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七 (13)
卷第十七 (13)
1. 治熱病喘急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末。入郁李仁葶藶。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熱病。氣喘咳嗽。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黃牛酥(二兩),白蜜(半斤),生薑汁(二合)
上件藥。以酥拌杏仁。炒令黃熟。搗如膏。入蜜薑汁。同煎如稠餳。每服三錢。含咽津。不計時候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加入郁李仁和葶藶,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調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米粥或米湯送服十丸。
治療熱病引起的氣喘咳嗽,適合服用杏仁煎方。
杏仁(五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黃牛酥(二兩),白蜂蜜(半斤),生薑汁(二合)。
將以上藥材,先用黃牛酥拌杏仁,炒到黃色熟透,然後搗成膏狀。加入蜂蜜和生薑汁,一起煎煮,使其濃稠如麥芽糖。每次服用三錢,含在口中慢慢吞嚥津液,不限時間服用。
2. 治熱病發狂諸方
夫心者火也。心主於血。陽氣盛則血並於陽。熱邪攻於心絡。則心神煩亂。或詠或歌。或言或笑。精神不守。言語失常。驚悸不安。棄衣而走。此皆熱毒之氣。壅滯心胸。致令發狂也。
治熱病。伏熱在心。精神恍惚。發狂。不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茵陳(三分),茯神(二兩),赤芍藥(一兩),梔子仁(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生乾地黃(二兩),人參(一兩半去蘆頭),白蘚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壅熱發狂。心忪驚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遠志(半兩),秦艽(半兩去苗),地骨皮(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汗後。熱毒未盡。因有所驚。發熱癲狂。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龍齒(一兩),鐵粉(一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防風(半兩去蘆頭),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狂。心熱煩悶。多驚。不得臥睡。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三分),犀角屑(半兩),龍齒(一兩),川升麻(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玄參(半兩),甜甘根(一兩銼),黃芩(三分),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朴硝一錢。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盛發黃。皮膚如金色。小便赤澀。大便不通。口乾煩渴。悶亂髮狂。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半兩),黃藥(半兩),川朴硝(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羚羊角屑(半兩),土瓜根(半兩),梔子仁(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冷蜜水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熱病。已得汗。熱不解。腹滿脹痛。煩躁發狂。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黃芩(三分),赤芍藥(三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熱在臟。心神狂亂。壯熱煩躁。不得睡臥。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太陰玄精(半兩),牛黃(半兩),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天南星(半兩末生用),金箔(五十片),龍腦(一分),麝香(半兩),不灰木(一兩以牛糞火燒一炊時)
白話文:
治療熱病發狂的各種方法
心臟屬火,主導血液運行。當體內陽氣過盛時,血液會偏向陽性的一面。如果熱邪侵襲心臟的脈絡,就會導致心神煩亂,出現唱歌、說話、大笑等精神錯亂的行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甚至會驚恐不安,脫衣亂跑。這些都是因為熱毒之氣阻塞在心胸,最終導致發狂。
治療熱病,潛伏的熱邪在心,導致精神恍惚、發狂、無法入睡的狀況,應該服用犀角散:
配方:犀角屑(半兩)、茵陳(三分)、茯神(二兩)、赤芍藥(一兩)、梔子仁(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生地黃(二兩)、人參(一兩半,去蘆頭)、白鮮皮(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竹葉三到七片,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熱邪壅塞導致發狂、心悸不安,應該服用人參散:
配方:人參(三分,去蘆頭)、犀角屑(半兩)、炙甘草(半兩,稍微烤過)、黃芩(半兩)、遠志(半兩)、秦艽(半兩,去苗)、地骨皮(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中盞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加入竹瀝一合,攪拌均勻,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發汗後熱毒未完全清除,因受到驚嚇導致發熱癲狂,應該服用羚羊角散:
配方:羚羊角屑(半兩)、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龍齒(一兩)、鐵粉(一兩)、黃芩(半兩)、炙甘草(半兩,稍微烤過)、防風(半兩,去蘆頭)、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
製法: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成粗粉。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發狂,心熱煩悶、容易驚嚇、無法入睡,應該服用茯神散:
配方:茯神(三分)、犀角屑(半兩)、龍齒(一兩)、川升麻(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玄參(半兩)、甜甘草根(一兩,切碎)、黃芩(三分)、黃連(一兩,去鬚)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加入朴硝一錢、地黃汁一合,攪拌均勻,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全身發黃,皮膚像金色一樣,小便赤澀,大便不通,口乾煩渴、心煩意亂發狂,應該服用大青散:
配方:大青(半兩)、黃藥(半兩)、朴硝(半兩)、川大黃(半兩,切碎稍微炒過)、羚羊角屑(半兩)、土瓜根(半兩)、梔子仁(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炙甘草(半兩,稍微烤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不限時間,用冷的蜂蜜水調服二錢,以能排便為止。
治療熱病,已經出汗但熱沒有退,腹部脹滿疼痛、煩躁發狂,應該服用柴胡散:
配方:柴胡(一兩,去苗)、川大黃(三分,切碎稍微炒過)、黃芩(三分)、赤芍藥(三分)、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半夏(三分,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滑物質)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毒熱在內臟,導致心神狂亂、高熱煩躁、無法入睡,應該服用朱砂丸:
配方:朱砂(一兩,細研)、太陰玄精(半兩)、牛黃(半兩)、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天南星(半兩,磨成粉,生用)、金箔(五十片)、龍腦(一分)、麝香(半兩)、不灰木(一兩,用牛糞火燒一炊飯的時間)
製法: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用牛膽汁調和,製成櫻桃大小的藥丸。
用法:不限時間,用新打的井水嚼服一丸。
治療熱病,心神恍惚,情緒忽悲忽喜,發狂想要奔跑,應該服用鐵粉丸:
配方:鐵粉(半兩,細研)、牛黃(半兩,細研)、金箔(三十七片,細研)、銀箔(三十七片,細研)、麝香(一分,細研)、遠志(半兩,去心)、馬牙硝(三分,細研)、白殭蠶(一分,稍微炒過)、丹參(半兩)、茯神(半兩)、川升麻(半兩)、白附子(一分,炮裂)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製三五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熱病發狂、心神恍惚,應該服用牛黃丸:
配方:牛黃(半兩,細研)、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稍微烤過)、茯神(一兩)、石膏(一兩,細研)、川升麻(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玄參(三分)、生地黃(一兩)、鐵粉(一兩,細研)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不限時間,用荊芥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熱病,心氣熱盛,精神恍惚不定,發狂、出現幻覺,應該服用天竹黃丸:
配方:天竹黃(三分)、牛黃(一分,細研)、朱砂(三分,細研水飛過)、麝香(一分,細研)、黃連(一兩,去鬚)、鐵粉(一兩)、遠志(三分,去心)、甘菊花(半兩)、馬牙硝(半兩,細研)、龍齒(三分)、茯神(半兩)、龍腦(一分,細研)、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炙甘草(一分,稍微烤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製三二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不限時間,用荊芥湯或薄荷湯嚼服十丸。
治療熱病,熱毒侵襲心臟,胸悶煩躁、發狂:
配方:雞蛋清(兩個)、朴硝(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
用法:用新打的井水一小盞,攪拌均勻後一次性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