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二 (12)
卷第二十二 (12)
1. 治風癲諸方
夫風癲者。由血氣虛。風邪入於陰經故也。人有血氣少則心氣虛。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因為風邪所傷。入於陰經。則為癲病。又人在胎之時。其母卒大驚。邪氣並居。令子發癲。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源其癲病。皆由風邪故也。
治風癲。精神錯亂。發作無時。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代赭(一兩細研),人參(一兩去蘆頭),鉛丹(一兩半),鉤藤(一兩),茯神(一兩),雷丸(一兩),虎頭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遠志(一兩去心),白殭蠶(一兩微炒),生豬齒(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卷柏(一兩),川升麻(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虎掌(三分湯洗七遍生薑汁拌炒令黃),硃砂(一兩細研),牡丹(一兩),牛黃(半兩細研),龍齒(二兩),蚱蟬(十四枚微炒),蛇蛻皮(一條燒為灰),白蘞(一兩),白馬眼睛(一對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癲發作。則吐涎狂走。恍惚不知人事。宜服芎藭散方。,芎藭(一兩),藁本(一兩),䕡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癲。心氣不全。忘前失後。大小便遺失。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一兩),蒴藋(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茵芋(一兩),商陸(一兩),附子(一兩生用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癲。心神不定。狂走無時。宜服鐵粉散方。
鐵粉(一兩),馬牙硝(一兩),光明砂(一兩),鉛霜(半兩),金箔(五十片)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自然汁。調下一錢。忌生血物。
治風癲。口眼開張。多吐白沫。或作惡聲。恍惚虛悸。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微黃),茯神(一兩),龍齒(一兩),石膏(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秦艽(一兩去苗),川升麻(一兩),漢防己(一兩),鐵粉(一兩細研),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人參(一兩去蘆頭),防葵(一兩),獨活(一兩),遠志(三分去心),白蘚皮(三分),鬼臼(三分),細辛(三分),銀箔(五十片細研),金箔(五十片細研),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芎藭(三分),麝香(半兩細研),露蜂房(半兩微炒),牛黃(半兩細研)蛇蛻皮(十條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薄荷湯下亦得。
治風癲。發時吐涎。起臥不定。及大小便不能知覺。宜服鉛丹丸方。
白話文:
關於風癲的各種治療方
所謂的風癲,是因為身體的氣血虛弱,導致風邪侵入陰經所引起的。當人氣血不足時,心氣也會虛弱,精神就會渙散,魂魄不安,容易受到風邪的侵擾。風邪一旦侵入陰經,就會導致癲病。另外,母親在懷孕時如果受到驚嚇,邪氣也會同時進入胎兒體內,導致孩子出生後發癲。癲病發作時,患者會倒地吐口水,失去意識。總之,癲病的根源都在於風邪。
治療風癲,症狀為精神錯亂,發作時間不定,適合服用防葵散。
藥方組成:防葵、代赭(細研)、人參(去蘆頭)、鉛丹、鉤藤、茯神、雷丸、虎頭骨(塗酥炙黃)、遠志(去心)、白殭蠶(微炒)、生豬牙齒、防風(去蘆頭)、卷柏、川升麻、附子(炮裂去皮臍)、虎掌(用湯洗七次,再用生薑汁拌炒至黃)、硃砂(細研)、牡丹、牛黃(細研)、龍齒、蚱蟬(微炒)、蛇蛻皮(燒成灰)、白蘞、白馬眼睛(炙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再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時間不限,用溫酒送服。
治療風癲發作,症狀為吐口水、狂奔亂走、神智不清,適合服用芎藭散。
藥方組成:芎藭、藁本、䕡茹。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煎至六分,去渣後溫服,時間不限。
治療風癲,症狀為心氣不足、健忘、大小便失禁,適合服用菖蒲散。
藥方組成:菖蒲、蒴藋、防風(去蘆頭)、茵芋、商陸、附子(生用,去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時間不限,用溫酒送服。
治療風癲,症狀為心神不定、狂奔亂走、沒有規律,適合服用鐵粉散。
藥方組成:鐵粉、馬牙硝、光明砂、鉛霜、金箔(五十片)。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散劑,每次服用一錢,時間不限,用生地黃自然汁送服。忌食生血的食物。
治療風癲,症狀為口眼張開、多吐白沫、發出怪聲、神情恍惚、心悸,適合服用虎睛丸。
藥方組成:虎睛(酒浸後炙至微黃)、茯神、龍齒、石膏、防風(去蘆頭)、黃芩、秦艽(去苗)、川升麻、漢防己、鐵粉(細研)、川大黃(銼碎微炒)、人參(去蘆頭)、防葵、獨活、遠志(去心)、白蘚皮、鬼臼、細辛、銀箔(細研)、金箔(細研)、天雄(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裂銼)、芎藭、麝香(細研)、露蜂房(微炒)、牛黃(細研)、蛇蛻皮(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再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搗製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時間不限,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薄荷湯送服。
治療風癲,症狀為發作時吐口水、坐臥不安、大小便失禁,適合服用鉛丹丸。
藥方組成:鉛丹、栝蔞根、虎掌(用湯洗七次,再用生薑汁拌炒至黃)、烏頭(炮裂去皮臍)、白朮、鐵粉(細研)、鴟梟頭(燒成灰)、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䕡茹、川椒(去籽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大戟(銼碎微炒)、天雄(炮裂去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時間不限,用溫酒送服。
治療風癲,症狀為發作時吐口水、牽引脅肋疼痛,適合服用茯神丸。
藥方組成:茯神、白龍骨、龍骨、龍膽(去蘆頭)、鐵粉(細研)、蔓荊子、人參(去蘆頭)、遠志(去心)、黃連(去須)、川大黃(銼碎微炒)、芎藭、當歸、黃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時間不限,用溫酒送服。
治療風癲,症狀為心神混亂、狂奔無常、言語錯亂,適合服用水銀丸。
藥方組成:水銀、硫磺(與水銀結成砂狀)、硃砂、定粉、黃丹。
將以上藥材一同細研,放入瓷罐中,用泥封口。待泥乾燥後,用慢火加熱一段時間取出。再加入金箔、銀箔(各五十片)、雄黃、鉛霜(各一份)一同研磨成細末。用糯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時間不限,用豆淋酒送服。
治療風癲,症狀為精神不穩、言語錯亂,適合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組成:金(細磨成粉末)、硃砂(光明者)。
將金粉放入鼎中,挖一個坑,將硃砂放入坑中,再用金粉覆蓋。用六一泥封固。用慢火加熱七天。取出硃砂,再挖一個地坑,放入硃砂,去除火毒七天後取出,研磨至極細。用粟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時間不限,用熱水送服。忌食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