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四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21)

1. 治傷寒發豌豆瘡滅瘢痕諸方

夫傷寒之病。發豌豆瘡者。皆是熱毒所為。其毒氣中於臟腑。餘毒之氣。衝於肌肉而生瘡疹。攻其病折則瘡愈。而毒氣尚未全散。故瘡痂雖落。其瘢猶黶。或凹凸肉起。宜用消毒滅瘢之藥以敷焉。

治傷寒發豌豆瘡。瘥後瘢痕不沒。宜塗鷹糞白膏方。

鷹糞白(半合),辛夷(一兩),白附子(一分),杜若〔一(二)兩〕,細辛(二兩)

上件藥。搗碎。以酒一升。浸一宿。入羊髓五兩。慢火煎五七沸。去滓。盛於瓷閤中。每用時。先以新布揩瘡瘢令熱。後以藥薄塗之。

治傷寒。發豌豆瘡初瘥。宜塗朴硝膏方。

川朴硝(一兩細研如粉),豬膽〔二(一)枚用汁〕

上件藥。相和。調為膏。用摩瘡瘢上。勿令動著。任瘡痂自落。

治傷寒發豌豆瘡。瘥後。宜塗滅瘢白芷膏方。

白芷(一兩),當歸(一兩),雞屎白(五兩)

上件藥。用豬脂七兩。麻油三兩。以慢火煎白芷色黃。去滓。內雞屎白。攪和。煎如膏。入瓷器內盛。每日塗摩瘡瘢上。

治傷寒。豌豆瘡瘥後。滿面瘡瘢。久不沒。宜塗白蘞膏方。

白蘞(三分),礬石(半兩生用),白石脂(一分),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勻。後入新雞子白一枚。酥二兩相和。研為膏。入瓷器中盛。每夜。取塗面上。來日以溫漿水洗之。

治傷寒生豌豆瘡。新瘥後。滿面瘡瘢。宜用豬蹄湯洗方。

豬蹄(一兩),芎藭(半兩),葳蕤(半兩),桑根白皮(半兩),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商陸(半兩),白芷(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先以水二斗。煮豬蹄至一斗五升。去豬蹄。下藥。煎至八升。去滓。每夜洗之。

治傷寒生豌豆瘡。瘥後瘢痕不消。宜塗白附子膏方。

白附子,密陀僧,牡蠣(燒為粉),芎藭,白茯苓(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研令極細。以酥調敷瘡瘢上。

治傷寒。生豌豆瘡瘥後。瘢痕赤腫不消。宜塗栝蔞子膏方。

栝蔞子(一升湯浸擘取仁細研如膏),白石脂(一兩搗羅為末),麝香(一分細研),雄雀糞(半兩白色者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菟絲子苗。研取自然汁。調如膏。夜間先前蔥白湯洗面。後塗藥。明旦以暖漿水洗之。

治傷寒。熱毒發豌豆瘡。瘥後。滿面瘢痕。玉屑膏方。

玉屑,密陀僧,附子(生去皮臍搗細羅為末),珊瑚(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度。以藥末二錢。用真牛酥調勻。夜臥時。塗面。來日以溫漿水洗之。

又方。

鷹糞白(二兩半),白殭蠶(二兩)

上件藥。先搗殭蠶為末。次入鷹糞白。同研如粉。以白蜜調和稀餳。塗於瘢上。日二易之。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為膏),雞子白(二枚)

白話文:

傷寒導致長豌豆樣疹子的,都是熱毒引起的。毒氣侵入臟腑,多餘的毒氣衝擊肌肉而產生疹子。疾病好轉,疹子痊癒,但毒氣尚未完全消散,所以即使瘡痂脫落,瘢痕仍然發黑,或凹凸不平,應該使用消毒去瘢痕的藥物來敷貼。

治療傷寒引起的豌豆樣疹子,痊癒後瘢痕未消,宜塗抹鷹糞白膏:鷹糞白半合、辛夷一兩、白附子一分、杜若一兩、細辛二兩,將藥材搗碎,用一升酒浸泡一夜,加入五兩羊髓,小火煎煮五到七沸,去渣,盛放在瓷器中。每次使用時,先用乾淨的布擦熱瘡疤,然後薄薄地塗抹藥膏。

治療傷寒,豌豆樣疹子初愈,宜塗抹朴硝膏:川朴硝一兩(研成細粉)、豬膽汁一枚,將藥材混合調成膏狀,塗抹在瘡疤上,不要弄動,讓瘡痂自行脫落。

治療傷寒發豌豆樣疹子,痊癒後,宜塗抹滅瘢白芷膏:白芷一兩、當歸一兩、雞屎白五兩,用七兩豬脂、三兩麻油,小火煎煮白芷至顏色變黃,去渣,加入雞屎白攪拌均勻,煎成膏狀,盛放在瓷器中,每天塗抹按摩瘡疤。

治療傷寒,豌豆樣疹子痊癒後,滿臉都是瘡疤,很久不消退,宜塗抹白蘞膏:白蘞三分、礬石半兩(生用)、白石脂一分、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成膏狀),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加入杏仁膏研磨均勻,再加入一個新鮮雞蛋清和二兩酥油混合,研磨成膏狀,盛放在瓷器中,每晚塗抹在臉上,第二天用溫水洗淨。

治療傷寒生豌豆樣疹子,新痊癒後,滿臉都是瘡疤,宜用豬蹄湯清洗:豬蹄一兩、川芎半兩、葳蕤半兩、桑根白皮半兩、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商陸半兩、白芷半兩,將藥材切碎,先用二斗水煮豬蹄至一斗五升,除去豬蹄,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八升,去渣,每晚清洗。

治療傷寒生豌豆樣疹子,痊癒後瘢痕不消退,宜塗抹白附子膏:白附子、密陀僧、牡蠣(燒成粉)、川芎、白茯苓(以上各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研磨極細,用酥油調和敷在瘡疤上。

治療傷寒,生豌豆樣疹子痊癒後,瘢痕紅腫不消退,宜塗抹栝蔞子膏:栝蔞子一升(湯浸,擘取仁研成膏狀)、白石脂一兩(搗碎過篩成粉)、麝香一分(研成細粉)、雄雀糞半兩(白色者,研成細粉),將藥材研磨均勻,用菟絲子苗研磨取汁調成膏狀,晚上先用蔥白水洗臉,然後塗藥,第二天早上用溫水洗淨。

治療傷寒,熱毒發豌豆樣疹子,痊癒後,滿臉瘢痕,可用玉屑膏:玉屑、密陀僧、附子(生附子,去皮臍,搗碎過篩成粉)、珊瑚(以上各二兩),將藥材研磨細膩,每次取藥末二錢,用真牛酥調勻,晚上睡覺時塗抹在臉上,第二天用溫水洗淨。

另一個方子:鷹糞白二兩半、白殭蠶二兩,先將白殭蠶搗碎成粉,再加入鷹糞白研磨成粉,用白蜜調和成稀糊狀,塗抹在瘢痕上,每天換藥兩次。

另一個方子: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成膏狀)、雞蛋清二個,將藥材混合,調成稀糊狀,每晚塗抹在瘡疤上,第二天早上用溫水洗淨。

另一個方子:雞蛋七個(煮熟取蛋黃)、亂髮一兩(剪碎),將藥材放在銚子裡炒,直到頭髮燒盡成油,用薄棉布過濾,盛放在瓷器中,晚上睡覺時塗抹按摩。

另一個方子:馬齒莧汁五合、蛤粉二兩(研成細粉),將藥材混合均勻,每天塗抹在瘡疤上。

另一個方子:川升麻二兩、白蜜三兩,先用一大盞水煎煮川升麻至半盞,過濾去渣,加入蜂蜜繼續煎煮很久,放涼後,少量多次塗抹在瘡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