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4)
卷第十六 (4)
1. 治時氣餘熱不退諸方
夫時氣病。其人或未發汗吐下。或經服藥以後。而脈洪大實數。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熱故也。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渴躁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犀角屑,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銼),黃芩,柴胡(去苗),白蘚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心膈時發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犀角屑,竹茹,黃芩,石膏,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硝,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五七日。頭痛。餘熱不解。宜服解肌散方。
葛根(一兩銼),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三五日。餘熱不解。心躁煩渴。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川升麻〔二(三)分〕,鉤藤(一兩),地骨皮(三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煩躁渴。表實裡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身體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膈壅悶。四肢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梔子仁(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又方。
大青(三分銼去根),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黃芩(三分),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白話文:
時氣病(流行性疾病)的餘熱不退的各種治療方法
如果得了時氣病,病人可能沒有發汗、嘔吐或瀉下,或者在服藥後,脈搏仍然洪大有力且跳動快速,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困難,有時會感到煩躁或口渴,面色發紅。這是因為體內臟腑有積熱的緣故。
治療時氣病餘熱不退,出現口渴、煩躁不安的症狀,應該服用大黃散。
藥方包含:炒過的川大黃(切碎),梔子仁,犀角屑,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鬚),地骨皮,炙過的甘草(切碎),黃芩,柴胡(去苗),白蘚皮(每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不退,心胸時常煩躁不安的症狀,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藥方包含:麥門冬(去心),犀角屑,竹茹,黃芩,石膏,炒過的川大黃(切碎),川朴硝,炙過的甘草(切碎)(每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五到七天後,頭痛,餘熱未解的症狀,應該服用解肌散。
藥方包含:葛根(切碎,一兩),柴胡(去苗,一兩),麻黃(去根節,三分),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炙過的甘草(切碎,半兩),桂心(半兩),石膏(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加入少許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三到五天後,餘熱未解,心煩口渴的症狀,應該服用知母散。
藥方包含:知母(三分),川升麻(二或三分),鉤藤(一兩),地骨皮(三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去心,三分),石膏(一兩),炙過的甘草(切碎,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加入竹葉數片,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未解,心煩口渴,表證已解而內裡虛弱的症狀,應該服用犀角散。
藥方包含:犀角屑(一兩),葛根(切碎,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黃芩(三分),炙過的甘草(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杯,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未解,身體疼痛的症狀,應該服用麻黃散。
藥方包含:麻黃(去根節,三分),柴胡(去苗,一兩),赤茯苓(三分),地骨皮(三分),人參(去蘆頭,一兩),赤芍藥(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杯,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
治療時氣病餘熱未解,心胸鬱悶,四肢煩熱的症狀,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藥方包含:麥門冬(去心,一兩半),梔子仁(三分),炒過的枳殼(去瓤,三分),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炙過的甘草(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加入竹葉數片,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另一個藥方。
藥方包含:大青(切碎去根,三分),炒過的枳殼(去瓤,三分),炙過的甘草(切碎,一分),川升麻(一兩),黃芩(三分),川朴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未解,頭部沉重的症狀,應該服用葛根散。
藥方包含:葛根(切碎,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或二兩),豆豉(二合),梔子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經過十幾天,餘熱未解,有時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應該服用這個藥方。
藥方包含:葳蕤(一兩),柴胡(去苗,一兩),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炙過的甘草(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杯,加入少許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不退,時常發作的症狀,應該服用栝蔞根散。
藥方包含:栝蔞根(一兩),柴胡(去苗,一或三分),地骨皮(一兩),炒過的枳殼(去瓤,半兩),赤茯苓(一兩),醋炙黃的鱉甲(去邊緣,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杯,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少許,再煎煮一下,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時氣病餘熱不退,發作不定,大便乾結不通暢的症狀,應該服用大黃丸。
藥方包含:炒過的川大黃(切碎,二兩),柴胡(去苗),黃芩,黃連(去鬚),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苗),龍膽(去蘆頭),赤芍藥,大麻仁(搗成膏狀,每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竹葉湯送服三十丸,以大便順暢為度。
治療時氣病餘熱不退,煩躁口渴,四肢無力,不能進食的症狀,服用柴胡丸。
藥方包含:柴胡(去苗),桔梗(去蘆頭),子芩,赤芍藥,黃耆(切碎),炒過的枳殼(去瓤),醋炙黃的鱉甲(去邊緣),人參(去蘆頭)(每樣各一兩),炙過的甘草(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開水送服三十丸。
另一個藥方。
用牛蒡根搗爛絞汁,每次服用,不拘時間,服用一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