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10)

1. 治烏癩諸方

夫癩疾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所得。初覺皮毛變黑。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癮疹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覺痛。腳下痛頑。不得蹈地。凡食之時。開口取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生瘡。痛癢而時如蟲行。或兩肘如繩搏。此名烏癩。又有黑癩。凡二癩之證。大同小異。故不別錄也。

治烏癩。蝟皮丸方。

蝟皮(一枚炙黃焦),魁蛤(一枚),蚺蛇頭(一枚塗酥炙微黃),虻蟲(三枚炒微黃),蠐螬(三枚炙微黃),鯪鯉甲(三片炙黃),葛上亭長(三枚炙微黃),斑蝥(三枚糯米拌炒令米黃),蜈蚣(一枚半炙微黃去足),附子(二枚炮裂去皮臍),蜘蛛(三枚微炙),水蛭(三枚炒微黃),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雷丸(十五枚),水銀(半兩以少棗瓤研令星盡),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硃砂(半兩細研),桂心(半兩),射肉(半兩),黃連(半兩去須),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川芒硝(一兩),龍骨(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甘遂(一分與胡麻同炒胡麻熟為度),白礬灰(一分),滑石(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一丸。空心臨臥各一服。未覺。每服加一丸。如小便莖中痛。即有蟲下。皆已死也。細觀形形。痛多即減至一丸。痛少即卻加至二丸。以瘥為度。

治烏癩。皮膚變黑。生瘡腫痛。殺蟲雄黃塗藥方。

雄黃(一兩),白礬(一兩),紫石英(一兩),白石英(一兩),馬牙硝(一兩),太陰玄精(一兩)金星礬石(一兩),銀星礬石(一兩)

上件藥。搗研為末。入瓷閤中。用白土泥固濟。候乾。用炭火五斤。燒令通赤即止。以土蓋𠼅藥合。候來日取出。於濕地上紙襯盆蓋出火毒。三複時。再研如粉。取楓樹膠煮汁和調。每日用塗之。以瘥為度。

治烏癩。瘡久不差。硫黃散方。

硫黃,水浮石,槐白皮,寒水石,白礬,不灰木,蝸牛子,牡蠣,金星礬石,銀星礬石,蟬殼,握雪礬石,密陀僧,馬牙硝,麝香,雄黃,雌黃,亂髮灰,蜂窩灰

上件藥。各一錢。唯白礬五錢。搗研為末。同水銀半兩。以津唾殺研如泥。別入膩粉一分。以生麻油四兩。都調令勻。每於患處遍塗之效。

治烏癩。及諸癩遍身生瘡。及多膿血。宜用大黑神膏方。

川烏頭(半兩),芎藭(半兩),雄黃(半兩研後入),胡粉(半兩研後入),巴豆(十四枚去皮),川升麻(半兩),木防己(半兩),杏仁(十四枚去皮),雌黃(半兩研後入),黃連(半兩去須),白礬(半兩),藜蘆(半兩),松脂(如雞子大),黃柏(半兩),亂髮(如雞子大)

白話文:

治烏癩諸方

烏癩等皮膚病都是因為風邪侵襲,或觸犯禁忌所致。初期皮膚發黑,或奇癢無比,像蟲子爬行一樣;或眼前出現像垂絲一樣的物體,言語含糊不清,心驚膽戰;皮膚或像桃李一樣,發疹,顏色赤黑;手腳麻木,針刺不痛;腳底疼痛,無法著地;進食時,張口呼吸會發出聲音,說話也是如此;身上長瘡,疼痛瘙癢,像蟲子爬行;或兩肘像被繩子勒住一樣,這就是烏癩。還有黑癩,兩種癩的症狀大同小異,因此不另作記載。

治烏癩:蝟皮丸方

將蝟皮(一枚,炙烤至黃焦)、魁蛤(一枚)、蚺蛇頭(一枚,塗酥炙烤至微黃)、虻蟲(三枚,炒至微黃)、蠐螬(三枚,炙烤至微黃)、鯪鯉甲(三片,炙烤至黃)、葛上亭長(三枚,炙烤至微黃)、斑蝥(三枚,用糯米拌炒至米黃)、蜈蚣(一枚半,炙烤至微黃,去足)、附子(二枚,炮製後去皮臍)、蜘蛛(三枚,微炙)、水蛭(三枚,炒至微黃)、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雷丸(十五枚)、水銀(半兩,用少許棗肉研磨至水銀分散)、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硃砂(半兩,細研)、桂心(半兩)、射肉(半兩)、黃連(半兩,去須)、石膏(一兩,細研後水飛)、川芒硝(一兩)、龍骨(半兩)、川椒(半兩,去蟲蛀及未開口者,微炒去汗)、甘遂(一分,與胡麻同炒至胡麻熟)、白礬灰(一分)、滑石(一分),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丸藥,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溫水送服,空腹及睡前各服一丸。若無效,每次可加服一丸。如果小便時尿道疼痛,則表示蟲子已排出,已死亡。仔細觀察蟲子的數量,疼痛較多則減少藥量,疼痛較少則增加藥量,直至痊癒。

治烏癩:皮膚變黑,生瘡腫痛,殺蟲雄黃塗藥方

將雄黃(一兩)、白礬(一兩)、紫石英(一兩)、白石英(一兩)、馬牙硝(一兩)、太陰玄精(一兩)、金星礬石(一兩)、銀星礬石(一兩)搗碎研磨成粉末,放入瓷器中,用白泥封固,待其乾燥後,用五斤炭火燒至通紅即可,再用泥土覆蓋藥物,待次日取出,在潮濕的地面上,用紙襯托容器,排出火毒,重複三次,再研磨成粉末,用楓樹膠煮成的汁液調和,每天塗抹患處,直至痊癒。

治烏癩:瘡久不癒,硫黃散方

硫黃、水浮石、槐白皮、寒水石、白礬、不灰木、蝸牛子、牡蠣、金星礬石、銀星礬石、蟬殼、握雪礬石、密陀僧、馬牙硝、麝香、雄黃、雌黃、亂髮灰、蜂窩灰各一錢,唯白礬五錢。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水銀半兩,用唾液調和研磨成泥狀,再加入膩粉一分,生麻油四兩,調勻後塗抹患處,有效。

治烏癩:及諸癩遍身生瘡,及多膿血,宜用大黑神膏方

川烏頭(半兩)、芎藭(半兩)、雄黃(半兩,研磨後加入)、胡粉(半兩,研磨後加入)、巴豆(十四枚,去皮)、川升麻(半兩)、木防己(半兩)、杏仁(十四枚,去皮)、雌黃(半兩,研磨後加入)、黃連(半兩,去須)、白礬(半兩)、藜蘆(半兩)、松脂(如雞蛋大小)、黃柏(半兩)、亂髮(如雞蛋大小),將藥材切碎如大豆粒大小,用豬油二升,與藥材同煎,至亂髮煎爛為止,濾去渣滓,再加入雄黃、雌黃、胡粉,攪拌均勻,收於瓷器中。每次取藥膏塗抹患處,每日三次,每次塗抹後用熱鹽水洗淨,再塗抹。注意勿沾染口眼。

治烏癩:蜂房釀酒方

露蜂房(五兩)、苦參(四斤),將藥材切碎,加水三斗,煮至一斗二升,去渣,用浸泡好的曲四斤半,蒸熟秫米三斗,加入曲藥拌勻,按照常規釀酒方法釀製。酒熟後,壓去酒糟。每次飯前溫服一小盞。

治烏癩瘡:殺蟲方

雌黃(不限多少),將雌黃研磨成細粉,用醋和雞蛋黃調勻,塗抹患處,乾燥後再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