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八 (1)
卷第十八 (1)
1. 卷第十八
2. 治熱病咳嗽諸方
夫熱病邪熱客於肺。則上焦煩壅。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浮。肺主於嗽。水氣乘之。故咳嗽也。
治熱病。壯熱咳嗽。頭痛心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川升麻(一兩),貝母(一兩半煨微黃),紫菀(一兩半洗去苗土),石膏〔二(一)兩半〕,麥門冬〔一(二)兩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地骨皮(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頭痛。咳嗽。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葛根(三分銼),柴胡(一兩去苗),貝母(三分煨微黃),川升麻(半兩),百合(半兩),梔子仁(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豉半合。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攻肺。咳嗽。喉中生瘡。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二兩切),川升麻(一兩),玄參(一兩),川大黃(一兩生用),柴胡(二兩去苗),貝母(一兩煨令微黃),麥門冬(一兩去心),百合(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分(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小匙。更煎一沸。放溫。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心肺煩熱。上氣咳嗽。不得睡臥。時時渴欲飲水。遍身浮腫。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麻黃(一兩去根節),知母(一兩煨令微黃),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桑根白皮(一兩半銼),赤茯苓(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漢防己(一兩),栝蔞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肺熱盛。小便赤黃。上氣咳嗽。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半),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通(一兩銼),麥門冬(三分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麻黃(半兩去根節),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黃芩(一兩),甜葶藶(三分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咳嗽。喘息促。不得睡臥。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木通(三分銼),天門冬(一兩去心),款冬花(一兩),紫蘇莖葉(一兩),皂莢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咳嗽不止。心胸煩悶。上氣喘促。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熱病咳嗽的各種治療方
熱病是因為邪熱侵入肺部,導致上焦氣機不暢,病人會想喝水。水停留在胃部下方,會使肺氣浮散。肺的主要功能是調節呼吸,當水氣侵犯時,就會引起咳嗽。
治療熱病,高燒咳嗽,頭痛胸悶: 使用前胡散。 藥材:前胡(1兩,去除蘆頭)、川升麻(1兩)、貝母(1兩半,煨至微黃)、紫菀(1兩半,洗淨泥土)、石膏(2兩半)、麥門冬(2兩,去除中心,焙乾)、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色,切碎)、地骨皮(1兩)、杏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炒至微黃)。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和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高燒,頭痛,咳嗽: 使用麥門冬散。 藥材:麥門冬(1兩半,去除中心,焙乾)、葛根(3分,切碎)、柴胡(1兩,去除苗)、貝母(3分,煨至微黃)、川升麻(半兩)、百合(半兩)、梔子仁(1分)、甘草(1分,炙烤至微赤色,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中盞水、半合豆豉和兩根蔥白,煎煮至剩下六成,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毒氣侵犯肺部,咳嗽,喉嚨長瘡: 使用生地黃飲子。 藥材:生地黃(2兩,切片)、川升麻(1兩)、玄參(1兩)、川大黃(1兩,生用)、柴胡(2兩,去除苗)、貝母(1兩,煨至微黃)、麥門冬(1兩,去除中心)、百合(1兩)、甘草(1兩,炙烤至微赤色,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細切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加入一小匙蜂蜜,再煮沸一下,放溫後不拘時間服用。
治療熱病,心肺煩熱,呼吸急促咳嗽,無法入睡,經常口渴想喝水,全身浮腫: 使用郁李仁散。 藥材:郁李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麻黃(1兩,去除根節)、知母(1兩,煨至微黃)、杏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炒至微黃)、桑白皮(1兩半,切碎)、赤茯苓(1兩)、豬苓(1兩,去除黑皮)、漢防己(1兩)、栝蔞子仁(1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心肺熱盛,小便赤黃,呼吸急促咳嗽: 使用百合散。 藥材:百合(1兩半)、杏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炒至微黃)、木通(1兩,切碎)、麥門冬(3分,去除中心)、甘草(3分,炙烤至微赤色,切碎)、麻黃(半兩,去除根節)、紫菀(半兩,洗淨泥土)、黃芩(1兩)、甜葶藶(3分,炒至紫色)。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咳嗽,喘息急促,無法入睡: 使用桑白皮散。 藥材:桑白皮(1兩,切碎)、木通(3分,切碎)、天門冬(1兩,去除中心)、款冬花(1兩)、紫蘇莖葉(1兩)、皂莢根皮(1兩,切碎)、川大黃(1兩,切碎微炒)、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色,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咳嗽不止,胸悶煩躁,呼吸急促: 使用麻黃散。 藥材:麻黃(3分,去除根節)、大麻仁(1兩)、前胡(3分,去除蘆頭)、桑白皮(1兩,切碎)、麥門冬(1兩半,去除中心,焙乾)、紫蘇子(3分)、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色,切碎)、杏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炒至微黃)。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八九天,胸悶喘促,咳嗽,坐臥不安: 使用杏仁散。 藥材:杏仁(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枳殼(半兩,用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大腹皮(半兩,切碎)、天門冬(1兩,去除中心)、款冬花(半兩)、川大黃(1兩,切碎微炒)、桑白皮(3分,切碎)、甘草(3分,炙烤至微赤色,切碎)、黃芩(1兩)、麻黃(3分,去除根節)。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和一小束燈心草,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胸中煩悶,咳嗽不止: 使用木通散。 藥材:木通(1兩,切碎)、梔子仁(3分)、川升麻(3分)、紫蘇莖葉(1兩)、杏仁(3分,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炒至微黃)、赤茯苓(1兩)、貝母(1兩,煨至微黃)、桑白皮(1兩,切碎)、枳殼(3分,用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