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九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4)

1. 治風痹諸方

夫痹者。為風寒濕三氣。共合而成痹也。其狀。肌肉頑厚。或則疼痛。此由人體虛。腠理開。則受於風邪也。病在陽曰風。在陰曰痹。陰陽俱病曰風痹。其以春遇痹者。為筋痹。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肝也。其狀。夜臥則驚。飲食多。小便數。夏遇痹者為脈痹。則血脈不流。

令人萎黃。脈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心。其狀心下鼓氣。卒然逆喘不通。咽乾喜噫。仲夏遇痹為肌痹。肌痹不已。復遇邪者。則入於脾。其狀四肢懈惰。發咳嘔吐。秋遇痹者為皮痹。則皮膚無所知覺。皮痹不已。則入於肺。其狀氣奔喘痛。冬遇痹者為骨痹。骨重不可舉。

不遂而痛。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腎。其狀喜脹。診其脈大澀者為痹。脈來急者為痹。脈澀而緊者為痹也。

治中風痹。頭目昏悶。肢節疼痛。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赤茯苓(一兩),白朮(一兩),芎藭(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當歸(一兩銼微炒),麻黃(二兩去根節),乾薑(一兩半炮裂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獨活(一兩半),石膏(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痹。四肢懈惰。不能自舉。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桂心(一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秦艽(一兩去苗),茵芋(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痹。關節不利。手足頑麻。宜服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二兩湯(酒)浸炙微黃去皮骨〕,白附子(一兩炮裂),磁石(一兩燒酒淬七遍細研),天麻(半兩),狗脊(半兩去毛),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萆薢(半兩銼),白殭蠶(半兩微炒),細辛(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白朮(芷)(半兩),芎藭(半兩),白蘚皮(半兩),羌活(半兩),蔓荊子(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

入磁石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痹。手腳不仁。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漢防己(一兩),荊芥(一握),薏苡仁(二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酸棗仁(一兩),黃松節〔一(二)兩〕,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天麻(一兩半),道人頭(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療風濕各種方法]

風濕這種病症,是由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病發時,肌肉會變得僵硬厚重,可能伴有疼痛感。這主要是因為人體虛弱,毛孔開放,易受到風邪侵襲。病在體表的稱為風,深入體內的稱為濕,兩者都有的則稱為風濕。春天遇到風濕,會發展為筋風濕,若病情持續,再受到風邪影響,就會轉移到肝臟。病患會在夜間驚醒,食慾旺盛但頻尿。夏天遇到風濕,會成為脈風濕,導致血液不流通,讓人面色萎黃。若病情持續,再次受到風邪影響,就會轉移到心臟,病患會感到心悸,突然喘不過氣,咽喉乾燥且易打嗝。仲夏時節遇到風濕,會成為肌風濕,病情持續,再次受到風邪影響,就會轉移到脾臟,四肢無力,會咳嗽和嘔吐。秋天遇到風濕,會成為皮風濕,皮膚失去知覺。若病情持續,就會轉移到肺部,呼吸困難且胸痛。冬天遇到風濕,會成為骨風濕,骨骼沉重難以舉動,行動不便且疼痛。骨風濕若持續,再次受到風邪影響,就會轉移到腎臟,腹部容易脹氣。診斷時,脈搏大且遲鈍,或急促,或緊繃,都是風濕的徵兆。

治療中風濕,頭暈目眩,肢體疼痛,應服用細辛散方。

細辛、紅茯苓、白朮、芎藭、柴胡、當歸、麻黃、乾薑、附子、防風、獨活、石膏、甘草、桂心、杏仁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水煮薑片,待水剩下六分之時,去掉渣滓,無論何時,溫熱服用。

治療風濕,四肢無力,無法自行舉動,應服用麻黃散方。

麻黃、防風、附子、芎藭、桂心、黃芩、赤芍藥、人參、秦艽、茵芋、甘草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水煮薑片,待水剩下六分之時,去掉渣滓,無論何時,溫熱服用。

治療風濕,關節活動不便,手腳麻木,應服用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白附子、磁石、天麻、狗脊、側子、萆薢、白殭蠶、細辛、防風、白朮、芎藭、白蘚皮、羌活、蔓荊子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細粉,與磁石一同研磨均勻。

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一錢。

治療風濕,手腳無力,應服用羌活散方。

羌活、漢防己、荊芥、薏苡仁、防風、麻黃、酸棗仁、黃松節、附子、芎藭、天麻、道人頭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細粉。

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二錢。

治療風濕,身體無力,應服用獨活散方。

獨活、萆薢、防風、細辛、人參、乾薑、天雄、丹參、牛膝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細粉。

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二錢。

治療體虛受風,手腳無力,肢體乾燥,風濕麻木,應服用天麻丸方。

天麻、木香、人參、紅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芎藭、當歸、麻黃、烏蛇、白附子、龍腦、鹿角膠、甘菊花、生乾地黃、細辛、牛黃、麝香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

與蜂蜜混合,反覆搗搗五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十粒。

治療風寒侵入肌肉,氣血不通,肢體麻木,腰部背部被牽引,風濕疼痛,應服用蛜𧌴丸方。

蛜𧌴、虎脛骨、川烏頭、白蒺藜、安息香、檳榔、芎藭、狗脊、紅茯苓、白花蛇、肉桂、赤箭、枳實、防風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

與蜂蜜混合,反覆搗搗三二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薄荷湯或酒送服十粒。

治療風濕,手腳軟弱,無法伸展,應服用烏蛇丸方。

烏蛇、天南星、乾蠍、白附子、羌活、白殭蠶、麻黃、防風、桂心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細粉。

與蜂蜜混合,反覆搗搗三二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熱豆淋酒送服十粒。

治療風濕,營養不良,四肢疼痛,應服用羌活丸方。

羌活、天麻、附子、麻黃、蛜𧌴、桂心、烏蛇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

與蜂蜜混合,反覆搗搗三二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十粒。

另一個方法:

麻黃、桂心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細粉。用二升酒,慢火熬至粘稠。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熱酒送服一茶匙。頻繁服用,直到出汗為止。

另一個方法:

川烏頭、乾蠍各取一定份量,磨成粉末。與濃醋混合,熬成膏狀,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酒送服七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