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1)
卷第四十二 (1)
1. 上氣論
夫百病皆生於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氣泄也。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留。怒則氣逆。喜則氣和。榮衛通利。故氣緩焉。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熱氣在內。故氣消也。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
白話文:
人的各種疾病都是由氣的變化引起的。
- 喜:氣會舒緩。
- 悲:氣會消散。
- 恐:氣會下降。
- 寒:氣會收斂。
- 熱:氣會散發到體表。
- 憂:氣會混亂。
- 勞:氣會消耗。
- 思:氣會停留。
- 怒:氣會逆行。
- 喜:氣會和順,血氣運行通暢。因此,氣會舒緩。
- 悲:心臟和橫膈膜會緊縮,肺臟的葉片會抬起。這會導致上焦不通,熱氣滯留在體內,氣就會消散。
- 恐:神氣會衰弱,上焦會閉塞。閉塞則氣會反流,反流則下焦會脹滿。
故氣不行。寒則經絡凝澀。故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榮衛通。故汗大泄也。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外內迅。故氣耗矣。思則身心有亂。止氣留不行。故氣咽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上也。診寸口脈伏。胸中逆氣。是諸氣上衝胸中。
白話文:
所以氣脈運行不良。寒氣侵襲時,經絡會變得凝滯閉塞。所以氣血會收斂。熱氣侵入時,肌膚毛孔會打開。氣血運行暢通。因此會大量出汗。憂慮時,心思無處寄託,精神無所歸屬,思慮不定。所以氣血會紊亂。勞累時,會氣喘並出汗。外在與內在都受到傷害。所以氣血會耗損。沉思時,心神失守。氣血停滯而不能運行。所以氣血會淤堵。憤怒時,氣會逆行。嚴重時會嘔血或嘔吐食物。因為氣逆衝上去了。診脈時,寸口脈搏隱伏。胸中有逆氣。這表示各種氣都衝上胸中。
故上氣面胕腫。其脈浮大不治。上氣脈躁而喘者。屬肺。肺脹欲作。風病外發。汗愈。若脈洪則為氣。其脈虛。寧寧伏慝者生。牢強者死。上氣喘息低仰。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數者亦死。謂其形損故也。
白話文:
因此,氣上逆到臉部,導致臉部腫脹。這種情況脈象浮大,無法治癒。氣上逆,脈搏急促且喘不過氣的。屬於肺部疾病。肺部將要發脹。是外感風邪導致的。出汗後會好轉。如果脈搏洪盛,就是氣的問題。如果脈搏虛弱,平穩且隱藏著惡疾的,能夠活下來。脈搏強而有力,則會死亡。氣上逆,喘息,身體低頭仰頭都困難。這種情況,脈搏滑利,手腳溫暖的,能夠活下來。脈搏澀滯,四肢冰冷的,會死亡。發作多次的也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已經受損的緣故。
2. 治上氣喘急諸方
夫肺者。通行臟腑之氣。以榮華於經絡也。若肺虛不足。為邪所乘。則氣道不利。諸臟之氣。上衝胸中。壅滯不通。故令上氣喘急也。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宜服杏仁散方。
白話文:
肺臟是掌管全身氣血流動的臟器,負責將血液和營養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如果肺臟虛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病邪侵襲。這時,肺部的氣道就會受阻,導致其他臟器的氣血上衝胸腔,堵塞不通,從而引起氣喘。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子(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天門冬(一兩去心),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三分)
白話文:
- 杏仁(1 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尖,雙仁搓去皮炒至微黃)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研碎)
- 紫蘇子(1 兩,微炒)
- 麻黃(1 兩,去除根節)
- 天門冬(1 兩,去除芯)
-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焙)
-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三錢(約4.5克),用一大碗水,加入半片的生薑和三顆紅棗。煮沸後熬製至只剩五分之一的量。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上氣。厥逆喘急。呼吸欲絕。宜服此方。
麻黃(四兩去根節),甘草(二兩炙微赤),射干(二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五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不止。馬兜鈴散方。
白話文:
治療上氣,突然昏厥呼吸急促,呼吸快要停止,可以用這個方子。將麻黃(去掉根節,取四兩)、甘草(炙至微紅,取二兩)、射干(取二兩)都細細切碎,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大盞,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五枚,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上氣,喘急不止,可以使用馬兜鈴散。
馬兜鈴(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貝母(一兩煨微黃),甘草(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麻黃(一兩去根節),五味子(一兩),威靈仙(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款冬花(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白話文:
馬兜鈴(50克),人參(50克,去除根鬚),貝母(50克,煨至微黃),甘草(50克),杏仁(5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端和胚芽,炒至微黃),甜葶藶(50克,隔著紙炒成紫色),麻黃(50克,去除根部和節),五味子(50克),威靈仙(50克),桑樹白皮(50克,切碎),款冬花(50克),陳皮(5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烤),皁莢(50克,去除黑色外皮,塗抹豬油,烤至焦黃,去除種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淡漿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潤肺通胸膈。紫蘇散方。
白話文: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淡漿水。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紫蘇莖葉(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一兩銼),五味子(一兩),赤茯苓(一兩),大腹子(一兩)
白話文:
紫蘇莖葉(50克),人參(50克,去除根須),陳皮(5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纖維,烘乾),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並切碎),桑樹根白皮(50克,切碎),五味子(50克),赤茯苓(50克),烏頭(5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發。即坐臥不安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三顆大棗,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上氣、喘息急促發作,以及坐臥不安的症狀。
紫蘇子(三兩微炒),桔梗(二兩去蘆頭),桂心(三兩)
白話文:
紫蘇子(三兩,略微炒過) 桔梗(二兩,去掉蘆頭) 桂心(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胸中滿悶。咽喉不利。杏仁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上氣、喘息急促、胸中滿悶、咽喉不暢,此為杏仁散的方子。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三分),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黃銼),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茯苓(半兩),胡麻(半兩),白前(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杏仁: 三錢,用湯浸泡,去除皮尖、雙仁和麩皮,炒至微黃。
桂心: 三錢。
厚朴: 三錢,去除粗糙的皮,塗上生薑汁烤製至香熟。
人參: 半兩,去除蘆頭。
陳橘皮: 半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瓤,烤焙。
甘草: 半兩,烤至微黃,搗碎。
麻黃: 三錢,去除根和節。
赤茯苓: 半兩。
胡麻: 半兩。
白前: 三錢。
半夏: 半兩,用湯清洗七次,去除滑膩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用鯉魚肉五兩。生薑半兩。切碎。先以水二大盞。煮至一盞。去滓。下散五錢。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的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需要鯉魚肉五兩,生薑半兩。將魚肉和生薑切碎。首先用水二大碗,煮到剩一碗,過濾渣滓。放入藥粉五錢,煎煮到剩下五分之一,再次過濾渣滓。不受時間限制,趁溫熱服用。
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百合(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芥子(二兩),百合(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七丸。
白話文:
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宜服此方。
方一:
麻黃(二兩,去根節),百合(一兩),杏仁(一兩,用溫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再用麩皮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加入生薑半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方二:
甘草(一兩,炙至微赤,切碎),桂心(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加入生薑半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方三:
芥子(二兩),百合(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再用羅篩細篩,製成細粉。用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不限時間,用新汲取的清水送服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