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

1. 治時氣二日諸方

夫時氣二日。陽明受病。陽明主於肌肉。其脈絡於鼻。入於目。故得病二日肉熱鼻乾。不得眠也。夫諸陽在表。表始受病。故可摩膏火灸。發汗而愈也。

治時氣二日。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一兩),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良久再服。未服藥前。先以熱湯淋浴後。便服此藥。衣蓋取汗。

治時氣二日。壯熱。頭疼。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薑(三分),栝蔞(一顆大者取瓤去子於碗內盛之)

上件藥。先將生薑甘草。用無灰酒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熱入栝蔞碗中絞取汁。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時氣二日。壯熱憎寒。頭痛。腰脊強重。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一兩去根節),葛根(三分銼),桂心(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先吃粥少許。後以熱水淋浴。然後服此藥。衣覆取汗。

治時氣二日。頭痛。背強。身熱惡寒。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黃芩(一兩),石膏〔一(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葛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二日。頭痛。背強。心煩壯熱。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麻黃(去根節),犀角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白話文:

治時氣二日諸方

如果因為時節氣候的影響,生病兩天,是陽明經受邪氣侵犯。陽明經主管肌肉,經脈循行經過鼻子,又連接著眼睛,所以生病兩天,症狀是肌肉發熱、鼻腔乾燥、睡不著。因為諸陽經氣都在體表,邪氣一開始侵犯的是體表,所以可以用按摩、膏藥、灸法,讓汗液排出,就能痊癒。

治療因時節氣候影響,生病兩天,頭痛發熱的方劑:

處方:麻黃(二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一兩)、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赤芍藥(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不限時間,用溫水調服。服藥後,過一段時間再服用一次。服藥前,先用熱水淋浴,然後服用此藥,蓋好衣物,讓汗水排出。

治療因時節氣候影響,生病兩天,發熱頭痛的方劑:

處方: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生薑(三分)、栝蔞(一顆大的,取瓤去子,放入碗中)

製法:先用一大盞無灰酒煎煮生薑和甘草,煎至六分,去渣。將藥汁倒入盛有栝蔞瓤的碗中,榨取汁液。

用法:不限時間,分溫服兩次。

治療因時節氣候影響,生病兩天,發熱怕冷、頭痛、腰脊酸痛的方劑(柴胡散):

處方: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一兩,去根節)、葛根(三分,銼碎)、桂心(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盞水,加五十粒豉、十四片薄荷葉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先吃少量粥,然後用熱水淋浴,再服用此藥,蓋好衣物,讓汗水排出。

治療因時節氣候影響,生病兩天,頭痛、背痛、發熱惡寒的方劑(梔子散):

處方:梔子仁(一兩)、黃芩(一兩)、石膏(一到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葛根(一兩,銼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兩根蔥白、五十粒豉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趁熱服用,蓋好衣物,讓汗水排出。

治療因時節氣候影響,生病兩天,頭痛、背痛、心煩發熱的方劑(葛根散):

處方:葛根(銼碎)、麻黃(去根節)、犀角屑(以上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趁熱服用,蓋好衣物,讓汗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