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12)
卷第十六 (12)
1. 治時氣瘴疫諸方
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宜服茵陳散方。
子芩(一兩半),秦艽(二兩去苗),知母(二兩),大青(一兩),赤芍藥(一兩),川芒硝(二兩)土瓜根(二兩),川大黃〔三(二)兩銼碎微炒〕,茵陳(二兩),黃連(一兩半去須),梔子仁(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三錢。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一碗。腹中稍覺轉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瘥。
治時氣瘴疫闢毒。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二兩細研),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細辛〔一(半)兩〕,躑躅花(半兩酒拌炒令乾),乾薑(半兩炮裂銼),白朮(半兩),栝蔞根(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厚覆汗出瘥。
治時氣瘴疫。老君神明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平旦。以新汲水調下三錢。若已得病三日向上者。即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頓服。衣覆取汗瘥。
治時氣瘴疫赤散方。
牡丹(二兩),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細辛,乾薑(炮裂銼),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真珠,躑躅花(醋拌炒令乾)(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初覺頭強惡寒。便以少許內鼻中吸之。取嚏為候。相次以溫酒服二錢。厚覆取汗愈。
治時氣瘴疫。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用雄黃丸方。
雄黃(五兩細研),硃砂(五兩細研),雌黃(五兩細研),蒼朮(一兩),虎頭骨(一兩),鬼督郵(一兩),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馬蹄(一兩),川烏頭(一兩),天雄(一兩半),蕪荑(一兩),菖蒲(一兩),皂莢(一兩),芎藭(一兩),麝香(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蜜蠟一斤。青羊脂三兩。和丸如彈子大。晨昏燒一丸。去厲鬼闢氣毒。以絳袋子盛一丸帶之。及懸於門戶上。
治時氣瘴疫殺鬼丸方。
虎頭骨,硃砂(細研),珍珠末,雄黃(細研),曾青(細研),鬼臼,皂莢,桔梗(去蘆頭)芎藭,蕪荑,白朮,白芷,鬼箭羽,鬼督郵,藜蘆(去蘆頭),菖蒲,女青(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囊帶一丸。
治時氣瘴疫百病。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桂心,羚羊角屑,牛黃(細研),鬼臼,附子(炮裂去皮臍),獺肝(微炙),麝香(細研),真珠末,雄黃(細研水飛過),硃砂(細研水飛這)〔各三(半)兩〕,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蜈蚣(二條微炙),射罔(一分),貝齒(二兩)
白話文:
治時氣瘴疫諸方
治療時疫、瘴氣等疾病。頭痛發熱、心煩意燥如火燒,面色發黃發黑,四肢沉重,無法安睡,宜服用茵陳散。
配方:子芩(一兩半)、秦艽(二兩,去苗)、知母(二兩)、大青葉(一兩)、赤芍藥(一兩)、芒硝(二兩)、土瓜根(二兩)、大黃(二兩,銼碎微炒)、茵陳(二兩)、黃連(一兩半,去須)、梔子仁(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不限時間服用,每次用新汲取的清水沖服三錢,服用後立即喝半碗白粥,再喝一碗蔥茶。待腹中感覺蠕動,腹瀉,額頭微潤,則用衣物蓋住身體,使其出汗,汗出則病癒。
治療時疫、瘴氣,驅除毒邪,宜服用硃砂散。
配方:硃砂(二兩,細研)、川烏頭(二兩,炮製去皮、臍)、細辛(半兩)、躑躅花(半兩,用酒拌炒至乾燥)、乾薑(半兩,炮製、銼碎)、白朮(半兩)、栝蔞根(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不限時間服用,每次用溫酒沖服二錢,蓋好被子,出汗則病癒。
治療時疫、瘴氣,老君神明白朮散。
配方:白朮(一兩)、附子(半兩,炮製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製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清晨服用,每次用新汲取的清水沖服三錢。若發病已三日以上,則用一大碗水煎至五分,一次服用,蓋好被子,出汗則病癒。
治療時疫、瘴氣赤散。
配方:牡丹皮(二兩)、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至微黃,去子)、細辛、乾薑(炮製、銼碎)、附子(炮製去皮、臍)、桂枝、珍珠、躑躅花(用醋拌炒至乾燥)(以上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初覺頭昏惡寒時,取少量藥粉吸入鼻中,使其打噴嚏。然後用溫酒沖服二錢,蓋好被子,出汗則病癒。
治療時疫、瘴氣,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服用雄黃丸。
配方:雄黃(五兩,細研)、硃砂(五兩,細研)、雌黃(五兩,細研)、蒼朮(一兩)、虎骨(一兩)、鬼督郵(一兩)、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羚羊角屑(一兩)、馬蹄(一兩)、川烏頭(一兩)、天雄(一兩半)、蕪荑(一兩)、菖蒲(一兩)、皂莢(一兩)、川芎(一兩)、麝香(一兩,細研)。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混合均勻,用蜂蜜一斤、羊脂三兩和成丸子,如彈子大小。
用法:早晨和晚上各服用一丸,以驅除鬼魅、闢除毒氣。也可以用紅布袋裝一丸隨身攜帶,或懸掛在門戶上。
治療時疫、瘴氣殺鬼丸。
配方:虎骨、硃砂(細研)、珍珠末、雄黃(細研)、銅綠(細研)、鬼臼、皂莢、桔梗(去蘆頭)、川芎、蕪荑、白朮、白芷、鬼箭羽、鬼督郵、藜蘆(去蘆頭)、菖蒲、女青(以上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細過篩,混合均勻,用煉蜜和成丸子,如彈子大小。
用法:男性佩戴在左側,女性佩戴在右側。
治療時疫、瘴氣以及各種疾病,宜服用犀角丸。
配方:犀角屑、桂枝、羚羊角屑、牛黃(細研)、鬼臼、附子(炮製去皮、臍)、獺肝(微炙)、麝香(細研)、珍珠末、雄黃(細研,水飛過)、硃砂(細研,水飛過)(以上各三兩半)、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碎,用紙包好壓榨去油)、蜈蚣(二條,微炙)、射罔(一分)、貝齒(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