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3)

1. 治咽喉不利諸方

夫臟腑冷熱不調。氣行上下。哽澀結搏於喉間。吞吐不利。或寒或壅。故咽喉不利也。

治心胸氣澀。咽喉噎塞。妨悶不利。宜服木通散方。

白話文:

臟腑冷熱不調,氣機阻塞於喉間,導致吞咽不利。 此方用於治療因氣阻塞引起的咽喉不適。

木通(一兩銼),赤茯苓(一兩),羚羊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半),馬藺花(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木通(15克,切碎),茯苓(15克),羚羊角粉(15克),升麻(22.5克),馬藺花(7.5克),前胡(15克,去除蘆頭),桑白皮(15克,切碎),大黃(15克,切碎,略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毒氣所攻。氣息不利。心胸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將藥研粗末,每次服用五錢,水煎後服用。 治療因咽喉毒氣攻擊引起的胸悶和咽喉不適。

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木通〔三(一)兩銼〕,射干(一兩),前胡(一兩半去蘆頭),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1 兩),川升麻(1 兩),木通(3 兩,切成細條),射干(1 兩),前胡(1.5 兩,去除蘆頭),川大黃(一分,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更入朴硝末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毒。咽喉不利。腫痛煩熱。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末。

每次服用二錢(約6克)。

加入一中盞(約150毫升)水和七片竹葉。

煎煮至液體減少到六分之一。

過濾掉藥渣。

再加入朴硝末一錢(約3克)。

攪拌均勻。

不限時間,溫熱服下。

生乾地黃(一兩半),雞蘇苗(三分),赤茯苓(三分),射干(三分),犀角屑(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玄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生乾地黃(60克) 雞蘇苗(9克) 赤茯苓(9克) 射干(9克) 犀角屑(9克) 麥門冬(60克,去心焙乾) 玄參(30克) 炙甘草(15克,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熱。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利咽喉。龍腦丸方。

白話文:

將藥研粗末,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用,加入竹葉同煎。 治療脾肺壅熱引起的咽喉不適,通利津液。

龍腦(一錢細研),牛黃(一錢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赤茯苓(一兩),羚羊角屑(半兩),犀角屑(半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話文:

龍腦(1錢,磨成細粉),牛黃(1錢,磨成細粉),硃砂(半兩,磨成細粉,用水飛過),赤茯苓(1兩),羚羊角粉(半兩),犀牛角粉(半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咽喉風熱不利。疼痛。咽乾舌澀。宜服射干煎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放入研磨好的藥物中,混合均勻。用蜂蜜煉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 10 粒。

射干(一兩),川升麻(一兩),犀角屑(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射干(10克),川升麻(10克),犀角粉(10克),當歸(10克),杏仁(10克,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和麩皮,微炒至微黃),炙甘草(5克,微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半斤。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入白蜜四兩。攪令勻。以瓷合盛。每取杏子大。綿裹含咽津。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前述藥物搗碎成細末,加入半斤豬油,用小火煎製,反覆煎熬三次後,去除渣滓。加入四兩白蜜,攪拌均勻。放入瓷盒中保存。每次取一團,大小如杏仁,用棉布包住,含在口中,慢慢嚥下藥液。以感到喉嚨有滑潤感為度。

治上焦壅滯。風冷傷肺。氣道痞塞。咽喉不利。宜服含化杏仁丸方。

白話文:

治療上焦壅滯,風寒傷肺,導致氣道阻塞和咽喉不適。 含化杏仁丸方,使用杏仁等藥材調配。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射干〔二(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

白話文:

杏仁: 一兩,浸泡後去皮尖,炒成雙仁麩,炒至微黃。 射干: 二兩(或一兩)。 人參: 一兩,去除蘆頭。 附子: 半兩,炮裂後去除皮臍。 桂心: 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以新綿裹一丸。含咽津。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同雞頭。用新的棉花包裹一丸,含在嘴裡並用唾液潤濕。以吞下為準。

又方。

隨所患左右。刺手小指甲。令血出。效。

治咽喉不利。腫塞。氣道不通。宜用此方。

上以生艾葉搗爛。敷腫上。隨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搗汁敷之亦佳。

白話文:

隨病情左右刺手指小指甲,令其出血,治療咽喉腫痛。 另用艾葉敷腫處,即可消腫。

2. 治咽喉風毒腫痛諸方

夫咽喉者。氣液之通流。肺脾之道路。呼吸出入。水穀往來。莫不自於咽喉也。若陰陽不調。肺脾壅滯。風邪搏於經絡。伏留於上焦。攻注咽喉。結聚腫痛。故名風腫也。

白話文:

咽喉是氣體和液體流通的地方,也是肺和脾臟的通道。呼吸、飲食的出入,都必須經過咽喉。如果陰陽不調和,肺脾有瘀阻,風邪侵襲經絡,停留在上焦,攻擊咽喉,導致結塊腫痛,這就是所謂的「風腫」。

治咽喉腫痛。皆因熱在於肺脾。邪毒壅滯。心胸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治療咽喉腫痛,皆因熱毒壅滯於肺脾,導致心胸不適。 犀角散方,使用犀角等藥材調配。

犀角屑(一兩),射干(二兩),赤芍藥(一兩),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三兩炙微赤銼),梔子仁(半兩),川升麻(一兩半),漢防己〔二(一)兩〕

白話文:

犀牛角粉(6克),射干(12克),赤芍藥(6克),杏仁(12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羚羊角粉(6克),甘草(18克,炙烤微赤後切碎),梔子仁(3克),川升麻(9克),漢防己(12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半合。同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宜服射干散方。

白話文:

將藥研粗末,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用。 治療風毒攻擊咽喉,導致腫痛和吞咽困難。

射干(一兩),赤芍藥(一兩),川升麻(二兩),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牛蒡子(一兩),楓香(一兩),葛根(二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射干(50克),紅芍藥(50克),川升麻(100克),杏仁(75克,水煮去皮尖雙仁,炒至微黃),牛蒡子(50克),楓香(50克),葛根(100克,切碎),麻黃(50克,去根節),甘草(100克,炙烤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風毒。腫塞疼痛。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藥研粗末,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用。 治療因風毒引起的咽喉腫塞疼痛。

牛黃(一兩微炒),龍腦(一分細研),真珠末(三分),金箔(五十片),鉛霜(一分),犀角末(三分),太陰玄精(三兩燒熟)

白話文:

牛黃(一兩,略微炒一下) 龍腦(一分,細細研磨) 珍珠粉(三分) 金箔(五十片) 鉛粉(一分) 犀牛角粉(三分) 龜板膠(三兩,燒熟)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以新汲水各半盞。調下一錢。日五七服。若干含半錢。咽津亦得。

治咽喉風毒。及急喉閉腫痛。下湯飲不得。宜用龍腦丸方。

白話文:

將藥研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以清水調服,每日服用五到七次。 治療風毒引起的急性喉嚨腫痛,甚至無法吞咽食物。

龍腦(半兩),硃砂(半兩),牛黃(半兩),硇砂(半兩),麝香(一錢),馬牙硝(一分)

白話文:

龍腦(30 克),硃砂(30 克),牛黃(30 克),硇砂(30 克),麝香(3 克),馬牙硝(1.5 克)

上件藥。都細研。用大羊膽一枚。取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鋪於紙上令乾。收於瓷器中。如患者。將一丸擘為兩片。安在兩邊鼻內。良久。吐出惡物。即瘥。

治咽喉風毒腫痛。煩熱不止。四肢不利。宜服含化馬牙硝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都細細研磨成粉末。再取一個羊膽,取其汁液調和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將丸子鋪在紙上晾乾,收納在瓷器容器中。

如果有人患有鼻炎,取出一丸藥,掰成兩半,分別塞入左右鼻孔中。過一會兒,會吐出一些黏液。吐出黏液後,鼻炎就會痊癒了。

馬牙硝(三分細研),犀角屑(一分),川升麻(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真珠末(一分),黃藥(一分),硼砂(一分細研),牛黃(半兩細研)

白話文:

馬牙硝(研磨成細粉,三分) 犀角粉末(一分) 川升麻(半兩) 甘草(烤至微紅,搗碎,一分) 真珠粉(一分) 黃柏(一分) 硼砂(研磨成細粉,一分) 牛黃(研磨成細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脾風毒上攻。咽喉腫熱不通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將研磨好的藥材放入,並均勻混合。用蜂蜜煉製成丸狀,大小如同雞頭。每次服用一丸,含化後吞下藥液。

射干〔一(二)兩〕,川升麻(一兩半),木通(一兩),羚羊角屑(一兩),赤芍藥(一兩),薔薇根(二兩),艾葉(半分),豬膏(二斤),生地黃汁(三合)

白話文:

  • 射干:1-2 兩
  • 川升麻:1.5 兩
  • 木通:1 兩
  • 羚羊角屑:1 兩
  • 赤芍藥:1 兩
  • 薔薇根:2 兩
  • 艾葉:0.5 兩
  • 豬油:2 斤
  • 生地黃汁:3 合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醋一升。淹漬一宿。納地黃汁豬膏中。微火煎取。醋盡膏不鳴為度。去滓。用薄綿裹。如杏核大。含咽津甚良。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紗布包起來。用一升醋浸泡一夜。將地黃汁和豬油混合,用小火煎熬,直到醋汁揮發完畢,豬油不再發出聲響。過濾掉藥渣。用薄紗包起來,大小如杏仁核。含著它,讓唾液慢慢溶解,對治療喉嚨不適有很好效果。

治風毒攻咽喉。及頭面腫痛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以雞子黃拌和。搗令乳入敷之。帛裹。干即易之。日七八度瘥。

白話文:

將杏仁三兩,用溫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取雙仁。

將杏仁雙仁與雞蛋黃混合,搗碎至呈乳狀。用布包裹後敷在患處。敷料乾燥後即更換。一天敷藥七、八次,直到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