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五 (7)
卷第十五 (7)
1. 治時氣發狂諸方
夫時氣發狂者。由熱毒氣盛。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不食數日。逾垣上屋。非是素所能也。皆陰陽氣爭。外並於陽。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熱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狂言妄見妄笑。皆熱毒氣所為也。
治時氣熱毒攻心。面目俱赤。發狂。不識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葳蕤,茯神,麥門冬(去心),川升麻,知母,犀角屑,沙參(去蘆頭),黃芩,川大黃(銼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狂躁。言語無度。宜服此方。
雞子(二枚取清),白蜜(半合),生地黃汁(一合),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杵末)
上件藥。相和令勻。頓服之。以利為度。
治時氣大熱。心狂欲走。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半),大青,羚羊角屑,玄參,梔子仁,子芩,川大黃(炙微赤銼),地骨皮(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麥門冬(三兩去心),杏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蘚皮(二兩),生乾地黃(二兩),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心。言語不定。心狂煩亂。不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龍齒,子芩,沙參(去蘆頭),葳蕤,麥門冬(去心),川升麻,赤茯苓,赤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大青(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發狂。叫呼。不識人。宜服此方。,黃連(一兩去須),秦艽(一兩去苗),梔子仁(一兩),鐵粉(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梔子仁(半兩),豉(一合),蔥白(五莖)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治時氣發狂方。
寒水石(一兩),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細研如面。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又方。
秦艽(半兩去苗),大青(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服。
治時氣熱盛癲狂。或時昏沉方。
寒水石(半兩),硃砂(一分),鉛霜(一分)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時氣得汗後。心神狂亂方。
白話文:
治時氣發狂諸方
時氣導致發狂,是因為體內熱毒之氣盛行。患者會脫衣奔跑,登高唱歌,或數日不食,翻牆上屋,這些都不是平時所能為的。都是陰陽氣互相爭奪,陽氣外泄所致。四肢是諸陽之根本,熱盛則四肢強壯有力,所以才能登高唱歌。體內熱盛,所以脫衣奔跑。胡言亂語、妄見妄笑,都是熱毒之氣造成的。
治時氣熱毒攻心,面目通紅,發狂,不認識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葳蕤、茯神、麥門冬(去心)、川升麻、知母、犀角屑、沙參(去蘆頭)、黃芩、川大黃(銼碎微炒)、炙甘草(微赤,銼碎),各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時氣心神狂躁,言語無度,宜服此方:
雞蛋清(二枚)、白蜜(半合)、生地黃汁(一合)、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搗成細末)。
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一次服用,以瀉下為度。
治時氣大熱,心狂欲走,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半)、大青葉、羚羊角屑、玄參、梔子仁、黃芩、川大黃(炙微赤,銼碎)、地骨皮,各三分。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又一方:
麥門冬(三兩,去心)、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炙甘草(一兩,微赤,銼碎)、白蘚皮(二兩)、生地黃(二兩)、黃芩(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時氣熱毒攻心,言語反覆不定,心狂煩亂,無法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龍齒、黃芩、沙參(去蘆頭)、葳蕤、麥門冬(去心)、川升麻、赤茯苓、赤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大青葉(三分)、炙甘草(三分,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時氣發狂,呼叫,不認識人,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秦艽(一兩,去苗)、梔子仁(一兩)、鐵粉(二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辰,用新汲水調服。
又一方:
梔子仁(半兩)、豉(一合)、蔥白(五莖)。
用兩杯水煎至一杯,去渣,分溫兩次服用。
治時氣發狂方:
寒水石(一兩)、芒硝(一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不拘時辰,用新汲水調服一錢。
又一方:
秦艽(半兩,去苗)、大青葉(半兩)、炙甘草(半兩,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拘時辰,用生地黃汁調服二錢。
治時氣熱盛癲狂,或時昏沉方:
寒水石(半兩)、硃砂(一分)、鉛丹(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軟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拘時辰,用溫水送服十丸。
治時氣汗出後,心神狂亂方:
鐵粉(半兩)、野豬糞(半兩,燒成灰)、生地黃(二兩,燒成灰)。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用粟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拘時辰,用人參湯送服三十丸。
治時氣已得汗,熱毒未解,心煩躁悶,言語反覆不定,小便赤澀,大便秘結,狂亂欲走,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黃芩(一兩半)、梔子仁(一兩半)、大青葉(二兩)、龍膽草(一兩,去蘆頭)、苦參(一兩,銼碎)、川朴硝(二兩,細研)。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加入朴硝研磨均勻,用煉蜜和藥搗三百至五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拘時辰,用麥門冬湯送服三十丸。
治時氣熱毒,心神煩躁,狂亂欲走,宜服珠粉丸方:
珍珠粉(一兩,研磨)、犀角屑(一兩)、硃砂(半兩,細研)、生甘草(二兩,銼碎)、苦參(一兩,銼碎)、川朴硝(一兩,細研)。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加入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用煉蜜和丸,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拘時辰,用人參湯送服三十丸。
又一方:
取藍靛半大匙,用一杯新汲水調勻,一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