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1)
卷第十六 (1)
1. 卷第十六
2. 治時氣煩躁諸方
夫時氣病煩躁者。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躁也。其毒氣在於心。而煩躁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人胃內有燥結。而煩躁者。或則謬語。時繞臍痛。其腹脹滿。皆當察其證候而治之也。
治時氣表裡未解。煩躁不可忍者。宜服竹葉湯方。
竹葉(二兩),石膏(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生薑(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目煩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川升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木通(一兩銼),白蘚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檳榔(一兩),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表裡如火。煩躁欲死。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寒水石(半兩),川芒硝(半兩),石膏(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葛根(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治時氣煩躁。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
麻黃(去根節),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桂心,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患者先以生熟湯浴後。以暖水調下二錢。厚蓋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時氣頭痛。壯熱不解。心神煩躁。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梔子仁(半兩銼),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半合。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不解。心神煩悶。毒氣在胸膈。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二兩銼),黃芩(一兩),川升麻(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當吐為效。
治時氣已五六日。心神煩躁不解方。
竹瀝(半小盞),新汲水(半小盞)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頻服。
又方。
大地龍(二條破腸去泥細切)
上以小便一中盞。煮令熟。去滓。不計時服。溫服。
又方。
雞子清(一枚),芒硝末(一錢)
上件藥。都以新汲水半盞。調服。
白話文:
治時氣煩躁諸方
因時節氣候導致煩躁的疾病,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所以身體發熱而煩躁。這種病邪在心臟,導致煩躁,則讓人胸悶想吐。如果胃裡有燥熱積結而煩躁,則可能胡言亂語,時常繞著肚臍痛,腹部脹滿,都應該仔細觀察症狀來治療。
治時氣表裡症狀未解,煩躁難忍者,宜服竹葉湯:
竹葉(二兩)、石膏(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乾)、生薑(半兩)。
以上藥材,都細細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時氣頭目煩痛,心神躁動不安,大小便不利者,宜服犀角散:
犀角屑(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川升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木通(一兩,銼碎)、白蘚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檳榔(一兩)、川芒硝(二兩)。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錢,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時氣表裡症狀如火灼般,煩躁欲死者,宜服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寒水石(半兩)、川芒硝(半兩)、石膏(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葛根(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新汲取的清水調服。
治時氣煩躁,頭痛發熱者,宜服水解散:
麻黃(去根節)、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桂心、甘草(炙微赤,銼碎)、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患者先用生薑湯或熱水沐浴後,用溫水調服二錢,蓋被取汗,如同步行五里路程,若未出汗,可再服用。
治時氣頭痛,高燒不退,心神煩躁者,宜服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梔子仁(半兩,銼碎)、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少量豉,蔥白兩莖,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時氣高燒不退,心神煩悶,病邪在胸膈者,宜服苦參散:
苦參(二兩,銼碎)、黃芩(一兩)、川升麻(二兩)。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頻頻服用,以嘔吐為效。
治時氣已持續五六日,心神煩躁不減者:
竹瀝(半小盞)、新汲水(半小盞)。
以上藥材,混合攪拌均勻,不拘時間,頻頻服用。
另有方:
大地龍(二條,破開腸肚,去泥,細切)。
以上藥材,用半小盞小便煎煮至熟,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另有方:
雞蛋清(一枚)、芒硝末(一錢)。
以上藥材,用半小盞新汲水調服。
3. 治時氣煩渴諸方
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於腎臟故也。腎惡燥。令熱氣盛則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治時氣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外寒內熱。已自下利。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人參(去蘆頭),地骨皮,葛根(銼),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數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知母,黃芩,玄參,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壅悶。煩渴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雖自時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甘草(炙微赤銼),澤瀉,桂心,葛根(銼)(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赤茯苓,澤瀉,阿膠(搗碎炒令香熟),滑石(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煩渴。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土瓜根飲子方。
土瓜根(半兩),干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半合)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蔥白(三莖並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身體痠疼。頭痛。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柴胡〔二(一)兩半去蘆頭〕,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時氣煩渴諸方]
時氣病導致的煩渴,是因為熱氣侵入腎臟的緣故。腎臟不喜歡乾燥,當熱氣旺盛時,腎臟就會變得乾燥,所以會感到口渴而想喝水。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口乾、心煩、外感寒冷內有熱、已經拉肚子,但還有虛熱未退、持續口渴的症狀,應該服用知母散。
知母、人參(去除蘆頭)、地骨皮、葛根(切碎)、炙甘草(稍微烤過切碎)(各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數日不癒、心煩口渴、小腹脹急、肚臍下悶痛的症狀,應該服用赤芍藥散。
赤芍藥、知母、黃芩、玄參、麥門冬(去除心)、柴胡(去除莖苗)、炙甘草(稍微烤過切碎)(以上各三分),石膏(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水,加入半分生薑、三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下六成。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心神煩悶、持續口渴的症狀,應該服用柴胡散。
柴胡(一兩,去除莖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切碎)、炙甘草(三分,稍微烤過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兩段蔥白、二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頭痛,雖然偶爾出汗,但口渴不止的症狀,應該服用赤茯苓散。
赤茯苓(二兩),炙甘草(稍微烤過切碎)、澤瀉、桂心、葛根(切碎)(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的症狀,應該服用豬苓散。
豬苓(去除黑皮)、赤茯苓、澤瀉、阿膠(搗碎炒至香熟)、滑石(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高熱、煩躁口渴的症狀,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一兩,去除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炙甘草(一兩,稍微烤過切碎)、石膏(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水,煎煮至剩下六成。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高熱、心胸煩悶口渴的症狀,應該服用土瓜根飲子。
土瓜根(半兩)、乾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除心)、炙甘草(三分,稍微烤過切碎)、豆豉(半合)。 將以上藥材全部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服用。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持續口渴的症狀,可用以下方法。
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蔥白(三根,連鬚)。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中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服用。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口渴、身體痠痛、頭痛、想吐、吃不下東西的症狀,應該服用此方。
柴胡(二兩半,去除蘆頭)、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麥門冬(二兩,去除心)、炙甘草(一兩,稍微烤過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拉肚子後,口渴不止的症狀,應該服用升麻散。
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炙甘草(三分,稍微烤過切碎)、石膏(一兩半)、葛根(一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二七片竹葉、一百粒粳米,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口渴,喝水就想吐,心胸不適的症狀,應該服用葛根散。
葛根(切碎)、豬苓(去除黑皮)、赤茯苓、桂心、白朮、澤瀉、栝蔞根(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不論什麼時候,用溫水調服。喝大量水,小便順暢後,出汗就會痊癒。
另外一個方法。
黃連(一兩,去除鬚)、栝蔞根(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不論什麼時候,用煎好的大麥飲,放溫後服用。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持續口渴,可用以下方法。
葛根(二兩,切碎)、蔥白(五根,切段)。 將以上藥材放入兩大碗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大碗。去除藥渣,加入半合白粳米和半合豆豉,用生絹包好一起煎煮。等米煮爛後,去除米和豆豉,放涼。不論什麼時候,溫服。
治療時氣病引起的持續口渴,可用以下方法。
取新鮮的蓮藕,搗爛絞汁,取一中碗的量。加入一合生蜂蜜,攪拌均勻。不論什麼時候,分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