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7)

1. 治傷寒後夾勞諸方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脾胃氣虛。心腹煩悶。骨熱憎寒。飲食不多。咳嗽痰涎。頭旋腦悶。小便黃赤。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赤茯苓(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木香(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菀(半兩洗去苗土),柴胡(三分去苗),桂心(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白朮(半兩),知母(半兩),桑根白皮(半兩銼),犀角屑(三分),黃芩(半兩),檳榔(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煩熱。四肢疼痛。不欲飲食。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赤茯苓(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柴胡(一兩半去苗),白朮(三兩),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知母(半兩),赤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黃瘦體熱。四肢煩疼。不欲飲食。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人參(三分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白朮(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一兩去苗),黃芩(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胸膈痰壅。不思飲食。氣攻背膊。腰脊痠疼。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一兩),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麥門冬(半兩去心),知母(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柴胡(三分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百部(半兩),赤茯苓(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四肢無力。脾胃氣弱。飲食無味。肩背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白茯苓(三分),柴胡(一兩去苗),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桔梗(三分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半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黃耆(半兩銼),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這是針對傷寒之後,身體勞累,導致脾胃虛弱,心胸腹部煩悶,骨頭發熱卻又怕冷,食慾不佳,咳嗽有痰,頭暈腦脹,小便黃赤等症狀的藥方,叫做紫蘇散。

藥材包含:紫蘇莖葉(一兩)、赤茯苓(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木香(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紫菀(半兩,洗淨去除根部泥土)、柴胡(三分,去苗)、桂心(三分)、當歸(三分,切碎後稍微炒過)、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物質)、白朮(半兩)、知母(半兩)、桑白皮(半兩,切碎)、犀角屑(三分)、黃芩(半兩)、檳榔(半兩)、枳殼(三分,用麥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這是針對傷寒之後,身體勞累,導致煩躁發熱,四肢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的藥方,叫做犀角散。

藥材包含:犀角屑(三分)、赤茯苓(三分)、枳殼(三分,用麥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柴胡(一兩半,去苗)、白朮(三兩)、鱉甲(一兩半,塗醋後烤黃,去除邊緣)、知母(半兩)、赤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六成(或五成)。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這是針對傷寒之後,身體勞累,導致身體消瘦發熱,四肢煩躁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的藥方,叫做秦艽散。

藥材包含:秦艽(一兩,去苗)、人參(三分,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後烤黃,去除邊緣)、白朮(一兩)、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物質)、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柴胡(一兩,去苗)、黃芩(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耆(一兩,切碎)。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這是針對傷寒之後,身體勞累,導致胸膈痰多壅塞,食慾不佳,氣向上衝擊背部及肩胛,腰脊痠痛等症狀的藥方,叫做旋覆花散。

藥材包含:旋覆花(一兩)、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物質)、麥門冬(半兩,去心)、知母(半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赤芍藥(半兩)、柴胡(三分,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百部(半兩)、赤茯苓(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這是針對傷寒之後,身體勞累,導致四肢無力,脾胃虛弱,食不知味,肩背疼痛等症狀的藥方,叫做木香丸。

藥材包含:木香(半兩)、鱉甲(一兩,塗醋後烤黃,去除邊緣)、白茯苓(三分)、柴胡(一兩,去苗)、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物質)、桔梗(三分,去蘆頭)、枳殼(三分,用麥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五味子(半兩)、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黃耆(半兩,切碎)、桃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及尖端,去除雙仁,再用麥麩稍微炒黃)、白芍藥(一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搗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不拘時間,用粥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