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13)

1. 治時氣瘴疫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治時氣瘴疫。安息香丸方。

安息香(一兩),硃砂(半兩細研),硫黃(半兩細研),雄黃(一兩細研),阿魏(半兩),松脂(四兩),榴(柏)葉(四兩),蒼朮(四兩),白芷(三兩),干桃葉(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時以一丸燒於所居之處。仍亦宜用後方頻浴之。

治時氣瘴疫浴湯方。

桃枝葉(十兩),白芷(三兩),柏葉(五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兩。煎湯浴之。極良。

治時氣瘴疫。殺鬼虎頭丸方。

虎頭骨(二兩),硃砂(細研),雄黃(細研),雌黃(細研),鬼臼,皂莢,蕪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以絳囊盛一丸繫上。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每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治時氣瘴疫黃膏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乾薑(炮裂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以上各一兩),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細研。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盛之。初覺不安。便以熱酒服如梧桐子大一丸。未瘥。再服。又水調三丸熱炙手。以摩身體數百遍。並治賊風遊走皮膚。

治時氣瘴疫。骨熱煩悶。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二兩微炙),人參〔(一兩)去蘆頭〕,沙參(一兩去蘆頭),鬼臼(半兩去毛),苦參(半兩銼),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時氣瘴疫。宜服鬼臼丸方。

鬼臼(一兩去毛),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龍腦(一錢細研),麝香(一錢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丸。

治時氣瘴疫。闢除毒氣。宜用鬼箭羽丸方。

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去毛),赤小豆〔半分(合)炒熱〕,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豇豆大。如已患者。手掌中水調一丸。塗於口鼻上。又於空腹。溫水下一丸。如未染疾者。但塗口鼻。兼以皂囊盛一丸系肘後。亦宜時燒一丸。忌羊血。

治時氣瘴疫。雄黃散方。

雄黃(細研),雌黃(細研),白礬,鬼箭羽(各一兩),羚羊角屑(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雄黃等研令勻。以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門戶上。又月旦日。青布裹一錢。中庭燒之。闢瘴疫。病人亦燒一錢熏之。即瘥。

治時氣瘴疫。彈鬼丸方。

白話文:

第一方: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五顆。

第二方:安息香丸

安息香(一兩),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硫磺(半兩,研磨成細粉),雄黃(一兩,研磨成細粉),阿魏(半兩),松脂(四兩),榴樹葉或柏樹葉(四兩),蒼朮(四兩),白芷(三兩),曬乾的桃葉(三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彈珠一樣。時常取出一顆,在居住的地方燒。同時也適合頻繁使用後面的洗澡方。

第三方:洗澡方

桃樹枝葉(十兩),白芷(三兩),柏樹葉(五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取三兩,用水煎煮後洗澡,效果非常好。

第四方:殺鬼虎頭丸

虎頭骨(二兩),硃砂(研磨成細粉),雄黃(研磨成細粉),雌黃(研磨成細粉),鬼臼,皂莢,蕪荑(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彈珠一樣。用紅色的袋子裝一顆繫在身上,男性繫左邊,女性繫右邊。家中則懸掛在屋子的四個角落。每個月初一、十五的半夜,在中庭燒一顆。

第五方:黃膏

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細辛,乾薑(炮製後切碎),川椒(去除籽和閉口不開的,稍微炒過去除汗水),桂心(以上各一兩),巴豆(三十枚,去除皮和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浸泡一晚,撈出後用十二月的豬油二斤煎煮,反覆三次煮沸、三次冷卻後過濾去除殘渣,裝在密封的容器中。剛感到不舒服時,就用熱酒送服一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另外用水調和三丸,用手掌搓熱後在身體上摩擦數百遍,也能治療賊風和皮膚遊走等病症。

第六方:獺肝丸

獺肝(二兩,稍微烤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沙參(一兩,去除蘆頭),鬼臼(半兩,去除毛),苦參(半兩,切碎),甘草(三兩,烤到稍微變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二十顆。

第七方:鬼臼丸

鬼臼(一兩,去除毛),雄黃(一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處理),龍腦(一錢,研磨成細粉),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處理),甘草(半兩,烤到稍微變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人參湯送服十顆。

第八方:鬼箭羽丸

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去除毛),赤小豆(半份,炒熱),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處理),雄黃(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處理)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豇豆一樣。如果已經生病,就用水調和一顆塗在口鼻上。然後空腹用溫水送服一顆。如果還沒生病,就只塗在口鼻上,並用布袋裝一顆繫在手肘後。也適合時常燒一顆。忌吃羊血。

第九方:雄黃散

雄黃(研磨成細粉),雌黃(研磨成細粉),白礬,鬼箭羽(各一兩),羚羊角屑(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細散,加入雄黃等研磨均勻。用紅色的三角形袋子裝一兩,帶在胸前,或放在門上。另外,每個月初一,用青布包裹一錢,在中庭燒,可驅除瘴疫。病人也可以燒一錢熏,就會好轉。

第十方:彈鬼丸(此方未說明藥材內容,僅有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