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二 (6)
卷第十二 (6)
1. 治傷寒餘熱不退諸方
黃芩,梔子仁,川大黃(銼碎微炒),鐵粉(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餘熱在於胸中。煩渴悶亂。宜服龍膽丸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青葙子(一兩),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苦參(半兩銼),黃柏(三分銼),栝蔞根(半兩),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餘熱不退的各種藥方
黃芩、梔子仁、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鐵粉(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烤過略帶紅色並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不計時間,用溫水送服二十丸。
治療傷寒後,餘熱在胸中,感到煩躁口渴、胸悶混亂。應服用龍膽丸。
龍膽(一兩,去除蘆頭),青葙子(一兩),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苦參(半兩,切碎),黃柏(三分,切碎),栝蔞根(半兩),川升麻(三分)
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並搗打三到兩百下,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不計時間,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2. 治傷寒胸膈痰滯諸方
夫傷寒心胸壅滯。痰飲留澼。不能消散。故令心腹痞滿。少思飲食。風熱相搏。目眩頭痛。上焦不利。見食即嘔。此由胃虛。不能宣化水穀。津液閉塞不通。水飲停於心胸。而成痰結也。
治傷寒。胸膈痰滯。除頭目疼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獨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旋覆花(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壯熱痰壅。心膈不利。食久不消。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澤瀉(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痰毒壯熱。心膈滯悶。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旋覆花(一兩),細辛(一兩),白芷(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赤芍藥(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解。猶有風冷。痰滯胸膈。噎塞食飲。妨悶。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大腹皮(一兩銼),半夏(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滯嘔逆。肢體疼痛。心胸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澤瀉(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滯在胸膈悶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甘菊花,赤茯苓,人參(去蘆頭),前胡(去蘆頭),大腹皮(半兩銼),旋覆花(以上各三分),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石膏(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傷寒導致胸膈痰滯的各種治療方法
傷寒造成心胸阻塞,痰飲停滯,無法消散,因此導致心腹脹滿、食慾不振、思考能力下降。風熱交加,則出現頭暈頭痛,上焦氣機不利,一吃東西就嘔吐。這是因為胃氣虛弱,無法運化水穀,津液阻塞不通,水飲停留在心胸,形成痰結。
治療傷寒、胸膈痰滯、頭痛頭昏的藥方:前胡散
藥物: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獨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旋覆花(半兩)、半夏(半兩,水洗七遍,去滑膩)、桔梗(一兩,去蘆頭)。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頭痛、壯熱、痰壅、心膈不適、食物消化不良的藥方:半夏散
藥物:半夏(一兩,水洗七遍,去滑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澤瀉(一兩)、附子(半兩,炮製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製切碎)、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陳橘皮(三分,水浸去白瓤,烘乾)。
用法:將藥物搗碎粗略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頭痛、痰毒壯熱、心膈阻塞不適的藥方:人參散
藥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旋覆花(一兩)、細辛(一兩)、白芷(一兩)、乾薑(半兩,炮製切碎)、赤芍藥(一兩)、半夏(半兩,水洗七遍,去滑膩)、前胡(一兩,去蘆頭)。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痊癒後,仍有風寒、痰滯胸膈、飲食哽塞、胸悶的藥方:枇杷葉散
藥物:枇杷葉(半兩,擦去絨毛,炙微黃)、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水浸去白瓤,烘乾)、木香(半兩)、大腹皮(一兩,切碎)、半夏(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附子(半兩,炮製去皮臍)、枳殼(三分,麩炒至微黃,去瓤)。
用法:將藥物搗碎粗略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痰滯嘔逆、肢體疼痛、心胸不適的藥方:前胡散(第二方)
藥物: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澤瀉(一兩)、半夏(半兩,水洗七遍,去滑膩)、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痰滯胸膈阻塞不散、身體壯熱、頭昏腦脹、胃氣不和、食慾不振的藥方:白朮散
藥物:白朮、甘菊花、赤茯苓、人參(去蘆頭)、前胡(去蘆頭)、大腹皮(半兩,切碎)、旋覆花(以上各三分)、半夏(水洗七遍,去滑膩)、石膏(一兩)、附子(半兩,炮製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頭痛、心膈痰滯、阻塞不適、不想吃東西的藥方:旋覆花散
藥物:旋覆花、前胡(去蘆頭)、白蒺藜(微炒去刺)、柴胡(去苗)、枳殼(麩炒至微黃,去瓤)、桑根白皮(切碎)、赤茯苓(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切碎)。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傷寒、痰滯胸悶煩熱頭痛、不想吃東西的藥方:枳實散
藥物:枳實(麩炒至微黃)、柴胡(去苗)、赤茯苓、澤瀉、前胡(去蘆頭)、半夏(水洗七遍,去滑膩)(以上各三分)、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桑根白皮(半兩,切碎)。
用法: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