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三 (7)
卷第二十三 (7)
1. 治歷節風諸方
夫歷節風之狀。短氣。白汗出。歷節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此由飲酒後腠理開。汗出當風之所致也。亦有血氣虛。受風邪而得之者。風歷關節。與血氣相搏交擊。故疼痛也。血氣虛則汗出。風冷搏於筋。則不可屈伸。為歷節風也。
治歷節風。疼痛不可忍。肢節無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丹桂,牛膝(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赤芍藥,木香(一兩),萆薢(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豬雞犬肉生冷油膩。
治歷節風。手腳曲戾。疼痛。心神悶亂。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芎藭(一兩),獨活(一兩),遠志(一兩去心),丹參(一兩),桂心(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不可忍。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漢防己(一兩),赤芍藥(一兩),松節(一兩),桂心(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茵芋(一兩),五加皮(一兩),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去苗),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豬魚雞犬肉。
治歷節風。骨節疼痛。四肢微腫。行立無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二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三(二)兩〕,芎藭(一兩),當歸(二兩),漢防己〔一(二)兩〕,萆薢(一兩銼),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海桐皮(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身體四肢無力。骨節疼痛。宜服海桐皮散方。
海桐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二兩半去根節),天麻(二兩),牛膝(二兩去苗),桂心(一兩),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當歸(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筋脈不利。宜服肉桂散方。
肉桂(二兩去皺皮),麻黃(一兩去根節),海桐皮(一兩銼),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黑豆(二兩炒熟),五加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松節(一兩銼),道人頭(一兩)
白話文:
治歷節風諸方
歷節風的症狀是:呼吸急促、冒白汗、關節疼痛難忍、屈伸困難。這是因為飲酒後毛孔張開,汗出遇風所致。也有些是因血氣虛弱,感受風邪而引起的。風邪侵犯關節,與血氣互相搏擊,所以疼痛;血氣虛弱則會出汗,風寒侵犯筋脈則屈伸困難,這就是歷節風。
治歷節風,疼痛難忍,肢節無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丹桂、牛膝(去心)、附子(炮製去皮、臍)、當歸、赤芍藥、木香(一兩)、萆薢(一兩,銼碎)、麻黃(一兩,去根節)。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五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忌食豬、雞、犬肉及生冷油膩食物。
治歷節風,手腳屈曲,疼痛,心神煩亂,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天雄(一兩,炮製去皮、臍)、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川芎(一兩)、獨活(一兩)、遠志(一兩,去心)、丹參(一兩)、桂心(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難忍,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碎)、漢防己(一兩)、赤芍藥(一兩)、松節(一兩)、桂心(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茵芋(一兩)、五加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牛膝(一兩,去苗)、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忌食生冷及豬、魚、雞、犬肉。
治歷節風,骨節疼痛,四肢微腫,行動無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二兩)、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桂心(三兩或二兩)、川芎(一兩)、當歸(二兩)、漢防己(一兩或二兩)、萆薢(一兩,銼碎)、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海桐皮(二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煎至五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歷節風,身體四肢無力,骨節疼痛,宜服海桐皮散方:
海桐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麻黃(二兩半,去根節)、天麻(二兩)、牛膝(二兩,去苗)、桂心(一兩)、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當歸(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筋脈不利,宜服肉桂散方:
肉桂(二兩,去皺皮)、麻黃(一兩,去根節)、海桐皮(一兩,銼碎)、川烏頭(一兩,炮製去皮、臍)、黑豆(二兩,炒熟)、五加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二兩,炮製去皮、臍)、松節(一兩,銼碎)、烏頭(一兩)。
(註:以上劑量單位「兩」、「錢」、「盞」為古代計量單位,現代應用需參考專業中醫師意見,切勿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