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5)
卷第十六 (5)
1. 治時氣餘熱不退諸方
治時氣餘熱不解。頭重。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二(一)兩〕,豉(二合),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經十數日。餘熱不解。或時發寒熱。宜服此方。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作有時。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一兩),柴胡〔一(三)分去苗〕,地骨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三(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歇不定。大便秘澀。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柴胡(去苗),黃芩,黃連(去須),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苗),龍膽(去蘆頭),赤芍藥,大麻仁(別杵如膏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食飲。柴胡丸方。
柴胡(去苗),桔梗(去蘆頭),子芩,赤芍藥,黃耆(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鱉甲(塗醋炙微黃去裙襴),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牛蒡根搗絞取汁。每服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白話文:
治療時疫病後餘熱不退的各種方劑
治療時疫病後餘熱未消,頭部沉重: 應該服用葛根散。
葛根(一兩,切碎)、赤芍藥(一兩)、黃芩〔二(一)兩〕、豆豉(二合)、梔子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疫病後十幾天,餘熱不退,有時發冷發熱: 應該服用此方。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除根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疫病後餘熱不退,發作時間不定: 應該服用栝蔞根散。
栝蔞根(一兩)、柴胡〔一(三)分,去除根苗〕、地骨皮(一兩)、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部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三(半)合,再稍微煎煮一兩次沸騰即可。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疫病後餘熱不退,發作不定,大便乾結難解: 應該服用大黃丸。
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柴胡(去除根苗)、黃芩、黃連(去除鬚根)、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除根苗)、龍膽(去除蘆頭)、赤芍藥、大麻仁(另外搗成膏狀,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竹葉湯送服三十丸,以通便為度。
治療時疫病後餘熱不退,煩躁口渴,四肢無力,不能進食: 服用柴胡丸。
柴胡(去除根苗)、桔梗(去除蘆頭)、黃芩、赤芍藥、黃耆(切碎)、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鱉甲(塗上醋炙烤至微黃色,去除邊緣部分)、人參(去除蘆頭)(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又一方法:
取牛蒡根搗碎絞汁,每次服用,不拘時間,服一小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