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1)

1. 卷第二十

2. 治癱瘓風諸方

夫風者。分布八方。,長養萬物。是天地山川之風。溫涼寒暑之氣也。其不順四時。

賊邪之氣。傷於人者。則為毒風。故聖人云避風如避矢。今人觸犯不正之氣。多中風病者。是不避風邪毒氣也。夫癱瘓者。此皆由肝腎久虛。氣血不足。腠理䟽泄。風邪易侵。肝主於筋。腎主於骨。肝腎中風。筋骨緩弱。故名癱瘓也。其病。春夏得之難治。秋冬得之易療。春夏者。陽氣上騰。火力方盛。風火相同而王也。秋冬者。陽氣降下。火氣漸微。即易療也。其病手足舒緩。不能收攝。口角垂涎。言語謇澀。皮膚頑痹。步履難。是其候也。治攤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筋脈拘急。心神不安。言語謇澀。胸膈痰涎不利。宜

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赤箭(一兩),獨活(一兩),桂心(一兩),五加皮(一兩),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甘菊花(一兩),漢防己(一兩),羚羊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薏苡仁(二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癱瘓風。手足不遂。身體拘急。神思昏沉。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當歸(三分銼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澤瀉(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生地黃(一兩),白朮(一兩),山茱萸(一兩),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癱瘓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躁悶。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竹瀝(一中盞),荊瀝(一中盞),防風(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羌活(一兩)上件藥。細銼。以汁瀝等同煎至二中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癱瘓風。言語謇澀。手足不遂。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秦艽(一兩去苗),乾蠍(半兩微炒),白附子(半兩炮裂),獨活(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牛膝(一兩半去苗),羚羊角屑(一兩),天麻(一兩),黃耆(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茵芋(半兩),躑躅花(半兩酒浸炒令乾),白蘚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麝香(半兩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散。

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癱瘓風諸方

風,遍布四方,滋養萬物,是天地山川之風,溫、涼、寒、暑之氣的總稱。若不順應四時變化,則成為邪惡之氣,傷害人體,即為毒風。所以古人說要像躲避箭矢一樣躲避風寒。現代人多因觸犯不正之氣而中風,就是因為沒有躲避風邪毒氣的緣故。癱瘓,皆因肝腎長期虛弱,氣血不足,肌膚疏鬆,風邪容易入侵所致。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受風,筋骨就會鬆弛無力,故名癱瘓。此病,春夏發病難治,秋冬發病易治。春夏陽氣上升,火力正盛,風火交盛,病情加重;秋冬陽氣下降,火力減弱,則較易治療。其症狀表現為手腳無力,不能收縮,嘴角流涎,言語含糊不清,皮膚麻木,行走困難。

治療風寒導致的手足麻痺、肌肉僵硬、筋脈拘緊、心神不安、言語不清、胸膈痰涎阻塞等症,宜服用秦艽散:

秦艽(一兩,去苗)、赤箭(一兩)、獨活(一兩)、桂心(一兩)、五加皮(一兩)、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紅色汁液)、甘菊花(一兩)、漢防己(一兩)、羚羊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碎)、赤芍藥(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薏苡仁(二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側柏葉(一兩,炮製裂開,去皮和蒂)、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辰,溫服。

治療中風癱瘓,手足麻痺,身體拘緊,精神萎靡等症,宜服用防風散:

防風(三分,去蘆頭)、當歸(三分,銼碎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澤瀉(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皮和蒂)、生地黃(一兩)、白朮(一兩)、山茱萸(一兩)、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桂心(一兩)。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辰,稍溫服。忌食生冷、油膩、腥滑食物。

治療癱瘓,手足麻痺,言語不清,心神煩躁等症,宜服用生地黃飲子:

生地黃汁(一杯半)、竹瀝(一杯半)、荊瀝(一杯半)、防風(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製裂開,去皮和蒂)、羌活(一兩)。以上藥材,切碎,用生地黃汁、竹瀝、荊瀝等量煎至二杯半,去渣,不拘時辰,分三次溫服。

治療癱瘓,言語不清,手足麻痺等症,宜服用側子散:

側柏葉(一兩,炮製裂開,去皮和蒂)、秦艽(一兩,去苗)、全蝎(半兩,微炒)、白附子(半兩,炮製裂開)、獨活(一兩)、當歸(一兩,銼碎微炒)、牛膝(一兩半,去苗)、羚羊角屑(一兩)、天麻(一兩)、黃耆(一兩,銼碎)、人參(一兩,去蘆頭)、茵芋(半兩)、羊躑躅花(半兩,酒浸炒乾)、白蘚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麝香(半兩,研磨均勻)。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辰,溫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