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九 (8)

1. 治暴症諸方

夫暴症者。由臟腑虛弱。食生冷之物。臟既本虛。不能消之。結聚成塊。卒然而起。其生無漸。名之暴症也。本由臟弱。其症暴生。至於成病。斃人俱速矣。

治暴症堅結。四肢瘦瘁。食少無力。蜥蜴丸方。

白話文:

所謂突發的疾病,是由於臟腑虛弱,吃了生冷的食物。臟腑本來就虛,不能消化那些東西,它們就結塊堆積起來,突然發作。這種疾病發作得沒有徵兆,就稱為暴症。由於原本臟腑虛弱,暴症發作得很快,導致死亡也很快。

蜥蜴(一枚微炙),蜈蚣(一枚微炙),鬼臼(一兩半去須),漢防己(一兩半),當歸(一兩半銼微炒),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二兩),赤芍藥(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蜥蜴(1 只,稍烤)
  • 蜈蚣(1 只,稍烤)
  • 鬼臼(7.5 克,去須)
  • 防己(7.5 克)
  • 當歸(7.5 克,切碎,稍炒)
  • 大黃(15 克,切碎,稍炒)
  • 芒硝(10 克)
  • 赤芍藥(10 克)
  • 甘草(5 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以利為度。

治暴症氣攻。心腹脹痛。不欲飲食。宜服巴豆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繼續研磨三百到二百次。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數量不限。用溫酒送服十丸,直到產生通便效果為止。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川大黃(半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木香(半兩),蓬莪朮(半兩)

白話文:

巴豆(1 分,去皮,碾碎,用紙包好,壓去油分) 川大黃(半兩,切片,稍微炒過) 乾薑(半兩,烤裂,切片) 木香(半兩) 蓬莪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五丸。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巴豆,一起研磨至均勻。再加入蜂蜜和搗練三百至二百下。將藥材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五顆。

治卒暴症方。

蒜(二斤),桂心(一兩),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合搗。以醇醋和之如泥。便攤於布上。罨病處。罨之日瘥。逐日換之。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刀刺。晝夜啼呼。宜服此方。

牛膝(二斤去苗剖)

上以酒一斗漬。密封於熱灰火中。暖令味出。每於食前。量力頻服。以瘥為度。

又方。

上用商陸根。不限多少。銼搗蒸之。以新布裹。熨病上。冷即換之。

又方。

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

白話文:

治療突然發作的疾病,取大蒜兩斤、桂心一兩、伏龍肝一兩,將它們搗碎混合,用醇醋調和成泥狀,塗抹在布上,敷在患處,一天就能痊癒,每天換藥一次。

治療突然發作的疾病,肚子裡有像石頭一樣的東西,疼痛如刀刺,日夜啼哭,適合服用這個方劑:牛膝兩斤,去苗剖開,用一斗酒浸泡,封存在熱灰火中,溫暖使藥味充分滲出,每次在飯前適量服用,根據病情頻率服用,直到痊癒。

另一個方劑是:商陸根,不限多少,切碎搗爛蒸熟,用新布包裹,熨貼在患處,冷了就換。

另一個方劑是: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

上件藥。以水三斗。往復淋之五六度。取生鱉甲長一尺者。一枚。納灰汁中。煮之爛熟。取出。擘去甲及骨。於砂盆中研令細。更入灰汁中煎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用三鬥水,反覆澆淋五六次。取一塊長度一尺的生鱉甲,放進灰汁中煮到腐爛。取出後,剝去甲殼和骨頭,在砂鍋中研磨成細粉。再放入灰汁中煎熬,等到可以製成丸劑時,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又方。

蒴藋根(一斤細銼)

上以酒一斗。浸三五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白話文:

這是一個藥方。 使用蘆筍的根(一斤,細切)。 將上述材料與一斗酒混合,浸泡三到五個晚上。在每次進食前,加熱一小杯飲用。

2. 治食不消成症癖諸方

夫飲水結聚在於膀胱。遇冷熱氣相搏。因而作症癖者。冷氣也。冷氣久乘於脾。脾得濕冷。則不能消穀。使人羸瘦不能食。或泄痢。腹內痛。氣力乏弱。顏色黎黑是也。診其關脈。細微而絕者。腹內有症癖也。

治食不消化。結成症癖。令人嬴瘦無力。食少。神麯散方。

白話文:

喝水後的水液會聚集在膀胱中。如果遇到冷熱空氣交搏,就會產生症癖。這是因為冷氣的緣故。冷氣長時間侵襲脾臟,脾臟受濕冷影響,就會無法消化食物。這會導致人體消瘦、沒有胃口、或者出現腹瀉、腹痛、體力虛弱、面色蠟黃的情況。通過診脈關脈,如果脈象細微而微弱,就說明體內有症癖。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桂心(半兩),甘草(一分炙),大麥糵(一兩炒令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 神曲(一兩)炒至微黃
  • 桂心(半兩)
  • 甘草(一分,炙後使用)
  • 大麥芽(一兩)炒至微黃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一日三四服。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白朮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物,需研磨成細粉,製成散劑。每次服用時,以清粥和飲水調和後,服用約兩錢。一天可分三至四次服用。 用於治療食後不消化,形成積聚或病症。白朮丸配方如下。

白朮(三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防葵(三分),吳茱萸(半兩)

白話文:

白朮(30克),川大黃(60克,切碎,微炒),枳殼(30克,用麩皮炒黃,去瓤),厚朴(30克,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氣濃鬱),鱉甲(60克,塗抹醋炙烤至黃色,去裙邊),當歸(15克,切碎,微炒),附子(15克,炮製後剝去皮和肚臍),乾薑(15克,炮製後切碎),防葵(30克),吳茱萸(15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成症癖。令人四肢乾瘦。不欲飲食。檳榔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並搗製三、二百次。將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在進食前服用三十丸,並以溫酒送服。

檳榔(一兩半),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白朮(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柴胡(一兩去蘆頭),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話文:

檳榔(15 克),川大黃(30 克,切碎後微炒),白朮(4.5 克),枳殼(4.5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核),木香(7.5 克),柴胡(15 克,去除根鬚),鱉甲(30 克,塗上醋並烘烤至黃色,去除邊緣)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心腹脹痛。硼砂丸方。

白話文:

【使用此藥物。將其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並用杵臼混合三到二百次。製成的丸子大小類似梧桐籽。每餐前,請以溫熱的酒服用三十粒。 這是一種治療消化不良,結塊癥狀與腹部脹痛的藥方。稱為「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京三稜(半兩煨銼),芫花(半兩醋拌炒令黃),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乾薑(半兩炮裂銼),大戟(半兩銼炒令黃色),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硼砂(1兩,研磨成細粉) 京三稜(半兩,烘乾後研磨成碎末) 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金黃色) 豬牙皁莢(半兩,去除黑色外殼,塗抹酥油烤至金黃色) 巴豆(半兩,去皮去心,研磨成粉,用紙包起來壓出油脂) 乾漆(半兩,搗碎炒至冒煙) 乾薑(半兩,用火炮製後裂開,再研磨成碎末) 大戟(半兩,研磨後炒至金黃色) 川烏頭(半兩,用火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於銀鍋子內。以頭醋一升半。慢火熬。候可丸。入油單內裹。旋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脾虛不能化谷。宿食留滯。致成症癖。木香丸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再研磨得更細緻。把粉末放入銀制的鍋子中,加入一升半的醋,用小火慢慢熬煮。等到可以成丸時,放入抹油的木板中滾動,直到丸的大小像綠豆。每次在空腹時和睡前,用生薑和橘皮煮成的湯送服三丸。

木香(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檳榔(半兩),巴豆(三十枚麩炒去皮心紙裹壓去油),乾薑(半兩炮裂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硃砂(三分細研),陳橘皮〔二(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木香(25 克),肉荳蔻(25 克,去殼),檳榔(25 克),巴豆(30 顆,用麩皮炒熟,去皮、心、紙,壓扁去油),乾薑(25 克,炮裂後銼碎),半夏(50 克,用熱水洗 7 次去除滑膩),硃砂(1.5 克,研細),陳橘皮(50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硃砂。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棗湯下三丸。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巴豆和硃砂,再研磨均勻。用醋煮熟麵糊,和藥末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用生薑和大棗煎煮的湯水送服三粒丸子。

又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乾為末),神麯(一兩末炒黃)

上件藥。都和搗作一丸。用油單裹之。旋取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又方。

白話文:

【又一方法】 將芫花(一兩,醋拌炒乾後研成粉末),與神麯(一兩,研成粉末後炒至黃色)混合。 以上兩種藥物,一起搗碎做成一個丸子,然後用油脂單層包裹。隨後取出,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在空腹時服用,使用生薑和橘皮的湯水來下藥,每次服三粒。

木香(三分),蓬莪朮(一兩),京三稜(一兩微煨銼),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白話文:

木香(3克) 蓬莪朮(30克) 京三稜(30克,微烤後切碎) 巴豆(20粒,去皮去心,研磨成粉,用紙包裹壓出油) 硃砂(3克,研細並過水沖洗)

上件藥。前三味搗為末。入後二味更同研令勻。用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食不消化。結聚成症癖塊。頭面浮腫。腹脹不能食。香墨丸方。

白話文:

【香墨丸】配方如下:

  1. 將前三種藥材搗碎,磨成粉末。
  2. 接著,將後兩種藥材與上述粉末混合,再細緻研磨,直到顏色均勻。
  3. 然後,使用麵糊將藥粉調和,製成大小如綠豆般的丸子。
  4. 每次服用時應在空腹狀態,並以生薑和橘皮煎煮而成的湯水送服三顆丸子。 此方專治食後難以消化、積聚成癥狀或塊狀物質、頭面浮腫、腹部脹大而無法進食的病症。

香墨(三分),肉豆蔻(三分去殼),檳榔(三分),甘遂(三分麩炒微黃),續隨子(半錢),硃砂(一錢細研),麝香(一錢細研),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木香(三分),豬牙皂莢(一錢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白話文:

  • 墨魚骨(三錢)
  • 肉荳蔻(三錢,去殼)
  • 檳榔(三錢)
  • 甘遂(三錢,麩炒至微黃)
  • 續斷子(半錢)
  • 硃砂(一錢,細研)
  • 麝香(一錢,細研)
  • 巴豆(一錢,去皮心,研磨成粉,用紙包住壓去油脂)
  • 木香(三錢)
  • 豬牙皁莢(一錢,去黑皮,塗上酥油炙烤至焦黃,去籽)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麝香硃砂巴豆等。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丸。

治宿食不消。結成堅症。形如杯卵。腫硬如石。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再研磨麝香、硃砂和巴豆粉,研磨均勻。用醋煮麵糊並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生薑湯送服 3 顆。

巴豆(一兩去皮心生研與酥少許相和塗皂莢),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皂莢(一兩去皮以前巴豆酥塗炙黃焦去子),芫花(一兩半醋拌炒令乾),雄黃(一分細研),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硼砂(半兩細研),川烏頭(半兩去皮臍生用)

白話文:

  • **巴豆:**一兩,去皮去心,研磨成粉,與少許酥油混合,塗抹在皁莢上。
  • **杏仁:**半兩,用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炒成微黃。
  • **皁莢:**一兩,去皮,使用先前巴豆與酥油塗抹過,炙烤至焦黃,去除皁莢籽。
  • **芫花:**一兩半,用醋拌炒至乾燥。
  • **雄黃:**一分,研磨成細粉。
  • **乾漆:**半兩,搗碎,炒至冒煙。
  • **硼砂:**半兩,研磨成細粉。
  • **川烏頭:**半兩,去皮,保留臍部,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丸。

治食不消化。腹中結聚症塊。玉華丸方。

硝石(半兩),硫黃(半兩),白礬(半兩),硼砂(一分)

白話文:

取上列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醋煮麵糊,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丸。此方可治療消化不良、腹中結塊等症狀,稱為玉華丸。

方劑藥材:硝石(半兩)、硫黃(半兩)、白礬(半兩)、硼砂(一分)。

上件藥。搗末。用坩鍋子。納文火燒令赤。直候乾硬。停火。候冷。取藥於濕地。合著。以土擁之出火毒。一日後取出。細研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醋湯下七丸。老少臨時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末,用坩堝放入文火中燒成紅色。直到藥材變得乾硬為止,然後熄火讓它冷卻。將藥材取出,埋在濕地中,用土覆蓋住以去除火毒。一天後取出藥材,細細研磨成末。用粳米飯和成丸劑,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7丸,用醋湯送服。年老或年幼者可根據情況酌量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