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四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22)

1. 治傷寒發豌豆瘡滅瘢痕諸方

上件藥相和。調如稀餳。每夜塗瘡瘢上。至旦以溫漿水洗之。

又方。

雞子(七枚煮熟用黃),亂髮(一兩剪碎)

上件藥。同於銚子內炒。候發消盡成油。用薄綿濾。入瓷盒中盛。夜臥時塗摩之。

又方。

馬齒莧(自然汁五合),蛤粉(二兩細研)

上件藥。相和令勻。每日塗於瘡瘢上。

又方。

川升麻(二兩),白蜜(三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升麻取半盞。濾去滓。下蜜更煎良久。候冷。旋旋取塗摩瘡瘢上。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發豌豆瘡並消除疤痕的各種方法

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調成稀粥狀,每晚塗抹在瘡疤上,到早晨用溫熱的米漿水洗淨。

另一個方法

取七個煮熟的雞蛋黃,以及剪碎的一兩亂髮。

將上述藥材一同放入鍋中炒,直到頭髮燒盡成油,用薄棉布過濾,裝入瓷盒中。晚上睡覺時塗抹按摩。

另一個方法

取馬齒莧自然汁五合,以及細研的蛤粉二兩。

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每天塗抹在瘡疤上。

另一個方法

取川升麻二兩,以及白蜜三兩。

先用一大碗水煎煮升麻,取半碗濾去藥渣,加入蜂蜜繼續煎煮一段時間,待涼後,慢慢塗抹按摩瘡疤。

2. 治傷寒後勞復諸方

夫傷寒病新瘥。津液未復。血氣尚虛。若勞動早。更復成病。故云勞復也。若言語思慮則勞神。梳頭澡浴則勞力。勞則生熱。熱則氣虛。還入經絡。故復病也。其脈緊者宜下之也。

治傷寒後勞復。壯熱。肢節不利。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豉(三兩),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勞復。體熱。鼻衄。宜解肌退熱。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木香(半兩),茯神(半兩),赤芍藥(半兩),犀角屑(半兩),石膏(一兩),葛根(半兩銼),麻黃(三分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半兩),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新瘥後。因食早。起動多。勞復。梔子散方。

梔子仁,桂心,麻黃(去根節),川大黃(銼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豉(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新瘥後。起早。飲食過度。勞復。宜服此方。

梔子仁(一兩),石膏(三兩),雄鼠糞(三七枚),豉(二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大病已解。勞復如初。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麩炒微黃),梔子仁,麻黃(去根節),柴胡(去苗),桂心(以上各一兩),豉(二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如未汗再服。

治傷寒瘥後。食早傷脾胃。勞復。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麥糵(炒令微黃),白朮,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曲(二兩炒令微黃),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瘥後。勞復。頭痛壯熱。肢節煩疼。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甘草(炙微赤銼),人參(去蘆頭),赤茯苓,赤芍藥,麻黃(去根節),芎藭,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令病人不復發。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白朮(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栝蔞根(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

白話文:

傷寒病癒後因勞累復發的各種治療方

所謂傷寒病剛痊癒,身體的津液還沒恢復,氣血也還虛弱,如果太早勞動,就會再次生病,這就稱為「勞復」。若過度說話或思慮則會勞損精神,梳頭洗澡則會勞損體力。勞累會產生熱,有熱則會氣虛,熱氣又會回到經絡,所以才會再次發病。如果脈象是緊的,就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治療傷寒後勞復,出現高熱、關節活動不利的狀況,應該服用大青散

藥方組成:大青(二兩)、甘草(一兩,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豆豉(三兩)、白朮(一兩)、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後烘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勞復,身體發熱、流鼻血的狀況,應該用解肌退熱的方法,服用柴胡散

藥方組成:柴胡(三分,去除莖苗)、木香(半兩)、茯神(半兩)、赤芍藥(半兩)、犀角屑(半兩)、石膏(一兩)、葛根(半兩,切碎)、麻黃(三分,去除根部和節)、甘草(半兩,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生地黃(半兩)、黃芩(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杯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剛痊癒後,因過早進食、活動過多而導致的勞復,應該服用梔子散

藥方組成:梔子仁、桂心、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甘草(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以上各一兩)、豆豉(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剛痊癒後,因起太早、飲食過量而導致的勞復,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組成:梔子仁(一兩)、石膏(三兩)、雄鼠糞(二十一枚)、豆豉(二分)、川大黃(二兩,切碎稍微炒過)、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膜)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杯水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大病已經緩解,但勞累後又像剛開始一樣復發,應該服用枳實散

藥方組成:枳實(用麩皮炒至微黃)、梔子仁、麻黃(去除根部和節)、柴胡(去除莖苗)、桂心(以上各一兩)、豆豉(二合)

將以上藥材仔細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趁熱服用。如果沒有出汗,可以再次服用。

治療傷寒痊癒後,因過早進食而損傷脾胃,導致勞復,應該服用檳榔散

藥方組成:檳榔、麥芽(炒至微黃)、白朮、人參(去除蘆頭,以上各一兩)、神曲(二兩,炒至微黃)、桔梗(半兩,去除蘆頭)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杯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痊癒後,因勞累復發,出現頭痛、高熱、關節煩痛的狀況,應該服用桂心散

藥方組成:桂心、甘草(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人參(去除蘆頭)、赤茯苓、赤芍藥、麻黃(去除根部和節)、芎藭、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味散發,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杯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為了讓病人不再復發,應該服用鱉甲散

藥方組成:鱉甲(二兩,塗醋烤至微黃並去除邊緣)、白朮(一兩半)、防風(一兩,去除蘆頭)、栝樓根(一兩)、桔梗(一兩,去除蘆頭)、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乾薑(半兩,炮製裂開並切碎)、桂心(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飲食過多導致勞復,出現高熱、心煩的狀況,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藥方組成:麥門冬(去除心)、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桔梗(去除蘆頭,以上各一兩)、豆豉(三合)、甘草(半兩,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已經痊癒後,因飲食過多又復發,應該服用香豉散

藥方組成:豆豉(二合)、甘草(半兩,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白朮(一兩)、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芒硝(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以達到疏通腸胃的目的。

治療傷寒已經痊癒,但因飲食過多,出現骨頭酸痛、頭痛、高熱的狀況,應該服用梔子仁粥

藥方組成:梔子仁(一兩)、豆豉(一分,合)、人參(半兩,去除蘆頭)、柴胡(半兩,去除莖苗)、雄鼠糞(十四枚)

將以上藥材加入兩大杯水煎煮,取出一大杯,去除藥渣。加入半合小米煮成稀粥,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已經痊癒,但氣息尚未平穩,因勞動或早起而復發,應該服用枳殼散

藥方組成: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並去除內膜)、人參(三分,去除蘆頭)、梔子仁(半兩)、黃耆(三分,切碎)、白朮(三分)、甘草(一分,烤過稍微發紅並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其他方劑

  • 方劑一: 頭垢(二兩,燒成灰)、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不拘時間用溫水沖服一錢。

  • 方劑二: 雞蛋殼(炒至黃黑色) 將雞蛋殼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用熱粥送服三錢,出汗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