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11)

1. 治熱毒風諸方

治熱毒風。痰壅頭目暈悶。心神不寧。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沙參(半兩去蘆頭),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木通(一兩銼),羌活(一兩),秦艽(一兩半去苗),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茯神(一兩),龍齒(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攻頭面。煩熱。大腸不利。宜服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三兩微炒),羚羊角屑(一兩),檳榔(一兩),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熱毒風。心神煩躁。頭目昏痛。宜服天竹黃丸方。

天竹黃(一兩細研),犀角屑(半兩),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甘菊花(三分),子芩(一兩),防風(二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苦參(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熱毒風。心神煩躁。頭目旋暈。大腸壅滯。宜服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葳蕤(三分),玄參(三分),蔓荊子(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沙參(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梔子仁(三分),地骨皮(三分)赤芍藥(半兩),甘菊花(半兩),大麻仁(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二十丸。忌炙爆熱酒豬肉。

治熱毒風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宜服紅雪方。

川朴硝(五斤去滓),川升麻(三兩),桑根白皮(二兩銼),犀角屑(二兩),羚羊角屑(二兩),硃砂(二兩細研),訶黎勒(三十顆),檳榔(二十枚),梔子仁(三十顆),蘇枋木(六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半。浸三宿。煎取五升。去滓。下朴硝。又煎。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稍稠。即歇火。入硃砂更攪令勻。入於新瓷盆內。候冷。即成紅雪。每服。含化一棗大。咽津。或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熱毒風攻腦。發落。頭目昏悶。白屑甚者。宜用摩膏頂方。

乏鏵鐵(八兩),黑鉛(四兩),訶黎勒皮(一兩),陵零香(一兩),蓮子草(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花硝(三兩)

上件藥。細銼。綿裹。用清麻油二斤。於通油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後。取摩頂上。及塗頭良。

白話文:

[治熱毒風諸方]

  • 針對熱毒風引起的痰多、頭暈、心神不寧: 服用防風散。 藥方組成:防風(去除蘆頭,取三分)、沙參(去除蘆頭,取半兩)、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木通(切碎,一兩)、羌活(一兩)、秦艽(去除莖部,取一兩半)、枳殼(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取三分)、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取一兩)、茯神(一兩)、龍齒(一兩)、前胡(去除蘆頭,取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粗末。 服用方法:每次取三錢藥末,用一中碗水煎至剩一半,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一合,再煎一兩沸。不拘時間,溫服。

  • 針對熱毒風侵襲頭面,引起煩熱、大腸不通暢: 服用牛蒡子散。 藥方組成:牛蒡子(微炒,取三兩)、羚羊角屑(一兩)、檳榔(一兩)、郁李仁(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微炒,取二兩)、青橘皮(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乾,取一兩)、川大黃(切碎,微炒,取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 服用方法: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二錢藥末,以排便順暢為度。

  • 針對熱毒風引起的心神煩躁、頭暈頭痛: 服用天竹黃丸。 藥方組成:天竹黃(細研,取一兩)、犀角屑(半兩)、硃砂(細研後水飛,取一兩)、甘菊花(三分)、子芩(一兩)、防風(去除蘆頭,取二分)、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取半兩)、石膏(細研後水飛,取二兩)、苦參(切碎,取三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與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打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服用方法:不拘時間,用竹葉湯送服二十丸。

  • 針對熱毒風引起的心神煩躁、頭暈目眩、大腸阻塞: 服用枳殼丸。 藥方組成:枳殼(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取一兩)、葳蕤(三分)、玄參(三分)、蔓荊子(三分)、防風(去除蘆頭,取三分)、麥門冬(去除中心,烘乾,取一兩半)、沙參(去除蘆頭,取三分)、羚羊角屑(半兩)、梔子仁(三分)、地骨皮(三分)、赤芍藥(半兩)、甘菊花(半兩)、大麻仁(一兩)、川大黃(切碎,微炒,取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打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服用方法:不拘時間,用溫米漿水送服二十丸。忌食烤炸食物、熱酒和豬肉。

  • 針對熱毒風引起的煩躁不安、頭痛眼紅: 服用紅雪方。 藥方組成:川朴硝(去除雜質,取五斤)、川升麻(三兩)、桑根白皮(切碎,取二兩)、犀角屑(二兩)、羚羊角屑(二兩)、硃砂(細研,取二兩)、訶黎勒(三十顆)、檳榔(二十枚)、梔子仁(三十顆)、蘇枋木(六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一斗半水浸泡三晚,煎取五升,去除藥渣,加入朴硝,繼續煎煮,用柳木勺不停攪拌,等到稍微濃稠時停止加熱,加入硃砂攪拌均勻,倒入新的瓷盆中,待冷卻後即成紅雪。 服用方法:每次含化如棗子般大小的紅雪,嚥下津液。也可以磨成粉末,每次用溫水調服一錢。

  • 針對熱毒風侵襲頭部,導致脫髮、頭暈、頭皮屑多: 使用摩頂膏。 藥方組成:乏鏵鐵(八兩)、黑鉛(四兩)、訶黎勒皮(一兩)、陵零香(一兩)、蓮子草(一兩)、防風(去除蘆頭,取一兩)、附子(炮製後去除皮臍,取一兩)、花硝(三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棉布包裹,放入裝有二斤清麻油的密封陶瓷瓶中浸泡七日後取出。 使用方法:用藥油塗抹頭頂和頭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