔻丸」配方。
草豆蔻(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臍),遠志(去心),桂心,細辛,乾薑(炮裂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草蔻(去掉外皮),烏頭(烤裂去掉皮和臍),遠志(去掉心),桂樹的心材,細辛,乾薑(烤裂後切碎),川椒(去掉蒂,微炒去掉汗液),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五膈氣。心胸不利。痰飲留滯。宿食不消。或為霍亂。心痛醋心。心腹氣滿。積冷時多。人參丸方。
白話文:
上面所列藥材,將其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煉製好的蜂蜜,一起搗磨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不需固定時間,每次含服一丸,慢慢咽下藥汁。
此方用於治療五膈氣,症狀包括心胸不適、痰飲停滯、宿食難消,或出現霍亂、心痛、胸口發酸、心腹脹滿、積冷症狀。 此方為人參丸的藥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赤茯苓(三分),乾薑(三分炮裂銼),桂心(三分)細辛(三分),赤芍藥(三分),訶黎勒皮(一兩半),檳榔(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話文:
人參:
- 三分,去除根尖
甘草:
- 三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赤茯苓:
- 三分
乾薑:
- 三分,炮製後撕裂,切碎
桂心:
- 三分
細辛:
- 三分
赤芍藥:
- 三分
訶黎勒皮:
- 一兩半
檳榔:
- 一兩
陳橘皮:
- 一兩,用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烤
厚朴:
- 二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芳香
草豆蔻:
- 一兩,去除外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棗湯下二十丸。如似有物在咽喉中。即取十丸併成一丸。含化咽津。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加入煉製的蜂蜜,搗杵三百次左右。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必拘泥於時間,用薑棗湯送服二十粒。如果覺得喉嚨有異物感,就取十粒丸子捏成一粒,含化後用唾液送服。
治五膈氣。心胸氣壅。宿食不消。腹胃脹滿。大腸秘澀。郁李仁丸方。
白話文:
【治療五種膈氣、心胸氣滯、宿食不消、腹胃脹滿、大腸乾結。李仁丸配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赤芍藥(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胡椒(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木香(一兩),訶黎勒皮(二兩)
白話文:
郁李仁(一兩,用湯泡過後去掉皮,略微炒過) 漢椒(半兩,去掉籽和封口,略微炒過,去掉汗漬) 人參(半兩,去掉根部)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切碎) 細辛(半兩) 赤芍藥(半兩) 陳橘皮(一兩,用湯泡過後去掉瓤,烘烤) 厚朴(一兩,去掉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胡椒(半兩) 附子(半兩,炮製後裂開,去掉皮和臍) 川大黃(二兩,切碎,略微炒過)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五種膈氣。喉咽不利。心胸壅塞。食少無力。琥珀丸方。
白話文:
【琥珀丸】配方如下: 取上等藥材,搗碎並研磨成細末。然後用煉製的蜂蜜與之混合,並反覆搗打至約三百到二百次。製成的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時,無需特定時間,只需用熱酒送下三十顆藥丸。 此方用於治療五種膈氣病症,包括咽喉不適、胸部堵塞、食慾減退及無力等症狀。
琥珀(一兩細研),檳榔(一兩),木香(一兩),訶黎勒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半兩),桂心(一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昆布(半兩洗去鹹味),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一兩)
白話文:
琥珀(6 克,研磨成細粉),檳榔(6 克),木香(6 克),訶黎勒皮(6 克),陳橘皮(6 克,用沸水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烘烤)五味子(3 克),桂心(6 克),桃仁(3 克,用沸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炒至微黃),川大黃(6 克,切碎並微炒),半夏(6 克,用沸水清洗 7 次以去除滑膩感),昆布(3 克,洗淨去除鹹味),枳殼(6 克,炒至微黃並去除果肉),白朮(6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琥珀研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五種膈氣。壅滯氣逆。心腹脹痛。宿食不消。宜服硼砂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配方的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成粉的琥珀,均勻混合。加煉製的蜂蜜,再搗製三百至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生薑和紅棗熬成的湯劑送服三十丸。
硼砂(一兩細研),沉香(一兩),木香(一兩),訶黎勒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半),乾薑(一兩炮裂銼),桃仁(一百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硼砂(研磨成細粉,一兩)、沉香(一兩)、木香(一兩)、訶黎勒果皮(一兩)、附子(炮製爆裂後去除外皮和臍蒂,一兩)、檳榔(一兩半)、生薑(炮製爆裂後磨成粗末,一兩)、桃仁(浸泡熱水後去除外皮尖端,炒成微黃色,120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硼砂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逆。腹脅妨悶。羸瘦著床。往來寒熱。腹中不調。或利或嘔。四肢少力。宜服川椒丸方。
白話文:
上面所列的藥材。
1. 將羅漢果搗碎成粉末。
2. 加入硼砂,一起研磨至均勻。
3. 加入煉蜜,用杵搗三二百下,使其充分混合。
4. 將藥丸做成梧桐子大小。
5. 服用時不限時間,每次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
此方可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五膈氣逆:指五臟氣機逆亂,氣往上逆,導致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等症狀。
- 腹脅妨悶:指胸肋部位脹滿、悶痛。
- 羸瘦著床:指身體消瘦,臥床不起。
- 往來寒熱:指時而發熱,時而發冷。
- 腹中不調:指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
- 或利或嘔:指腹瀉或嘔吐。
- 四肢少力:指四肢無力,乏力。
此方也稱為川椒丸,適合以上病症的患者服用。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一兩),吳茱萸(半兩),細辛(三分),乾薑(半兩炮裂銼),訶黎勒皮(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遠志(半兩去心),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香(半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話文:
中藥材
- 川椒(1 兩,去除果柄和未開口的,微炒去除表面的水氣)
- 桂心(1 兩)
- 吳茱萸(0.5 兩)
- 細辛(0.3 兩)
- 乾薑(0.5 兩,炮裂後切碎)
- 訶黎勒皮(1 兩)
- 厚朴(2 兩,去除粗糙外皮,塗抹生薑汁後烤炙至香氣十足)
- 遠志(0.5 兩,去除根部)
- 杏仁(0.5 兩,浸泡熱水後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至微黃)
- 木香(0.5 兩,切碎)
- 附子(0.5 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 當歸(0.5 兩,切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心痛。咽中如有物。吐之不出。食飲漸少。乾薑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後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至大約三到二百次。做成的丸子大小如同梧桐樹的籽粒。每次服用時,無需特定時間,只需用熱水送下二十個丸子。 此方用於治療五種膈氣,心痛,喉嚨中有異物感,嘔吐不出,飲食逐漸減少。這是乾薑丸的配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細辛(一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遠志(半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吳茱萸(一兩)
白話文:
乾薑(一兩,炮製後裂開壓碎)
麥門冬 (一兩半,去除中心曬乾)
附子 (半兩,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細辛 (一兩)
川椒 (半兩,去除尖端和閉合的椒子,微炒去除水分)
遠志 (半兩,去除中心)
甘草 (半兩,烤至微紅,壓碎)
人參 (半兩,去除根須)
吳茱萸 (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或宿食不消。或為霍亂。或心腹疼痛。腹脹。不思飲食。宜服檳榔丸方。
白話文:
上級的藥材,需進行研磨,使其成為細末。接著,用煉製的蜂蜜與之混合,並再進行多次搗碎,共約三百至兩百次。丸狀物的大小應如同梧桐樹的種子一般。每次服用時,無需特定時間限制,只需以生薑湯送服二十個丸子。 此方藥專治五種膈氣,包括因過夜未消化的食物所導致的問題,或是發生霍亂症狀,以及腹部或心臟周圍的疼痛,腹脹,以及對食物沒有興趣等症狀。適合使用「檳榔丸」配方來治療。
檳榔(一兩),桂心(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一兩),白豆蔻(半兩去皮),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細辛(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檳榔(50克) 桂心(50克) 乾薑(炮裂後研成碎末,50克) 赤茯苓(50克) 訶黎勒皮(50克) 白豆蔻(去皮後,25克) 陳橘皮(用水煮過後,去除白色內層並烘烤,50克) 甘草(炙烤成微紅色,研成碎末,10克) 人參(去根後,25克) 枳實(用麩子炒至微黃,25克) 細辛(25克) 厚朴(去粗皮後,塗上生薑汁並烘烤至香熟,5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胸背俱悶。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朴硝(一兩),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吐逆。食飲不下。心胸氣壅滯。宜服此方。
丁香(二兩末),生薑(一斤取汁),酒(一中盞)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文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半匙。
治五膈氣。心胸噎塞。背悶不食方。
訶黎勒(十枚煨五枚用皮五枚生用),大腹子(十枚五枚煨用五枚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茶煎服之。
治五膈氣。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訶黎勒(煨用皮)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微利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蜜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生薑湯送服三十丸。此方可用於治療五膈氣,症狀包括胸背悶痛、不思飲食。
將陳橘皮、川朴硝、木香搗碎成粉末,用煉蜜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熱酒送服三十丸。此方可用於治療五膈氣,症狀包括嘔吐、食不下咽、心胸氣滯。
將丁香研磨成粉末,與生薑汁和酒混合,用文火熬製成膏狀。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熱酒調服半匙。此方可用於治療五膈氣,症狀包括心胸噎塞、背悶不食。
將訶黎勒煨熟五枚,生用五枚,大腹子煨熟五枚,生用五枚,一起搗碎成散劑。每次服藥三錢,用茶水煎服。此方可用於治療五膈氣。
將川大黃切碎微炒,訶黎勒煨熟取皮,兩者各取半兩,搗碎成粉末,用煉蜜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藥二十丸,用溫水送服,以微利為度。此方可用於治療五膈氣,屬於大黃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