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10)

1. 治氣勞諸方

夫氣勞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和。喜怒無恆。勞逸過度。之所致也。是以百病之由。皆生於氣。故怒則氣逆。思則氣留。悲則氣澀。憂則氣亂。若邪氣積蓄在於臟腑。則使真邪相搏。血否澀。肌肉不榮。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心腹多氣。飲食不消。日久不痊。漸至羸瘦。故名氣勞也。

白話文:

氣虛是由臟腑虛弱、陰陽失衡、情緒不穩定、過度勞累所導致的。因此,很多疾病都是由氣虛引起的。憤怒會導致氣逆,思考過度會導致氣滯,悲傷會導致氣澀,憂慮會導致氣亂。如果邪氣堆積在臟腑中,就會導致正邪交戰,血液運行不暢,肌肉消瘦,面色發黃,四肢無力,心腹脹氣,飲食不化。長時間不愈,會逐漸消瘦。因此,這種情況稱為氣虛。

治氣勞。心胸不利。腹中多氣。少思飲食。四肢無力。宜服木香散方。

白話文:

治療氣虛勞損,心胸不舒暢,腹部脹氣,食慾不佳,四肢無力的症狀,適合服用木香散。

木香(三分),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前胡(一兩去蘆頭),白朮(半兩),丁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半兩),當歸(半兩),檳榔(半兩),赤茯苓(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木香(15克)
  • 訶黎勒(60克,用皮,先煨熟)
  • 前胡(60克,去掉根莖)
  • 白朮(30克)
  • 丁香(30克)
  • 人參(30克,去掉根莖)
  • 厚朴(60克,去掉粗皮,塗抹薑汁,烤製至有香氣)
  • 陳橘皮(60克,浸泡湯水後去除白色內層,烘烤)
  • 鱉甲(60克,塗抹醋,烤製至微黃,去掉裙邊)
  • 枳殼(3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內層)
  • 桂心(30克)
  • 當歸(30克)
  • 檳榔(30克)
  • 赤茯苓(30克)
  • 甘草(6克,烤製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羸瘦。膈脅痞堅。臍下冷疼。不欲飲食。宜服桃仁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上一杯水、半片生薑和三顆紅棗。煮沸後剩六分之一的份量,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稍稍加熱服用。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莧菜。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半兩),京三稜(三分炮銼),芎藭(半兩),桂心(半兩),白朮(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柴胡(一兩去苗),訶黎勒(三分煨用皮),高良薑〔二(三)分銼〕,當歸(半兩),檳榔(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桃仁:3 分,浸泡後去除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 吳茱萸:半兩,浸泡 7 次後焙乾並微炒。
  • 木香:半兩。
  • 京三稜:3 分,炮製後研磨成細粉。
  • 芎藭:半兩。
  • 桂心:半兩。
  • 白朮:3 分。
  • 青橘皮:半兩,浸泡後去除白色瓤肉,再焙乾。
  • 柴胡:1 兩,去除根莖。
  • 訶黎勒:3 分,煨煮後取用外皮。
  • 高良薑:2(3)分,研磨成細粉。
  • 當歸:半兩。
  • 檳榔:半兩。
  • 赤芍藥:半兩。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後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脾胃久弱。嘔逆不納飲食。四肢羸瘦。漸加乏力。宜服丁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小碗,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剩六分,去掉渣滓,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用來治療因氣虛勞損、脾胃長期虛弱導致的嘔吐反胃、無法進食、四肢消瘦無力等症狀,適合服用丁香散。

丁香(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白朮(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枇杷葉(半兩去毛炙微黃),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柴胡(一兩去苗),白茯苓(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丁香(3克),半夏(30克,先用水煮七次去除滑膩),白朮(3克),前胡(3克,去掉蘆頭),桂心(3克),人參(3克,去掉蘆頭),枇杷葉(30克,去掉毛絨,烤至微黃),厚朴(3克,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香),柴胡(60克,去掉花蕾),白茯苓(3克),陳橘皮(3克,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烤熟),訶黎勒(60克,煨熟後取皮),甘草(30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心腹冷痛。吃食減少。四肢羸弱。宜服蓽澄茄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隨時可以稍微溫熱後服用。 這個方劑適用於治療氣勞、心腹冷痛、食慾不振以及四肢無力的情況,適合服用蓽澄茄散。

蓽澄茄(三分),白朮(一兩),黃耆(三分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草豆蔻(三分去皮),桂心(半兩),蓬莪朮(三分),當歸(三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柴胡(一兩去苗),牛膝(三分去苗),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研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配方:

  • 馬齒莧(三分)
  • 白朮(一兩)
  • 黃耆(三分,切碎)
  • 附子(三分,炮製後去皮和肚臍)
  • 草豆蔻(三分,去皮)
  • 桂枝(半兩)
  • 蓬莪朮(三分)
  • 當歸(三分)
  • 木香(半兩)
  • 川芎(半兩)
  • 柴胡(一兩,去苗)
  • 牛膝(三分,去苗)
  • 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次,烘焙乾燥後研碎)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心腹積聚。兩脅妨悶。四肢羸瘦。不能起立。宜服三稜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剩六分量,去掉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氣勞、心腹積聚、兩脅悶脹、四肢瘦弱無力、無法站立的情況,適合服用三稜散。

京三稜(一兩炮銼),木香(三分),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當歸(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芍藥(半兩),川大黃(三分銼微炒),桔梗(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檳榔(三分),柴胡(一兩去苗),乾薑(三分炮裂銼),訶黎勒(三分煨用皮),防葵(三分),白朮(半兩)

白話文:

京三棱(6克,研磨成粉) 木香(1.5克) 鱉甲(6克,塗上醋加熱烤至微黃,去掉邊緣) 當歸(1.5克) 陳橘皮(6克,浸泡在熱水中,去掉白瓤,烘烤) 赤芍藥(3克) 川大黃(1.5克,研磨成粉,稍微炒一下) 桔梗(1.5克,去掉根部) 桂心(1.5克) 檳榔(1.5克) 柴胡(6克,去掉根鬚) 乾薑(1.5克,烘烤後研磨成粉) 訶黎勒(1.5克,烘烤後使用果皮) 防葵(1.5克) 白朮(3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心腹滿悶。身體羸瘦。腳膝微腫。不能飲食。宜服沉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半分生薑,煎煮到剩下六分,去渣後稍微溫熱時飲用。服藥期間避免食用莧菜。 此方適用於治療氣勞、心腹脹滿不適、體質虛弱消瘦、腳膝略微腫脹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宜服用沈香散。

沉香(半兩),紫蘇子(三分),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柴胡(一兩去苗),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朮(半兩),檳榔(一兩)

白話文:

沉香(15克),紫蘇子(9克),赤茯苓(30克),木香(15克),訶黎勒(30克,用皮,先煨過),柴胡(30克,去掉苗),鱉甲(30克,用醋擦拭後烘烤成黃色,去除裙襴),陳皮(30克,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瓤,再烘烤),桂心(15克),白朮(15克),檳榔(3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悶。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濾去渣滓,不限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此方適用於治療因氣虛引起的消瘦、四肢疼痛、胸腹脹悶及食慾不振等症狀,建議服用訶黎勒散。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防葵(三分),柴胡(一兩去苗),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赤茯苓(三分),桔梗(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白朮(三分),赤芍藥(三分),檳榔(半兩)

白話文:

訶黎勒(一兩,煨製後使用外皮) 鱉甲(一兩,塗抹醋炙烤至微黃,去除裙邊) 防葵(三分) 柴胡(一兩,去除根鬚) 陳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然後烘烤)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三分) 桔梗(半兩,去除根部)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赤芍藥(三分)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脾胃乏弱。飲食不消。四肢羸瘦。宜服陳橘皮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濾去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下。忌食莧菜。 用來治療氣勞、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四肢消瘦等症狀,適宜服用陳橘皮丸。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神麯(一兩微炒),木香(半兩),檳榔(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柴胡(三分去苗),白朮(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豆蔻(三分去皮),高良薑(半兩銼),白茯苓(三分),沉香(三分),枳實(三分麩炒令微黃)

白話文:

  • 陳陳皮(一兩,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烤)
  • 厚朴(三分,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烤熟後香味濃鬱)
  • 神麴(一兩,稍微炒過)
  • 木香(半兩)
  • 檳榔(三分)
  • 人參(半兩,去除須根)
  • 桂心(半兩)
  • 柴胡(三分,去除幼苗)
  • 白朮(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熟後使用外皮)
  • 白豆蔻(三分,去除外皮)
  • 高良薑(半兩,切碎)
  • 白茯苓(三分)
  • 沉香(三分)
  • 枳實(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薑棗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取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細末,再加入蜂蜜搗打三百到二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機,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

治氣勞。大腸時泄。不欲飲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黃。宜服蓽茇丸方。

白話文:

治療氣虛勞損。當大腸時常瀉洩,不想要飲食,四肢冰冷,面色呈現青黃色時,適合服用蓽茇丸。

蓽茇(三分),白朮(三分),肉豆蔻(三分去殼),丁香(半兩),訶黎勒〔二(一)兩煨用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三分),胡椒(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

白話文:

蓽茇(15 克),白朮(15 克),肉豆蔻(15 克,去殼),丁香(25 克),訶黎勒(250 克或 500 克,連皮煨用),附子(50 克,炙裂去皮臍),桂心(15 克),胡椒(25 克),乾薑(25 克,炙裂研成碎末),厚朴(50 克,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陳橘皮(15 克,用湯浸泡去白瓤,焙乾),木香(2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氣勞。心胸噎塞。不下食。漸加羸瘦。宜服前胡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然後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均勻,反覆搗打三兩百次,直到可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飲送服三十丸。 此方適用於治療氣勞、心胸噎塞、食不下嚥及逐漸消瘦的情況,宜服用前胡丸。

前胡(一兩去蘆頭),木香(三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桂心(三分),檳榔(三分),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微炒),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一兩)

白話文:

前胡(50 公克,去除蘆頭) 木香(15 公克) 枳實(15 公克,麩炒至微黃) 陳橘皮(50 公克,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鱉甲(50 公克,刷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襴) 訶黎勒(50 公克,煨熟去除果肉,使用果皮) 桂心(15 公克) 檳榔(15 公克) 半夏(15 公克,熱水浸泡 7 次去除粘液,微炒) 桃仁(50 公克,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麩炒至微黃) 赤茯苓(50 公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忌莧菜。

白話文:

上述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和,搗三百至二百次。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生薑和橘皮煮的水送服二十丸。忌食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