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2)

1. 中風論

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

2. 治中風失音不語諸方

夫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喉厭者。音聲之門戶也。舌者。聲之機。口者。聲之扇也。風寒客於喉厭之間。故卒然無音。皆由風邪所傷。故致失音不語也。又醉臥當風。令人失音也。

治中風失音不語。兩目不開。短氣欲死。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獨活(一兩),赤箭(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秦艽(半兩去苗),麻黃〔二(一)兩去根節〕,桂心(一兩),前胡(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氣厥無脈。手足拘急。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細辛,乾薑(一兩炮裂銼),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麥門冬〔一(三)兩去心〕,獨活(一兩),當歸(一兩),白朮(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宜服羌活飲子方。

羌活(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荊瀝(一大盞),竹瀝(一大盞),生地黃汁(一大盞)上件藥。細銼。以三味汁。煎諸藥至一大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四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昏沉。不識人。宜服竹瀝飲子方。

竹瀝(二合),荊瀝(二合),消梨汁(二合),陳醬汁〔三(半)合〕上件藥相和。微暖。細細灌口中。即瘥。

治中風失音不語。手足轉動不得。宜服荊瀝飲子方。

荊瀝(三合),生葛根汁(二合),蜜(一匙),竹瀝(三合)上件藥。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中風失音不語。煩熱頭痛。宜服烏金煎方。

黑豆(二升淨淘過),羌活(二兩),獨活(二兩),荊芥(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水五大盞。煮黑豆令爛。去豆取汁。入諸藥末。慢火煎十餘沸。次漸入無灰酒一升。煎為膏。盛於瓷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匙頭。

治中風失音不語。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羌活(二兩),防風(二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赤箭(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酸棗仁(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四肢強直。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秦艽(一兩去苗),荊芥穗(一兩),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葛根(一兩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關於喉嚨與聲音

喉嚨是氣息上下流通的通道。喉嚨的咽部是聲音發出的門戶。舌頭是聲音發出的機關,嘴巴則是聲音的擴散器。風寒侵襲喉嚨咽部之間,會突然造成失聲,這都是由於風邪所傷,導致失聲不能說話。另外,酒醉後睡在風中,也會導致失聲。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眼睛睜不開,呼吸急促,瀕臨死亡的藥方: 應該服用防風散。

  • 藥材:防風(一兩,去除蘆頭),羚羊角屑(一兩),獨活(一兩),赤箭(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秦艽(半兩,去除苗),麻黃(二兩,實際用一兩,去除根節),桂心(一兩),前胡(半兩,去除蘆頭),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氣逆無脈,手腳抽搐的藥方: 應該服用附子散。

  • 藥材: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細辛,乾薑(一兩,炮製後切碎),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桂心(一兩),麥門冬(一兩,實際用三兩,去除心),獨活(一兩),當歸(一兩),白朮(一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的藥方: 應該服用羌活飲子。

  • 藥材:羌活(一兩),人參(半兩,去除蘆頭),附子(半兩,炮製後去皮臍),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色,切碎),荊瀝(一大碗),竹瀝(一大碗),生地黃汁(一大碗)。
  • 用法:將藥材切碎,用荊瀝、竹瀝和生地黃汁煎煮藥材至一大碗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分四次溫服。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昏沉,不認識人的藥方: 應該服用竹瀝飲子。

  • 藥材:竹瀝(二合),荊瀝(二合),消梨汁(二合),陳醬汁(三合,實際用半合)。
  • 用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稍微加熱,慢慢地灌入口中,即可痊癒。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手腳不能動彈的藥方: 應該服用荊瀝飲子。

  • 藥材:荊瀝(三合),生葛根汁(二合),蜂蜜(一匙),竹瀝(三合)。
  • 用法: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不拘時間,溫服二合。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煩躁發熱,頭痛的藥方: 應該服用烏金煎。

  • 藥材:黑豆(二升,洗淨),羌活(二兩),獨活(二兩),荊芥(二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先用五大碗水煮黑豆至爛,去除豆子取汁,加入藥末,用小火煎煮十餘次沸騰,然後逐漸加入一升無灰酒,煎煮成膏狀。盛放在瓷器中,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半匙。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的藥方: 應該服用桂心散。

  • 藥材:桂心(一兩),羌活(二兩),防風(二兩,去除蘆頭),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赤箭(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酸棗仁(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加入一合竹瀝,再煎煮一兩次沸騰,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四肢僵硬的藥方: 應該服用獨活散。

  • 藥材:獨活(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桂心(半兩),秦艽(一兩,去除苗),荊芥穗(一兩),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葛根(一兩,切碎),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中風失音,不能說話,手腳不聽使喚的藥方: 應該服用天麻散。

  • 藥材:天麻(一兩),桂心(三分),附子(三分,炮製後去皮臍),麻黃(三分,去除根節),防風(半兩,去除蘆頭),當歸(半兩,切碎微炒),羌活(二分),獨活(三分),木香(半兩),細辛(半兩),芎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和酒各半中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中風筋脈拘急,腰背僵硬,失音不能說話的藥方: 應該服用此方。

  • 藥材:黑鉛(半兩),水銀(半兩,與鉛混合結成砂子後細研),天南星(半兩,炮製後),白附子(半兩,炮製後),犀角屑(半兩),硃砂(半兩,細研),牛黃(一分,細研)。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再研磨均勻,用軟米飯和成丸狀,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消梨汁送服五丸。

又一方:

  • 藥材:亂髮(一兩,燒成灰),桂心(一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每日四五次。

治療中風失音,立刻見效的藥方:

  • 藥材:桂心(一兩,搗碎)。
  • 用法:用兩大碗水煎煮至一碗,去除藥渣,不拘時間,分三次溫服。

又一方:

  • 藥材:大豆(一升,實際用二升,洗淨)。
  • 用法:用五升水煮至爛,去除豆子,熬取汁液至膏狀,少量含咽津液,頻繁服用有效。

又一方:

  • 藥材:豆豉
  • 用法:將豆豉煮取濃汁,放溫,慢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