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0)

1. 治風痱諸方

夫風痱之狀。身體無痛處。四肢不收。神智不亂。若時能言者即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也。

治風痱。身體不收。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漢防己(二兩),桂心(二兩),獨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細辛(一兩),芎藭(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黃芩(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當歸(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以汗出為度。

治風痱。四肢緩弱無力不收。煩悶語澀。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二兩),獨活(二兩),赤芍藥(二兩),赤茯苓(一兩),防風(二兩去蘆頭),當歸(二兩)石膏(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葛根(一兩銼),桂心(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漢防己(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白朮(一兩),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上件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言語不轉。四肢緩弱。上焦煩壅。心氣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赤芍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漢防己(一兩),桂心(一兩),白朮(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芎藭(一兩),川升麻(一兩),牛膝(一兩去苗),石膏(二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加皮(一兩),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心熱煩悶。四肢不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漢防己(一兩),秦艽(三分去苗),黃耆(半兩銼),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茯神(半兩),白朮(半兩),芎藭(半兩),遠志(半兩去心),石膏(一兩),川升麻(半兩),防風(三分去蘆頭),丹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天門冬(半兩去心),薏苡仁(半兩),羚羊角屑(三分),五加皮(半兩),生乾地黃(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地骨皮(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筋脈緩弱。言語謇澀。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川升麻〔半兩(一兩半)〕,桂心(一兩),枳殼〔一兩(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茯神(一兩),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去根節),葛根(一兩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酸棗仁(一兩),五加皮(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療風痱的各種方法]

所謂風痱的症狀,是身體沒有任何疼痛的地方,四肢無力無法活動,但神智還算清楚。如果還能說話,就還有治癒的希望;如果不能說話,就難以治療了。

治療風痱,身體無力不能活動,無法說話,迷糊不認得人,適合服用麻黃散。

麻黃(三兩,去除根部和節)、漢防己(二兩)、桂心(二兩)、獨活(一兩)、秦艽(一兩,去除苗)、細辛(一兩)、芎藭(一兩)、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黃芩(一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當歸(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後切碎)。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微加熱後頻繁服用,以出汗為止。

治療風痱,四肢軟弱無力,行動困難,煩躁不安,說話不流利,適合服用芎藭散。

芎藭(二兩)、獨活(二兩)、赤芍藥(二兩)、赤茯苓(一兩)、防風(二兩,去除蘆頭)、當歸(二兩)、石膏(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葛根(一兩,切碎)、桂心(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色後切碎)、漢防己(二兩)、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白朮(一兩)、磁石(二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紅色汁液)。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再加入生地黃汁半合,再次煎煮一兩沸。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風痱,說話不清楚,四肢軟弱無力,胸部煩悶堵塞,心氣不暢,適合服用葛根散。

葛根(一兩,切碎)、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赤芍藥(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黃芩(一兩)、漢防己(一兩)、桂心(一兩)、白朮(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獨活(一兩)、芎藭(一兩)、川升麻(一兩)、牛膝(一兩,去除苗)、石膏(二兩)、陳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焙乾)、五加皮(一兩)、羚羊角屑(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再加入淡竹瀝一合,再次煎煮一兩沸。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風痱,心裡煩熱,四肢麻木不仁,適合服用獨活散。

獨活(三分)、漢防己(一兩)、秦艽(三分,去除苗)、黃耆(半兩,切碎)、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去除蘆頭)、茯神(半兩)、白朮(半兩)、芎藭(半兩)、遠志(半兩,去除心)、石膏(一兩)、川升麻(半兩)、防風(三分,去除蘆頭)、丹參(半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後切碎)、天門冬(半兩,去除心)、薏苡仁(半兩)、羚羊角屑(三分)、五加皮(半兩)、生乾地黃(三分)、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地骨皮(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風痱,筋脈軟弱無力,說話困難,適合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一兩)、川升麻〔半兩(實為一兩半)〕、桂心(一兩)、枳殼〔一兩(實為一兩半),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茯神(一兩)、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葛根(一兩,切碎)、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當歸(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酸棗仁(一兩)、五加皮(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風痱,四肢軟弱無力,心神煩悶,無法說話,適合服用白蘚皮散。

白蘚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白芷(一兩)、白朮(一兩)、防風〔二(實為一)兩,去除蘆頭〕、葛根(一兩,切碎)、獨活(一兩)、漢防己(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茯神(一兩)、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色後切碎)、當歸(一兩,切碎後稍微炒)、石膏(三兩)、桂心(一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粗粉。

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生薑半兩,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風痱,四肢無力,說話不流利,無法轉動身體,適合服用天麻散。

天麻(二兩)、蟬殼(半兩)、阿膠(一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除心後焙乾)、薏苡仁(一兩)、獨活(二兩)、白蘚皮(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牛蒡子(一兩,稍微炒)、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色後切碎)、桑根白皮(一兩,切碎)。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細粉。

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風痱,突然不能說話,手腳無法自己活動的方子。

伏龍肝(三兩),將其搗碎磨成細粉。用一大盞新汲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澄清取上清液。每次服用,不拘時間,溫服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