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九 (8)
卷第十九 (8)
1. 治風癔諸方
夫風邪之氣。若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眼下鼻人中左右。有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而強直者。皆死也。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心神恍惚。不知人。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石膏(二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茯神(一兩),桂心(一兩),黃芩(一兩),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喉作聲。言語蹇澀。心胸不利。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三分),射干(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獨活(三分),細辛(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迷悶不識人。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白朮(一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漢防己〔一(半)兩〕,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服後有汗。宜避風為妙。
又方。
獨活(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二兩),羚羊角屑(一兩),茯神(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赤芍藥(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葛根(二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中作聲。舌強語澀。心膈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芎藭(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秦艽(一兩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赤箭(一兩微炒),天南星(一兩炮裂),蟬殼(半兩),獨活(一兩),茯神(一兩),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桑螵蛸(半兩微炒),乾蠍(半兩微炒),牛黃(一錢研入),硃砂(半兩細研),麝香(一錢細研)鉛霜(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末。
入研了藥。重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白話文:
風癇症的各種治療方法
風邪入侵,若先侵犯陰氣,導致五臟發病,症狀會突然發作,神志不清,喉嚨裡有咕嚕咕嚕的聲音,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出汗、身體無力。眼下、鼻樑、人中左右出現白色,可以治療;如果出現一黑一紅的唾液,則不可治療;不出汗,身體僵硬的,都會死亡。
治療風癇,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四肢拘緊,心神恍惚,神志不清的,應該服用麻黃散:
麻黃(二兩,去根節),石膏(二兩),當歸(一兩,銼碎微炒),川芎(一兩),甘草(半兩,炙烤微赤,銼碎),茯神(一兩),桂枝(一兩),黃芩(一兩),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至七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風癇,咽喉有聲響,言語遲鈍,胸悶不適的,應該服用桂枝散:
桂枝(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三分),射干(一兩),甘草(半兩,炙烤微赤,銼碎),獨活(三分),細辛(半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至七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風癇,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四肢拘緊,昏迷不省人事,應該服用防風散:
防風(一到二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白朮(一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桂枝(一兩),漢防己(半到一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烤微赤,銼碎),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皮臍),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服藥後出汗,應注意避風。
另一方:
獨活(二兩),甘草(一兩,炙烤微赤,銼碎),桂枝(二兩),羚羊角屑(一兩),茯神(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赤芍藥(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葛根(二兩,銼碎)。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風癇,咽喉有聲響,舌頭僵硬,言語遲鈍,心膈不適,應該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桂枝(一兩),川芎(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秦艽(一兩,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皮臍),赤箭(一兩,微炒),天南星(一兩,炮製裂開),蟬蛻(半兩),獨活(一兩),茯神(一兩),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桑螵蛸(半兩,微炒),全蠍(半兩,微炒),牛黃(一錢,研磨),硃砂(半兩,細研),麝香(一錢,細研),鉛丹(一分,研磨)。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細粉。將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調服一錢。
2. 治風痙諸方
夫風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此由風邪傷於太陽之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診其脈。如似弦直上下者。是風痙也。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不知人事。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一)兩〕,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獨活(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天麻(一兩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一中盞。煎至一盞五(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風痙。身體強直。口噤不能言。神思昏悶。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羌活(三分),桂心(半兩),黃芩(半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赤茯苓〔三(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三分)蔓荊子(半兩),酸棗仁(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衣覆汗出。避風。
治風痙搖頭口噤。身體強直。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細辛(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獨活(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薏苡仁(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腰背強直。不可轉側。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半),當歸(一兩銼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根節),桂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迷悶不識人。宜服白附子丸方。
白附子(一兩炮裂),白殭蠶(一兩微炒),膩粉(一分),天南星(三分炮裂),白花蛇〔一(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赤箭(二兩),麝香(一兩細研),白朮(半兩),羚羊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膩粉。研令勻。以糯米粥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治風痙。四肢強硬。口噤不開。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烏蛇〔二(一)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白殭蠶(三分微炒),乾蠍(三分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蟬殼(三分),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羌活(三分),細辛(三分),獨活(三分),麻黃(一兩半去根節),天南星(半兩炮裂),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
白話文:
治風痙諸方
風痙的症狀是口不能張開,背部僵硬挺直,像發作癲癇一樣。嚴重的病例,耳朵裡會有「策策」的疼痛聲,突然身體痙攣僵直,就會死亡。這是因為風邪侵犯太陽經,又遇到寒濕,才會導致痙攣。診斷脈象,如果脈象像弦一樣又直又緊,就是風痙。
治療風痙,口不能張開,身體僵硬挺直,不省人事,應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半兩、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獨活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天麻一兩半。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和酒各半盞,煎至五分(約三分之一盞),去渣,不限時間,分溫服兩次。
治療風痙,身體僵硬挺直,口不能張開說話,神志昏迷,應服用麻黃散。
麻黃三分(去根節)、羌活三分、桂心半兩、黃芩半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赤茯苓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芎藭三分、蔓荊子半兩、酸棗仁半兩。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水煎至五分,去渣,加入淡竹瀝一合,再煎一、兩沸,不限時間,溫服,蓋好被子讓患者出汗,注意避風。
治療風痙,搖頭,口不能張開,身體僵硬挺直,應服用當歸散。
當歸一兩(銼微炒)、細辛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獨活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薏苡仁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和酒各半盞,加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風痙,口不能張開,腰背僵硬挺直,不能翻身,應服用天麻散。
天麻一兩半、當歸一兩(銼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根節)、桂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和酒各半盞,加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風痙,口不能張開,身體僵硬挺直,神志不清,不認識人,應服用白附子丸。
白附子一兩(炮裂)、白殭蠶一兩(微炒)、膩粉一分、天南星三分(炮裂)、白花蛇二兩(酒浸炙至微黃,去皮骨)、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赤箭二兩、麝香一兩(細研)、白朮半兩、羚羊角屑三分。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加入研細的麝香和膩粉,研磨均勻,用糯米粥和藥末,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風痙,四肢僵硬,口不能張開,應服用天麻丸。
天麻一兩、烏蛇一兩(酒浸炙至微黃,去皮骨)、白殭蠶三分(微炒)、乾蠍三分(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碎)、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蟬殼三分、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羌活三分、細辛三分、獨活三分、麻黃一兩半(去根節)、天南星半兩(炮裂)、羚羊角屑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用煉蜜和藥末,反覆搗三百至五百杵,製成酸棗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一丸。
治療風痙,身體僵硬挺直,牙關緊閉,心神昏迷,應服用牛黃丸。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龍腦一分(細研)、白殭蠶半兩(微炒)、鹿角膠半兩(搗碎,炒至黃燥)、白花蛇二兩(酒浸炙至微黃,去皮骨)、白附子一兩(炮裂)、天麻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赤茯苓一兩、白芷一兩、羌活一兩、獨活一兩、蔓荊子、麻黃一兩(去根節)、漢防己一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藁本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乾蠍一兩(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加入研細的藥末,研磨均勻,用煉蜜和藥末,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