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二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21)

1. 治刺風諸方

夫刺風者。由體虛之人。膚腠開張。為風邪侵也。其風邪走於遍身。而皮膚淫濁。邪氣與正氣交爭。風邪擊搏。如錐刀所刺。故名刺風也。

治大風。周身皮膚肌體之內。如針所刺。精神昏昧。宜服大麻仁散方。

大麻仁(三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二兩),獨活(二兩),石膏(二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雞肉生冷油膩。

治體虛。風邪所中。攻走皮膚。狀如針刺。四肢不仁。筋脈拘急。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獨活(一兩),茵芋(一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一兩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五加皮(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刺風。皮膚頑痹。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白蘚皮(一兩),楓香(三分),烏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當歸(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肉桂(一兩去皺皮),茵芋(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海桐皮(一兩銼),麻黃(二兩去根節),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濕面毒滑魚肉。

治刺風。皮膚如針刺。或頑痹不仁。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躑躅花(一兩),獨活(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附子(一兩炮裂),晚蠶蛾(一兩),烏蛇肉(二兩酒浸炙令黃),防風(一兩去蘆頭),道人頭(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麝香(半兩細研),桂心(一兩),當歸(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如有汗出。切宜避風。

治刺風。遍身如針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茵芋(一兩),羌活(一兩),木香(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花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白附子(一兩炮裂),當歸(一兩銼微炒),乾蠍(一兩微炒),薏苡仁(三分),檳榔(半兩),牛膝(一兩去苗),芎藭(一兩),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防風(三分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

白話文:

治刺風諸方

所謂刺風,是指體質虛弱的人,皮膚毛孔開張,受風邪侵襲所致。風邪遍佈全身,皮膚污濁,邪氣與正氣相互爭鬥,風邪衝擊肌膚,如同錐刀刺入一般,故名刺風。

治療大風,全身皮膚肌肉內部如同針刺般疼痛,精神昏沉,宜服大麻仁散:

大麻仁三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桂心二兩、獨活二兩、石膏二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半片生薑,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不拘時辰。忌食豬肉、雞肉、生冷油膩食物。

治療因體虛受風邪侵襲,風邪侵犯皮膚,狀如針刺,四肢麻木,筋脈拘緊者,宜服薏苡仁散:

薏苡仁二兩、獨活一兩、茵芋一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側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防風一兩(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五加皮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後切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半片生薑,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刺風,皮膚麻木頑痹者,宜服羌活散:

羌活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白蘚皮一兩、楓香三分、烏蛇肉一兩(酒浸後炙至黃色)、當歸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肉桂一兩(去皺皮)、茵芋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芎藭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海桐皮一兩(切碎)、麻黃二兩(去根節)、麝香一分(研細)。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細粉。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錢。忌食生冷油膩、濕面、毒滑的魚肉。

治療刺風,皮膚如同針刺,或麻木頑痹者,宜服天麻丸:

天麻一兩、躑躅花一兩、獨活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白附子一兩(炮製)、晚蠶蛾一兩、烏蛇肉二兩(酒浸後炙至黃色)、防風一兩(去蘆頭)、道人頭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麝香半兩(研細)、桂心一兩、當歸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製後去皮臍)。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粉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拘時辰,用溫酒送服二十丸。若服用後出汗,應避免吹風。

治療刺風,全身如同針刺般疼痛,肩背四肢拘緊,筋骨疼痛者,宜服白蒺藜丸: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茵芋一兩、羌活一兩、木香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白花蛇肉二兩(酒浸後炙至微黃)、白附子一兩(炮製)、當歸一兩(切碎微炒)、乾蠍一兩(微炒)、薏苡仁三分、檳榔半兩、牛膝一兩(去苗)、芎藭一兩、牛黃一分(研細)、麝香一分(研細)、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取雙仁研磨成膏)、防風三分(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粉末,加入杏仁膏,混合均勻,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五百至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拘時辰,用溫酒送服二十丸。忌食生冷油膩、毒滑的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