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 (3)
卷第二十 (3)
1. 治癱瘓風諸方
藿香(三分),白附子(三分炮裂),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人參(三分去蘆頭),乾蠍(三分微炒),天麻(三分),天南星(三分炮裂),虎脛骨(三分塗酥炙令黃),敗龜(三分塗酥炙令黃),木香(三分),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白殭蠶(三分微炒),防風(三分去蘆頭),牛黃(半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龍腦(半兩細研),酸棗仁(半兩微炒),琥珀(一兩細研)膩粉(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
與金石藥更同研令勻。又入麻黃煎和。候硬軟得所。搗五七百杵。丸如酸棗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嚼下一丸。
治癱瘓風。肌肉緩弱。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不安。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半兩生用半兩炮裂去皮臍),天南星(半兩炮裂),白附子(半兩一半生用一半炮裂)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天麻(半兩),乾蠍(半兩生用),羌活(半兩),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芎藭(半兩),白殭蠶(半兩生用),桂心(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白蘚皮(半兩),甘菊花(半兩),木香(半兩),巴豆(一分生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七丸。
治癱瘓風。手足不遂。心神煩悶。睡臥不安。宜服躑躅丸方。
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乾),天麻(一兩),羌活(一兩),漢防己(一兩),乾蠍(半兩微炒),白殭蠶(一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白附子(半兩炮裂),蟬殼(半兩),蜣螂(半兩去頭翅足微炒),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金箔(五十片),銀箔(五十片)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金銀箔硃砂。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癱瘓風。無問老少。手足不遂。及破傷風。並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桂心(一兩),獨活(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附子(一兩炮裂)天麻(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麝香(一分細研),香墨(半兩),牛黃(一分研入),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十丸。
治癱瘓風。此由營衛氣滯。經絡澀壅。致手足不遂。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二兩以童子小便浸三宿去皮臍薄切焙乾入諸藥),白殭蠶(半兩微炒),蛜𧌴(半兩半生半熟去足),白附子(半兩炮裂),當歸(半兩),天麻(半兩),萆薢(半兩),石斛(半兩去根銼),桂心(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天南星(半兩炮裂),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白頭翁(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羌活(三分),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天蓼實(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仙靈脾(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
白話文:
[治療癱瘓類疾病的各種藥方]
第一方:
將藿香(3份)、炮製過的白附子(3份)、炮製後去皮臍的附子(3份)、去蘆頭的人參(3份)、微炒過的乾蠍(3份)、天麻(3份)、炮製過的天南星(3份)、塗上酥油烤黃的虎脛骨(3份)、塗上酥油烤黃的敗龜甲(3份)、木香(3份)、搗碎炒乾的阿膠(3份)、微炒過的白殭蠶(3份)、去蘆頭的防風(3份)、研磨成細粉的牛黃(半兩)、研磨成細粉的麝香(半兩)、研磨成細粉的龍腦(半兩)、微炒過的酸棗仁(半兩)、研磨成細粉的琥珀(一兩)和膩粉(一兩)這些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
然後,再將這些藥粉與金石類藥物一同研磨均勻。之後,加入用麻黃煎煮的藥液調和,直到軟硬適中,再搗杵五六百下,製成如酸棗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拘時間,用溫酒嚼服一丸。
本方適用於治療癱瘓之症,症狀為肌肉鬆弛無力、手腳活動不便、說話困難、心神不寧。
第二方:
將生用和炮製後去皮臍的天雄(共一兩半,其中一半生用,一半炮製)、炮製過的天南星(半兩)、生用和炮製過的白附子(共半兩,一半生用,一半炮製)、用湯洗過七次去滑的半夏(半兩)、天麻(半兩)、生用的乾蠍(半兩)、羌活(半兩)、用酒浸泡後烤黃的白花蛇肉(一兩)、芎藭(半兩)、生用的白殭蠶(半兩)、桂心(半兩)、去蘆頭的防風(半兩)、白蘚皮(半兩)、甘菊花(半兩)、木香(半兩)、去皮心並用紙包壓去油脂的生巴豆(一分)、研磨成細粉的朱砂(一分)、研磨成細粉的雄黃(一分)、研磨成細粉的麝香(一分)這些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
將這些藥粉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杵二三百下,製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七丸。
本方適用於治療癱瘓之症,症狀為手腳活動不便、心煩意亂、睡眠不安。
第三方:
將用酒拌炒至乾的躑躅花(一兩)、天麻(一兩)、羌活(一兩)、漢防己(一兩)、微炒過的乾蠍(半兩)、微炒過的白殭蠶(一兩)、炮製過的天南星(半兩)、炮製過的白附子(半兩)、蟬殼(半兩)、去除頭翅足後微炒過的蜣螂(半兩)、研磨成細粉並用水漂洗過的朱砂(一兩)、金箔(五十片)和銀箔(五十片)這些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
將這些藥粉與金箔、銀箔和朱砂一同研磨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杵二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丸。
本方適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癱瘓,不論老少,症狀為手腳活動不便,以及破傷風。
第四方:
將炮製過的天南星(一兩)、桂心(一兩)、獨活(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的附子(一兩)、炮製過的白附子(一兩)、天麻(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去除根部的麻黃(二兩)、研磨成細粉的麝香(一分)、香墨(半兩)、研磨後加入的牛黃(一分)和搗碎炒乾的鹿角膠(一兩)這些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
將這些藥粉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杵二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拘時間,用豆淋酒送服十丸。
本方適用於治療癱瘓,這種癱瘓是由於營衛之氣阻滯、經絡運行不暢所導致的手腳活動不便。
第五方:
將用童子小便浸泡三晚後去皮臍並切薄片烤乾的川烏頭(二兩),再與其他藥材一起加入,包括:微炒過的白殭蠶(半兩)、一半生用一半煮熟後去足的蛜𧌴(半兩)、炮製過的白附子(半兩)、當歸(半兩)、天麻(半兩)、萆薢(半兩)、去除根部的石斛(半兩)、桂心(半兩)、去除根部的麻黃(一兩)、炮製過的天南星(半兩)、炮製後去皮臍的天雄(半兩)、白頭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皮尖並微炒過的郁李仁(一兩)、羌活(三分)、微炒過並去刺的白蒺藜(一兩)、天蓼實(一兩)、去蘆頭的防風(三分)和仙靈脾(一兩)這些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