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7)

1. 治積聚心腹痛諸方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此皆由寒氣搏於臟腑。與陰陽氣相擊上下。故心腹痛也。診其寸口脈沉。而橫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又寸口脈細沉滑者。有積聚在脅下。左右皆滿。

白話文:

積與聚的區別

積聚是指陰氣積聚,是五臟所產生。積聚的疼痛部位不會離開五臟所屬區域,因此上下都有限。聚結是指陽氣積聚,是由六腑所形成。聚結沒有根源,上下都不會停留。因此,聚結的疼痛沒有固定部位。這些都是由寒氣與臟腑相搏,導致寒氣與陰陽之氣上下交擊,從而引起心腹疼痛。

診脈法

診脈時,發現寸口脈沉而橫脅下方有積聚。腹部有橫向的積聚疼痛。另外,如果寸口脈細、沉且滑利,表示有積聚在橫脅下方,左右兩側都滿脹。

與背相引痛。又云。寸口脈緊而牢者。脅下腹中橫積結痛而泄利。脈微細者生。浮者死者也。

治積聚。心腹兩脅疼痛。宜服檳榔散方。

白話文:

與背部相連的疼痛。又說,手腕內側脈搏緊硬且牢固的人,會有脇下和腹部橫向的積聚疼痛,並且會有腹瀉。如果脈象微細則表示可以治癒,如果是浮脈則表示病情嚴重可能致命。 治療積聚,心腹兩側的疼痛,應該服用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赤芍藥(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芎藭(半兩),赤茯苓(半兩),柴胡(一兩去苗),木香(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二分銼碎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檳榔(50克),赤芍藥(25克),枳殼(25克,麩炒微黃後去除內膜),芎藭(25克),赤茯苓(25克),柴胡(50克,去除根鬚),木香(25克),川大黃(50克,切碎微炒),當歸(10克,切碎微炒),陳橘皮(50克,用湯水浸泡後去除白瓤,再烘焙),桃仁(25克,用湯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只取裡面的兩粒果仁,再麩炒微黃),甘草(5克,炙烤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積聚。心腹疼痛。胸膈氣滯。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去掉渣滓,不論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用於治療積聚、心腹疼痛、胸膈氣滯、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此為木香散的配方。

木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檳榔(半兩),白朮(一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三分),人參(一分去蘆頭),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一分)

白話文:

木香(25克),訶黎勒皮(25克),檳榔(25克),白朮(5克),青橘皮(25克,用湯浸泡後去掉白瓤烘烤),赤茯苓(15克),人參(5克,去除根鬚),厚朴(25克,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製),桂心(5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生薑棗湯調下亦得。

治積聚。心腹疼痛。面無潤澤。漸黃瘦。宜服桂心散方。

白話文:

把上面說的藥材搗碎成細粉末。每次於飯前,用溫酒調和二錢藥粉服用。用生薑和大棗熬成的湯調和後服用也可以。

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桔梗(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一兩),白朮(一兩),高良薑(半兩銼),芎藭(半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檳榔(一兩),赤芍藥(一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肉桂(60 克),川大黃(60 克,切碎後炒微黃),桔梗(60 克,去除根鬚),附子(60 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芽眼),木香(60 克),白術(60 克),高良薑(30 克,切碎),川芎(30 克),當歸(60 克,切碎後炒微黃),檳榔(60 克),赤芍藥(60 克),枳實(30 克,用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生薑湯調下亦得。

治積聚。心腹痛疼。全不欲食。宜服青橘皮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熱的酒送服兩錢。也可以用生薑湯送服。 治療長時間的腹部腫塊、心腹部疼痛、完全沒有食慾的情況,應該服用青橘皮丸。

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一兩銼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一兩),白朮(一兩),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一兩),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青橘皮(兩錢,煮沸後去除白瓤,烘烤)
  • 當歸(一錢,切成小塊,略炒一下)
  • 枳殼(一錢,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 乾漆(一錢,搗碎,炒至冒煙)
  • 附子(一錢,炮裂,去除皮和臍)
  • 木香(一錢)
  • 白朮(一錢)
  • 桃仁(兩錢,煮沸後去除皮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 桂心(一錢)
  • 川椒(三分之一錢,去除蒂和閉塞處,略炒一下,去除汗液)
  • 川大黃(一(二)兩,切碎,略炒一下)
  • 厚朴(兩錢,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烤至香氣四溢,成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心腹相引疼痛。胸膈氣滯。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以杵臼擂動三、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訶黎勒皮(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烏藥(一兩),當歸(一兩銼微黃),木香(一兩),白朮〔三分(一兩)〕,桂心(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檳榔(一兩),蓬莪朮(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神麯(一兩微炒令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麥糵(一兩微炒令黃)

白話文:

訶黎勒果皮(50克) 川大黃(100克,切碎並微炒) 烏藥(50克) 當歸(50克,切碎並微炒至微黃) 木香(50克) 白朮(15克) 桂心(50克) 吳茱萸(2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焙乾後微炒) 檳榔(50克) 蓬莪朮(50克) 青橘皮(5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果肉,焙乾) 神曲(50克,微炒至變黃) 附子(50克,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麥麩(50克,微炒至變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後將硼砂三兩。用醋二升。煎濾去滓。入前藥末四兩。納硼砂醋中攪和勻。於銀鍋內煎成膏。和余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聚積氣。心腹妨悶疼痛。大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成細粉。然後取三兩硼砂,加入二升醋,煮沸,過濾,去除渣滓。放入前藥粉末四兩,倒入硼砂醋溶液中,攪拌均勻。在銀鍋中煎煮成膏狀。將其與剩下的藥粉混合,搗勻,達到三百到二百杵的程度。丸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在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二十丸。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三分),訶黎勒皮(一兩),檳榔(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乾薑(三分炮裂銼),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四川大黃(一兩,切碎輕微炒) 當歸(三分,切碎輕微炒) 川芎(三分) 訶黎勒果皮(一兩) 檳榔(一兩) 吳茱萸(半兩,放入湯中浸泡七次,烘乾輕微炒) 乾薑(三分,炮製後裂開切碎) 川烏頭(一兩,炮製後裂開,去掉皮和臍) 桃仁(一兩,放入湯中浸泡,去掉皮和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心腹積聚。時有疼痛。宜服巴豆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時不分時間,以溫酒送服三十丸。 此方用於治療心腹部位的積聚症,時常伴有疼痛,適合服用巴豆丸。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藜蘆(一兩去頭炙黃),皂莢(二兩去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話文:

巴豆: 二十顆,去皮、去心,研磨成粉,包裹在紙中,用重物壓出油脂。

杏仁: 五十顆,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藜蘆: 一兩,去頭,炙烤至黃色。

皁莢: 二兩,去皮,塗抹酥油炙烤至黃焦,去子。

桔梗: 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桔梗皂莢藜蘆等。羅為末後。細研巴豆杏仁如膏。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二丸。如未覺。即加至五丸。

白話文:

準備上述的藥材。將桔梗、皁莢、藜蘆等搗碎成末。將巴豆和杏仁研磨成糊狀。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再搗製三百到四百下。將藥丸做成小豆般大小。每天空腹時,用溫水送服兩丸。如果沒有效果,逐漸增加至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