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11)

1. 治時氣咳嗽方

夫時氣咳嗽者。由熱邪客於肺。則上焦有熱。心胸煩躁。咽乾。頭痛。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上氣咳嗽也。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治時氣心胸痰嘔。虛煩咳嗽。時時氣促。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葛根(一分銼),桔梗(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貝母(一兩煨微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咳嗽。咽喉不利。心胸煩悶。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葛根(三分銼),射干(三分),紫菀(三分去苗土),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馬兜鈴(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虛熱壅。氣喘。咳嗽。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去心),紫菀(去苗土),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三分),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熱。咳嗽煩躁。或時氣喘。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一兩),天門冬(三分去心),黃耆(一兩銼),石膏(一兩半),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咳嗽煩悶。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黃耆(一兩銼),石膏(一兩半),天門冬(二分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生用),甘草(三分銼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咳嗽。頭痛。心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川升麻(二兩),百合(一兩半),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紫菀(一兩半去苗土),桔梗(一兩半去蘆頭),石膏(三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頭痛。咳嗽。石膏散方。

石膏(六兩),葛根(銼),百合,赤芍藥,貝母(煨令微黃),桔梗(去蘆頭),川升麻,栝蔞根(以上各二兩),梔子仁(一兩)

白話文:

時氣咳嗽的治療方

所謂的時氣咳嗽,是由於熱邪侵入肺部,導致上焦(指胸膈以上部位)有熱,會感到心胸煩躁、咽喉乾燥、頭痛。患者一定會想喝水,水停留在心下部位,就會向上影響到肺部,因此造成咳嗽。如果脈象呈現洪數的狀態,就是這種情況的徵兆。

治療時氣引起的心胸痰多嘔吐、虛煩咳嗽、時常氣短的藥方:麥門冬散

藥材: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葛根(一分,切碎)、桔梗(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用湯浸泡七次以去除滑膩)、貝母(一兩,用微火煨至微黃)、甘草(三分,用火烤至微紅,切碎)。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咳嗽、咽喉不適、心胸煩悶的藥方:木通散

藥材:木通(一兩,切碎)、桑樹根白皮(一兩,切碎)、葛根(三分,切碎)、射干(三分)、紫菀(三分,去除苗和泥土)、半夏(一兩,用湯浸泡七次以去除滑膩)、馬兜鈴(半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的肺虛熱盛、氣喘、咳嗽的藥方:天門冬散

藥材:天門冬(去心)、紫菀(去苗和泥土)、赤茯苓、甘草(用火烤至微紅,切碎)、陳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桑樹根白皮(切碎)、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以及雙仁,再用麩炒至微黃)、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三分)、麻黃(半兩,去除根部和節)。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發熱、咳嗽煩躁、或者時氣喘的藥方:款冬花散

藥材:款冬花(一兩)、天門冬(三分,去心)、黃耆(一兩,切碎)、石膏(一兩半)、紫菀(一兩,去除苗和泥土)、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以及雙仁,再用麩炒至微黃)、甘草(三分,用火烤至微紅,切碎)。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頭痛、咳嗽煩悶的藥方:麻黃散

藥材: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黃耆(一兩,切碎)、石膏(一兩半)、天門冬(二分,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生用)、甘草(三分,切碎,生用)。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高熱、咳嗽、頭痛、心悶的藥方:前胡散

藥材:前胡(二兩,去蘆頭)、川升麻(二兩)、百合(一兩半)、貝母(一兩半,用微火煨至微黃)、紫菀(一兩半,去除苗和泥土)、桔梗(一兩半,去蘆頭)、石膏(三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切碎)、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以及雙仁,再用麩炒至微黃)。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高熱、頭痛、咳嗽的藥方:石膏散

藥材:石膏(六兩)、葛根(切碎)、百合、赤芍藥、貝母(用微火煨至微黃)、桔梗(去蘆頭)、川升麻、栝蔞根(以上各二兩)、梔子仁(一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兩根蔥白和五十粒豆豉,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的肺熱、咳嗽、喉嚨生瘡的藥方:生乾地黃散

藥材:生乾地黃、川升麻、玄參、赤芍藥、紫菀(去苗和泥土)、柴胡(去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二)兩)、貝母(一兩半,用微火煨至微黃)。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加入半匙蜂蜜,再煎煮一兩滾,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咳嗽的藥方:紫菀散

藥材:紫菀(一兩半,去除苗和泥土)、貝母(二兩,用微火煨至微黃)、甘草(一兩,用火烤至微紅,切碎)、桑白皮(一兩,切碎)、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陳皮(半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杏仁(一兩半,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以及雙仁,再用麩炒至微黃)。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中等大小的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熱勢未退、氣滯、虛弱、咳嗽的藥方:柴胡散

藥材:柴胡(去苗)、黃芩、桔梗(去蘆頭)、玄參、地骨皮(以上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並烘乾)、赤茯苓(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紫菀(半兩,去苗和泥土)、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切碎)。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等大小的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氣引起的肺熱、胸膈鬱滯、咳嗽不止的藥方

藥材:貝母(一兩,用微火煨至微黃)、紫菀(三分,去除苗和泥土)、甘草(一分,用火烤至微紅,切碎)。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