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五 (12)
卷第四十五 (12)
1.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諸方
夫腳氣大小便秘澀者。由風毒氣盛。不得宣通。致五臟不和。三焦壅滯。風熱之氣。在於腸胃。搏於糟粕。溲便不得通流。故令秘澀也。
白話文:
腳氣大、小便功能異常,且排便乾澀的人,是因為風毒之氣過盛,阻礙氣血運行,導致五臟不調和,三焦不通暢。風熱之氣滯留在腸胃,與食物殘渣相搏,導致小便和排便不能通暢排出,所以造成便祕的現象。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腹壅悶。腳膝煩疼。口乾咽燥。不欲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白話文:
治療腳氣。大小便不通暢。腹部脹滿不適。腳膝煩痛。口乾喉燥。沒有胃口吃東西。應該服用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木通(一兩銼),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莖葉(一兩),川升麻(二分),黃芩(二分),瞿麥(三分),赤茯苓(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檳榔(3 分) 木通 (1 兩,切碎) 赤芍藥 (半兩) 甘草 (半兩,炙烤到微紅,切碎) 紫蘇莖葉 (1 兩) 川升麻 (2 分) 黃芩 (2 分) 瞿麥 (3 分) 赤茯苓 (3 分) 川大黃 (1 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發熱煩渴。口乾心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成粗末,研成細粉。每次服用 4 錢。加入一中盞的水,放入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麥門冬(半兩去心),赤茯苓(半兩),木通(半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川朴硝(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一兩銼),紫蘇莖葉(一兩)
白話文:
麥門冬(四錢去核),茯苓(四錢),木通(四錢切片),大黃(八錢切碎炒過),黃芩(四錢),芒硝(八錢),枳殼(兩錢炒焦黃去瓤),桑白皮(八錢切片),紫蘇葉(八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膀胱氣壅攻。心腹妨悶。宜服澤瀉散方。
白話文:
上方的藥,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中盞的水、半片生薑和七寸蔥白。煮沸後煎到剩下六分之一,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澤瀉(三分),赤茯苓(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一兩銼),豬苓(一兩去黑皮)檳榔(一兩),牽牛子(二兩微炒)
白話文:
澤瀉(3分) 赤茯苓(3分) 枳殼(3分,麩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木通(1兩,切碎) 豬苓(1兩,去除黑色外皮) 檳榔(1兩) 牽牛子(2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水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二錢。日二三服。以利為度。
治腳氣發動。大小便秘澀。肢節煩疼。頭目旋暈。氣壅昏沉。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白話文:
把上述的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藥時,用生薑和蔥白熬湯,再調入兩錢的藥粉。一天服用兩到三次,直到症狀改善為止。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旋覆花(半兩),赤芍藥(半兩),木通(一兩銼),紫蘇莖葉(一兩),犀角屑(三分),川朴硝(一兩),黃芩(三分)
白話文:
大黃(一兩,切成碎末後微炒) 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旋覆花(半兩) 赤芍藥(半兩) 木通(一兩,切成碎末) 紫蘇莖葉(一兩) 犀角粉(三分) 川朴硝(一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大小便秘澀。腹中滿悶。連膀胱裡急。四肢煩疼。檳榔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濾去渣滓,不分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用於治療腳氣發作,大小便不通暢,腹部脹滿悶痛,連同膀胱部位感到緊急不適,四肢煩躁疼痛,此為檳榔丸的處方。
檳榔(一兩),赤茯苓(一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大麻仁(一兩),木通(三分銼),羚羊角屑(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澤瀉(三分)
白話文:
檳榔(1兩) 赤茯苓(1兩) 紫蘇莖葉(1兩) 木香(0.5兩) 桂心(0.5兩) 大麻仁(1兩) 木通(0.3兩,切碎) 羚羊角屑(0.3兩) 枳殼(0.3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1(2)兩,切碎,微炒) 郁李仁(1兩,用湯浸泡後去皮,微炒) 澤瀉(0.3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再搗個三、二百次。將其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在飯前,用溫水送服三十丸。以瀉下通暢為合適的劑量。
2.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諸方
夫腎主於腳。若腎虛。風濕所搏。攻於腳膝。則名腳氣。因其氣血壅滯。濕毒氣盛。在於膚腠。不得宣通。故令腳上生瘡也。若風毒不歇。其瘡漸增。多汁腫痛。身體壯熱。經久難瘥也。
治腳氣風毒。生瘡腫疼痛。心神煩熱。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腎臟與腳息息相關。如果腎虛,受到風寒濕邪侵襲,就會集中在腳膝,導致「腳氣」的產生。
由於氣血循環受阻,濕毒邪氣旺盛,累積在皮膚表面,無法宣通排出。因此腳上會生出瘡口。若風寒濕邪持續不斷,瘡口會逐漸擴大,出現流膿、腫脹、疼痛,身體發熱,不易痊癒。
犀角屑(三分),天麻(三分),羌活(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防風(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黃芩(三分),檳榔(一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白蘚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3份) 天麻(3份) 羌活(3份) 枳殼(3份,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防風(3份,去除根部) 黃耆(3份,切碎) 白蒺藜(3份,微炒,去除刺) 黃芩(3份) 檳榔(1兩) 烏蛇(2兩,浸泡在酒中,去除皮骨,炙制至微黃) 白蘚皮(3份) 甘草(半兩,炙制至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二(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風毒。生瘡腫痛。秦艽散方。
白話文:
取上記藥物,搗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二杯半。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秦艽(一兩去苗),玄參(一兩),地骨皮(一兩),獨活(一兩),黃耆(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秦艽(一兩,去除根鬚) 玄參(一兩) 地骨皮(一兩) 獨活(一兩) 黃耆(一兩) 枳殼(一兩,炒至微黃,去除內膜) 檳榔(一兩)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子葉,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腫盛。生瘡久不瘥。膿血長流。疼痛發歇。漏蘆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成粗粉,過篩成散。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飯前溫服。 用於治療腳氣腫脹嚴重,長期生瘡不愈,膿血不斷,時痛時止。此為漏蘆丸的方子。
漏蘆(一兩),葳蕤(一兩),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防風(半兩去蘆頭),獨活(半兩),秦艽(一兩去苗),五加皮(三分),赤芍藥(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耆(三分銼),黃芩(半兩),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話文:
漏蘆(60克),葳蕤(60克),檳榔(60克),枳殼(60克,麩炒至微黃,去瓤),防風(30克,去蘆頭),獨活(30克),秦艽(60克,去苗),五加皮(18克),赤芍藥(18克),川大黃(60克,銼碎,微炒),黃耆(18克,銼碎),黃芩(30克),烏蛇(180克,用酒浸泡,去皮骨,炙烤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風毒壅盛。生瘡腫痛不歇方。
白話文:
前述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攪拌,再搗三、二百次。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不限時間,以溫酒送服三十丸。
牛蒡子(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防風(半兩去蘆頭),薏苡仁(三分微炒),玄參(三分),獨活(一兩),檳榔(一兩),赤芍藥(三分),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話文:
- 牛蒡子(60 克,微微炒過)
- 陳皮(60 克,用麩子炒過,微黃,去除果瓤)
- 防風(30 克,去除蘆頭)
- 薏苡仁(18 克,微微炒過)
- 玄參(18 克)
- 獨活(60 克)
- 檳榔(60 克)
- 赤芍藥(18 克)
- 烏蛇(180 克,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微黃炙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腫疼痛。宜用此淋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治療腳氣,腳上長風毒瘡,腫痛。適合使用此方淋洗或蘸敷。
漏蘆〔三(二)兩〕,白蘞(三兩),槐白皮(三兩),蒺藜子(二兩微炒去刺),五加皮(三兩),甘草(三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洗之。
又方。
白話文:
漏蘆:3-2兩 白蘞:3兩 槐白皮:3兩 蒺藜子:2兩(微炒後去掉刺) 五加皮:3兩 甘草:3兩(炙烤至略微發紅)
槐白皮(三兩),桑枝(三兩),苦參〔二(三)兩〕,蒴藋(二兩),黃柏(三兩),白礬(一兩研為末)
白話文:
槐樹樹皮(150克),桑樹枝(150克),苦參(100-150克),蒴藋(100克),黃柏(150克),白礬(50克,研成粉末)
上件藥。銼。以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滓。下白礬末。冷熱得所。密室中淋洗瘡上。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腫不瘥。宜用藥敷之。方。
蠶沙(二兩),杏仁(一兩),膩粉(半兩)
上件藥。先於銚子內。炒蠶沙杏仁令焦黑。搗細羅為散。入膩粉。研令勻。旋敷瘡上。不過三五度瘥。
又方。
白話文:
將藥材磨碎,用一斗水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加入白礬粉末,調整水溫至適宜,在密室中用藥液淋洗患處。
這個方法可以用於治療腳氣,腳上長出的風毒瘡腫久治不愈,可以敷藥治療。
方劑:蠶沙二兩,杏仁一兩,膩粉半兩。
將蠶沙和杏仁放在銚子中炒至焦黑,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膩粉,研磨均勻,然後敷在患處。通常敷藥三到五次就能痊癒。
另一個方劑:
菘菜花(一兩),赤小豆(一兩半),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旋旋敷瘡上良。
又方。
白話文:
大白菜花(1兩),紅豆(1兩半),黃連(1兩,去除須)
爛蜆子殼(一兩半),黃連(一兩),馬齒莧菜(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頻敷瘡上效。
又方。
白話文:
- 破碎的蜆殼(半兩)
- 黃連(半兩)
- 馬齒莧(三分)
地骨皮(三兩),苦參(三兩),槐根白皮(三兩),蛇床子(二兩),鹽(一兩),羊蹄根(一兩)
白話文:
地骨皮(150 克),苦參(150 克),槐根白皮(150 克),蛇牀子(100 克),鹽(50 克),羊蹄根(50 克)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每度以漿水五碗。煎五七沸。去滓。看冷暖。漸漸洗之。後以故帛淹干。敷前散子。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細細研磨並均勻混合。分成三份。每份加入五碗水。煎煮五到七次沸騰。濾去藥渣。待其冷暖適宜。逐漸清洗患處。最後用乾淨的布巾包住傷口並用紗布敷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