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18)

1. 治風痰諸方

治風痰氣逆。不能食。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訶黎勒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二(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逆。發即嘔吐。欠呿。昏悶。神思不爽。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三分),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半兩),芎藭(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嘔逆。湯飲不下。起則旋倒。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芎藭(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漢防己(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半兩),川椒(五十枚去子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積聚。胃中冷氣。令人嘔吐。不納飲食。四肢無力。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五味子(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白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旋覆花(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羅為末。

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風墜痰疏利臟腑。皂莢煎丸方。

皂莢(一斤肥好不蚛者以水洗去其塵用河水五升煮令軟挼濾取汁入銀鍋內熬成膏),威靈仙(暖水浸過削取其背不用其根冷水淘三五度令淨曝乾搗細羅取末四兩),薄荷(干杵細羅取末一兩)上二味藥末相和。入皂莢煎。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風痰。頭目旋暈。肢節拘急。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半兩炮裂),細辛(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天麻(一兩)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白附子(半兩炮裂),旋覆花(半兩),芎藭(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下十丸。

治風痰。心胸壅悶。頭目不利。宜服皂莢丸方。

白話文:

[治療風痰諸方]

  • 治療風痰引發的氣機上逆,導致食慾不振: 應該服用枇杷葉散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枇杷葉(一兩,擦去絨毛,稍微烤黃)、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瓤)、人參(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訶子皮(半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赤茯苓(二兩,或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 治療風痰導致氣機上逆,發作時嘔吐、打呵欠、昏沉、精神不佳: 應該服用細辛散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細辛(三分)、枇杷葉(一兩,擦去絨毛,稍微烤黃)、人參(一兩,去蘆頭)、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赤茯苓(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白朮(半兩)、川芎(三分)、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桂心(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 治療風痰引起的嘔吐、無法飲水、站立則暈倒: 應該服用半夏散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川芎(三分)、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漢防己(半兩)、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半兩)、川椒(五十枚,去除種子及未開裂的,稍微炒過去除汗水)、附子(三分,炮裂後去皮臍)。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 治療風痰積聚、胃部寒冷,導致嘔吐、食慾不振、四肢無力: 應該服用白朮丸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白朮(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桂心(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訶子皮(三分)、五味子(半兩)、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白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旋覆花(半兩)、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味散發)。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 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打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

  • 治療風痰下墜、疏通臟腑: 用皂莢煎丸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皂莢(一斤,選用肥厚且無蟲蛀的,用水洗去灰塵,用五升河水煮至軟爛,揉搓過濾取汁,放入銀鍋熬煮成膏狀)、威靈仙(用溫水浸泡後削去背面,不用根部,用冷水淘洗三五次,使其乾淨,曬乾後搗碎過篩取粉四兩)、薄荷(乾燥後搗碎過篩取粉一兩)。將後兩種藥粉混合。加入皂莢膏,調和搗打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荊芥湯送服二十丸。

  • 治療風痰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僵硬: 應該服用天南星丸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天南星(半兩,炮裂)、細辛(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後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天麻(一兩)、半夏(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滑物)、白附子(半兩,炮裂)、旋覆花(半兩)、川芎(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 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打三四百下,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荊芥薄荷湯送服十丸。

  • 治療風痰導致的胸悶、頭部不適: 應該服用皂莢丸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