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八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16)

1. 治熱病後脾胃虛不思飲食諸方

夫熱病毒氣盛時。心胸煩躁。多服冷藥。及過於轉瀉。或飲冷水過多。水停心下。傷於胃口。病折以後。熱勢既退。脾胃乃虛。不能摧伏五穀。故不思飲食也。

治熱病後。脾胃虛。不思飲食。脅下有氣。腹肚不調。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沉香(一兩),黃耆(半兩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疼痛。不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耆(三分銼),人參(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一兩),當歸(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宜服溫中和氣。丁香散方。

丁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半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冷痰滯。不思飲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柴胡(半兩去苗),草豆蔻(一分去皮),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令微黃),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微黃(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乏力。骨節煩疼。口苦舌乾。不思食飲。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一兩),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一分),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廿丸。

治熱病後。脾胃氣冷。不思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白話文:

治熱病後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的各種處方

高燒退後,由於之前心煩氣躁,服用太多寒涼藥物,或喝太多冷水導致脾胃受損,造成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因此不想吃東西。

針對熱病後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脅肋有脹氣,腹部不適的情況,可以使用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沉香(一兩)、黃耆(半兩,切碎)、厚朴(二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疼痛,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白朮散:

白朮(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耆(三分,切碎)、人參(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一兩)、當歸(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五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病後脾胃氣不和,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溫中和氣丁香散:

丁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木香(半兩)、訶黎勒(一兩,煨烤後取皮)、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五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病後脾胃氣虛,寒痰停滯,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茯苓散:

白茯苓(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柴胡(半兩,去苗)、草豆蔻(一分,去皮)、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膩)、枇杷葉(半兩,擦去絨毛,炙烤至微黃)、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微黃香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二到三枚,煎煮至五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乏力,關節疼痛,口苦舌乾,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黃耆散:

黃耆(一兩,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一兩,煨烤後取皮)、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白朮(一兩)、五味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五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病後脾胃虛寒,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人參丸: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五味子(一分)、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煮熟的大棗泥和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生薑湯送服。

針對熱病後脾胃氣虛,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以使用草豆蔻丸:

草豆蔻(一兩,去皮)、白朮(半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黃耆(三分,切碎)、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吳茱萸(一分,湯浸泡七遍,烘乾,微炒)、高良薑(半兩,切碎)、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麵糊和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粥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