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三 (13)
卷第二十三 (13)
1. 治風冷諸方
治風冷。四肢疼痛。腰腳緩弱。虛損無力。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二兩銼),薯蕷(一兩),牛膝(二兩去苗),澤瀉(一兩),地膚子(一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石斛(二兩去根銼),威靈仙(一兩),狗脊(一兩),茵芋(一兩),鍾乳粉(二兩),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臟腑久虛。風冷所攻。四肢無力。背膊多疼。膀胱冷氣流注。腰腳沉重。宜服祛風補益。蛜𧌴丸方。
蛜𧌴(一兩半微炒),白附子(一兩炮裂),沉香(一兩),肉桂(一兩去皺皮),芎藭(一兩),檳榔(一兩),木香(一兩),天麻(一兩),石斛(二兩去根銼),牛膝(二兩去苗),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巴戟(三分),白殭蠶(三分微炒),羌活(三分),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當歸(三分銼微炒),山茱萸(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冷氣。補虛損。暖臟腑。利腰腳。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巴戟(一兩),天麻(一兩),牛膝(一兩去苗),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二)兩〕,芎藭(三分),獨活(三分),石斛(一兩去根銼),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皺皮微炙),補骨脂(一兩),乾蠍(三分微炒),萆薢(一兩銼),椒紅(一兩微炒去汗),仙靈脾(一兩),沉香(一兩),安息香(一兩),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風寒的各種藥方
治療風寒引起的四肢疼痛、腰腿無力、身體虛弱的藥方:
適合服用萆薢丸。
藥材包含:萆薢(切碎,二兩),山藥(一兩),牛膝(去除莖部,二兩),澤瀉(一兩),地膚子(一兩),附子(炮製過並去除皮臍,二兩),乾漆(搗碎後炒至冒煙,一兩),石斛(去除根部並切碎,二兩),威靈仙(一兩),狗脊(一兩),茵芋(一兩),鐘乳粉(二兩),熟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並搗製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因內臟長期虛弱、受風寒侵襲,導致四肢無力、背部疼痛、膀胱有冷氣流竄、腰腿沉重的藥方:
適合服用具有祛風補益功效的蛜𧌴丸。
藥材包含:蛜𧌴(微微炒過,一兩半),白附子(炮製過,一兩),沉香(一兩),肉桂(去除粗糙外皮,一兩),芎藭(一兩),檳榔(一兩),木香(一兩),天麻(一兩),石斛(去除根部並切碎,二兩),牛膝(去除莖部,二兩),白蒺藜(微微炒過並去除刺,一兩),附子(炮製過並去除皮臍,一兩),巴戟天(三分),白殭蠶(微微炒過,三分),羌活(三分),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刮去外皮後炙乾,二兩),當歸(切碎並微微炒過,三分),山茱萸(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並搗製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風寒之氣、補益虛損、溫暖內臟、使腰腿靈活的藥方:
適合服用附子丸。
藥材包含:附子(炮製過並去除皮臍,一兩),巴戟天(一兩),天麻(一兩),牛膝(去除莖部,一兩),防風(去除蘆頭,三分),桂心(三兩或二兩),芎藭(三分),獨活(三分),石斛(去除根部並切碎,一兩),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去除外皮,微微炙烤,一兩),補骨脂(一兩),全蠍(微微炒過,三分),萆薢(切碎,一兩),椒紅(微微炒過並去除汗液,一兩),仙靈脾(一兩),沉香(一兩),安息香(一兩),木香(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並搗製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或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