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6)

1. 治傷寒百合病諸方

夫百合之病者。為經絡百脈一宗。悉致病也。皆因傷寒大病之後。不平復。而變為斯病也。其狀。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得臥。復不得臥。欲出行。復不能行。飲食或美時。或有不能食時。臥時如強健人。而不能行。如有寒。復如無。如有熱。復如無。若小便赤黃。其病諸藥不能治。

與藥即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小便輒頭痛。其病六七日乃愈。若小便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小便利。但眩者。二十日愈。其病亦有始中傷寒。便成斯疾。或患經多日。方始變為此證。其候惡寒而嘔者。在上焦也。二十日當愈。其狀腹滿微喘。

三四日一大便。時復小溏利者。病在中焦也。六十日當愈。其狀小便淋瀝難者。病在下焦也。四十日當愈。各隨其證。以治之爾。

治傷寒百合病。身微熱。惡寒煩喘。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二兩),紫菀(一兩去根節),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不痛。但覺頭眩。淅淅惡寒。是百合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百合(一兩),知母(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不痛。多眩悶。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百合證。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半兩),百合(一兩),知母(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堅而嘔。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黃芩(一兩),百合(三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百合病。久不瘥。欲成癆。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知母(二兩),黃連(一兩去須),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百合(二兩),秦艽(一兩去苗),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久不瘥。不思飲食。日漸羸瘦。宜服熟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二兩),百合,人參(去蘆頭),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白茯苓,黃連(去須),知母(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百合病這種疾病,是由於身體的經絡和脈絡都出了問題所導致的,通常是因為大病(如傷寒)之後,身體沒有完全恢復,而轉變成這種疾病。患者會出現想吃東西卻吃不下,常常想睡覺卻又睡不著,想出門走動卻又無力行動的狀況。有時候覺得食物美味,有時候又食不下嚥。躺著的時候感覺像健康的人一樣,卻無法行走。感覺有時發冷,有時又沒有,感覺有時發熱,有時又沒有。如果小便呈現赤黃色,表示此病很難用藥物治癒。

如果吃藥後,病情反而加劇,出現劇烈的嘔吐或腹瀉,這表示身體出現了類似神靈干擾的狀況。如果身體狀況看起來還可以,脈搏卻細微且跳動較快,並且每次小便後都會頭痛,通常經過六七天就會痊癒。如果小便後不頭痛,而是感到微微發冷,大約需要四十天才能痊癒。如果小便順暢但感到頭暈,則大約二十天就能痊癒。這種病有可能是剛開始就得了傷寒而直接變成這種病,也有可能是患病多日後才轉變成這種病。如果患者感到怕冷而且嘔吐,表示病情在上焦(胸腔),大約二十天會好。如果出現腹脹、輕微喘氣、三四天才大便一次,而且時常拉稀,表示病情在中焦(腹部),大約需要六十天才能痊癒。如果小便困難且淋漓不盡,表示病情在下焦(腹部以下),大約需要四十天才能痊癒。這些治療方法都要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來調整。

治療傷寒百合病,身體微微發熱、怕冷、煩躁喘氣,適合服用百合散。

藥方:百合(二兩)、紫菀(一兩,去除根部和節)、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端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前胡(一兩,去除蘆頭)、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甘草(三分,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頭不痛,但感到頭暈、微微發冷,是百合病的症狀,適合服用赤茯苓散。

藥方: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除心)、百合(一兩)、知母(一兩)、柴胡(一兩,去除苗)、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頭不痛,但常常感到頭暈悶、忽冷忽熱、小便不順暢,是百合病的症狀,適合服用子芩散。

藥方:子芩(三分)、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芎藭(半兩)、百合(一兩)、知母(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腹瀉不止、胸口脹滿、想嘔吐,適合服用半夏散。

藥方: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黃芩(一兩)、百合(三兩)、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黃連(一兩,去除鬚根後微炒)、甘草(一兩,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三顆紅棗和半分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稍微加熱頻繁服用。

治療傷寒百合病,久治不癒,有變成虛勞的傾向,適合服用柴胡散。

藥方:柴胡(一兩,去除苗)、知母(二兩)、黃連(一兩,去除鬚根)、甘草(三分,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百合(二兩)、秦艽(一兩,去除苗)、栝蔞根(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久治不癒,食慾不振,日益消瘦,適合服用熟地黃散。

藥方:熟乾地黃(二兩)、百合、人參(去除蘆頭)、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液)、白茯苓、黃連(去除鬚根)、知母(以上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消瘦、食慾不振、少力氣,適合服用柴胡散。

藥方:柴胡(去除苗)、白茯苓、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知母、桔梗(去除蘆頭)、黃耆(切碎)(以上各一兩)、百合(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陰陽虛實交錯,日久漸瘦、食慾不振、虛熱咳嗽,適合服用紫菀飲。

藥方:紫菀(一兩,去除根部和泥土)、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端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黃連(半兩,去除鬚根)、前胡(三分,去除蘆頭)、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栝蔞(一枚)、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知母(三分)、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後混合製成丸劑。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久治不癒,大小便不暢、腹脹、輕微喘氣、時常感到痰逆、吃不下東西,適合服用半夏散。

藥方: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人參(半兩,去除蘆頭)、木香(三分)、枳實(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木通(半兩,切碎)、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杏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端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百合(一兩)、桑根白皮(三分,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口渴不止。

藥方:牡蠣(三兩,燒成粉)、栝蔞根(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細散。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調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百合病,高熱頭痛、昏昏欲睡、像是被鬼纏身。

藥方:百合(二兩)、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木香(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粗散。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已經服用過瀉藥後。

藥方:滑石(一兩)、代赭(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加入半份百合汁(混合),再煎煮幾下,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已經嘔吐過後。

藥方:百合汁(一小盞)、雞蛋白(一枚)。

用法: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不拘時間一次服用。

治療傷寒百合病,剛開始沒有發汗、催吐、瀉下,病情如初。

藥方:生地黃汁(一小盞)、百合汁(一小盞)。

用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煎煮幾下,不拘時間分兩次服用。

治療傷寒百合病,一個月不癒,變成類似口渴的症狀。

藥方:百合(一兩)、栝蔞根(一兩)、牡蠣(三分,燒成粉)、梔子仁(三分)、麥門冬(三分,去除心後烘烤)、甘草(半兩,用火烤至微紅色後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粗散。每次服用五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分生薑和二十七片竹葉,煎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百合病,小便赤澀、肚臍下方感到堅硬且急迫。

藥方:滑石(一兩半)、百合(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細散。不拘時間,用粥水調服二錢,以達到大小便順暢為度。

治療傷寒百合病,腹中脹滿疼痛。

藥方:百合(一兩,炒至黃色)。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細散。每次不拘時間,用粥水調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