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七 (4)
卷第十七 (4)
1. 治熱病四日諸方
夫熱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者三陰之首也。三陽受病訖。傳入於陰。故毒氣入於胸膈。其病咽喉干。胸膈滿。故可吐而愈也。
治熱病四日。結胸滿痛壯熱。身體疼痛。宜服苦參散令吐方。
苦參(半兩銼),恆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二中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盡飲之。當吐即愈。未吐再服。
治熱病四日。咽喉干而腹滿。宜服瓜蒂散吐方。
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吐為度。
治熱病四日。壯熱。四肢沉重。吃食不下。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葛根(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石膏(一兩),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梔子仁(半兩),川朴硝(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毒氣內攻。身體疼痛。壯熱頭重。煩渴不止。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桂心(半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茵陳(一兩),細辛(半兩),柴胡(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發汗不瘥。身體壯熱。心膈煩悶。不得睡臥。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二兩銼),龍膽(半兩去蘆頭),大青(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麻黃(一兩去根節),葳蕤(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石膏(二兩),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頭痛胸滿。食即嘔逆。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葛根(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蘆根(一兩銼),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熱毒解後。時來時往。惡寒微熱。不能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知母(一兩),枳實(一兩麩炒令微黃),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梔子仁(一兩),檳榔(一兩),豉(三兩微炒變色),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熱病四日諸方
若熱病持續四日,是太陰經受病。太陰經為三陰經之首,三陽經受病之後,病邪會傳入陰經,因此毒氣入侵胸膈,症狀表現為咽喉乾燥、胸膈滿悶,此時可用吐法治療。
一、治熱病四日,胸部結實滿悶疼痛,高燒,全身疼痛者,宜服用苦參散以催吐:
苦參(半兩,切碎)、恆山(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取水二杯,煎煮至一杯,去渣,不拘時間,服用完畢,能吐則病癒,若未吐則再服。
二、治熱病四日,咽喉乾燥且腹部飽脹者,宜服用瓜蒂散催吐:
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以催吐為度。
三、治熱病四日,高燒,四肢沉重,食慾不振者,宜服用柴胡散:
柴胡(一兩,去苗)、葛根(一兩,切碎)、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石膏(一兩)、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梔子仁(半兩)、川朴硝(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鱉甲(一兩,塗醋炙至微黃,去邊緣)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四、治熱病四日,毒氣內侵,全身疼痛,高燒頭重,口渴不止者,宜服用麻黃散:
麻黃(一兩,去根節)、桂枝(半兩)、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茵陳(一兩)、細辛(半兩)、柴胡(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栝蔞根(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五、治熱病四日,發汗後症狀未癒,高燒,心膈煩悶,無法睡眠者,宜服用葛根散:
葛根(二兩,切碎)、龍膽(半兩,去蘆頭)、大青葉(半兩)、桂枝(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麻黃(一兩,去根節)、葳蕤(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石膏(二兩)、川升麻(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六、治熱病四日,頭痛胸悶,進食即嘔吐者,宜服用竹茹散:
竹茹(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葛根(一兩,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蘆根(一兩,切碎)、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取水一杯,加入粳米一百粒,生薑半片,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七、治熱病四日,熱毒已解,但症狀時好時壞,惡寒交替,食慾不振者,宜服用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知母(一兩)、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梔子仁(一兩)、檳榔(一兩)、豆豉(三兩,微炒至變色)、甘草(一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