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 (19)
卷第二十 (19)
1. 治風痰諸方
皂莢(五梃以熱湯二升浸候軟挼濾取汁熬成膏),旋覆花(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防風(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膏中。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下十丸。
治風痰脾胃冷氣。吐逆不止。食飲不下。宜服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微炒),白礬(二兩燒令汁盡),乾薑(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湯下十丸。
治風痰心昏。恍惚不能言語。痰涎流溢。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恆山(一兩半),人參(一兩不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一兩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大麻子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又方。
薺苨(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生薑汁半合。空心分溫二服。服之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白話文:
治療風痰的各種藥方
將皂莢(五條)用兩升熱水浸泡,等軟化後揉搓過濾取汁,熬煮成膏狀。再準備旋覆花(一兩)、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並去除內瓤)、防風(一兩,去除蘆頭)、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膩感)。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皂莢膏中,混合搗一百多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荊芥薄荷湯送服十顆藥丸。
治療因風痰導致脾胃虛寒、嘔吐不止、飲食難以下嚥,宜服用半夏丸
半夏(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膩感後稍微炒過)、白礬(二兩,燒至汁液耗盡)、乾薑(半兩,炮製至裂開後切碎)。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蒸熟的麵餅和成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煎煮的生薑湯送服十顆藥丸。
治療風痰導致心神昏迷、意識模糊、言語不清、口水直流,宜服用秦艽散
秦艽(一兩,去除苗)、恆山(一兩半)、人參(一兩,不去除蘆頭)、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一兩半)。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大麻子五十粒,煎煮至七成。去除藥渣,空腹溫服。過一會兒應該會嘔吐,如果沒有吐,再次服用。
另外一個藥方
薺苨(半兩)、防風(半兩,去除蘆頭)。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七成,去除藥渣,加入半合生薑汁,空腹分兩次溫服。服用後過一會兒應該會嘔吐,如果沒有吐,再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