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8)

1. 治風走注疼痛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入前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生油毒魚滑物。

治風毒走注疼痛不定。宜服虎骨丸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牛膽(一兩去苗),天麻(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羌活(一兩),白附子(三分炮裂),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酸棗仁(三分微炒),天南星(三分炮裂),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桑螵蛸(半兩微炒),槐膠(一兩),桃膠(半兩),硃砂(三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當歸(一兩),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一切風毒走注疼痛。宜服骨碎補丸方。

骨碎補(一兩),桂心(一兩),狗脊(一兩),木香(一兩),仙靈脾(一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威靈仙(一兩),山茄子(一兩),當歸(一兩),甜瓜子〔三兩(分)〕,補骨脂(一兩微炒),麻黃(三分去根節),白附子(一兩炮裂),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乾蠍(半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自然銅(一兩細研),芎藭(三分),沒藥(半分),赤芍藥(三分),硃砂(半兩細研),白花蛇肉(二兩酒浸炙令黃),羌活(三分),白芷(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此方。

水銀(一兩),棗(十五枚蒸熟取瓤和水銀研令星盡),羌活(三分),天南星(三分炮裂),乾蠍(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水銀棗一處研。和丸如小豆大。別以膩粉拌令白色。陰乾。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五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一分),天南星(半兩),附子(半兩)

上件藥。並生用。臨搗合時。以淨布裹捶碎。用木臼內搗羅為末。後以石鍋內。煎釅醋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冷酒下兩丸。如不飲酒。用冷水下亦得。

治風走注疼痛。上下不定。隨痛處貼之。神效膏方。

牛皮膠(一兩水溶作膏),蕓薹子(半兩),安息香(半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漢椒(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膠中和成膏。塗紙上。隨痛處貼之瘥定。

治風走注疼痛不定。宜用此藥。隨痛處熨之方。

芫花(二兩),柳蚛屑(半兩),漢椒(二兩去目),桂心(一兩),桑根白皮(二兩),麩(一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醋一升。拌炒令熱。以青布裹熨痛處。冷即更入醋重炒。依前熨之。以瘥為度。

白話文:

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疼痛的各種藥方

第一種藥丸: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均勻,然後加入預先準備好的膏狀物中,一起搗製三五百下。將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二十丸。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有毒的魚類及黏滑的食物。

第二種藥丸:(治療風邪毒素引起的游走性疼痛,位置不固定)

虎脛骨(二兩,塗上酥油烤黃),牛膽(一兩,去除膽汁),天麻(一兩),天雄(一兩,炮製使其裂開,去除外皮和臍),羌活(一兩),白附子(三分,炮製使其裂開),防風(三分,去除蘆頭),桂心(三分),酸棗仁(三分,稍微炒過),天南星(三分,炮製使其裂開),烏蛇(二兩,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烤至微黃),桑螵蛸(半兩,稍微炒過),槐膠(一兩),桃膠(半兩),硃砂(三分,研磨成細末),麝香(一分,研磨成細末),當歸(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劑,加入已研磨好的硃砂和麝香,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一起搗製三四百下。將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第三種藥丸:(治療各種風邪毒素引起的游走性疼痛)

骨碎補(一兩),桂心(一兩),狗脊(一兩),木香(一兩),仙靈脾(一兩),附子(三分,炮製使其裂開,去除外皮和臍),川烏頭(三分,炮製使其裂開,去除外皮和臍),威靈仙(一兩),山茄子(一兩),當歸(一兩),甜瓜子(三兩),補骨脂(一兩,稍微炒過),麻黃(三分,去除根部和節),白附子(一兩,炮製使其裂開),虎脛骨(一兩,塗上酥油烤黃),乾蠍(半兩,稍微炒過),天南星(半兩,炮製使其裂開),自然銅(一兩,研磨成細末),芎藭(三分),沒藥(半分),赤芍藥(三分),硃砂(半兩,研磨成細末),白花蛇肉(二兩,用酒浸泡後烤黃),羌活(三分),白芷(三分),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後切碎)。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已研磨好的硃砂和自然銅,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一起搗製五七百下。將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第四種藥丸:(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疼痛)

水銀(一兩),棗(十五枚,蒸熟後取出果肉,與水銀一起研磨至水銀完全散開),羌活(三分),天南星(三分,炮製使其裂開),乾蠍(半兩,生用)。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與研磨好的水銀棗泥混合,搓成小豆大小的藥丸。另外用膩粉拌在藥丸外使其呈現白色,陰乾。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豆淋酒送服五丸。

第五種藥丸:(狼毒丸,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疼痛)

狼毒(一分),天南星(半兩),附子(半兩)。

上述藥材都生用。在搗製混合時,用乾淨的布包好捶碎。用木臼內搗磨成粉末。然後在石鍋中,將濃醋熬成膏狀。用醋膏調和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冷酒送服兩丸。如果不飲酒,用冷水送服也可以。

神效膏:(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疼痛,位置不固定,可貼於疼痛處)

牛皮膠(一兩,用水溶化成膏狀),蕓薹子(半兩),安息香(半兩),附子(半兩,生用,去除外皮和臍),漢椒(半兩,生用)。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加入牛皮膠中調和成膏狀。塗在紙上,然後貼在疼痛處,疼痛即可緩解。

外敷熨燙藥方:(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疼痛,位置不固定)

芫花(二兩),柳蟲屑(半兩),漢椒(二兩,去除種子),桂心(一兩),桑根白皮(二兩),麥麩(一升)。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粗散劑,用醋一升拌勻後炒熱。用青布包裹後熨燙疼痛處。冷卻後再次加入醋炒熱,按照之前的方法熨燙。直到疼痛緩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