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25)

1. 治傷寒吐血諸方

治傷寒煩熱。吐血不止。心胸痛。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赤芍藥(一兩半),茅根(二兩),麥門冬(三兩去心焙),犀角屑(一兩半),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藕汁生地黃汁各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柏葉散方。

青柏葉(一兩),生乾地黃(一兩),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篩為末。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別攪馬通汁一合相和。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壅極吐血。百治不瘥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川大黃(一分銼微炒碎末)

上件藥。先煎地黃汁三兩沸。納大黃末調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熱、吐血不止、心胸疼痛的方劑:

使用刺薊散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刺薊一兩、赤芍藥一兩半、茅根二兩、麥門冬三兩(去心後烘焙)、犀角屑一兩半、生甘草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製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煎至剩六成,過濾藥渣。加入藕汁和生地黃汁各半合,再稍微煮開,不限時間,分兩次服用。

治療傷寒吐血不止的方劑:

使用柏葉散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青柏葉一兩、生乾地黃一兩、阿膠一分(搗碎炒黃)。

將以上藥材搗篩成粉末。用一大杯半的水煎至剩一杯,過濾藥渣。另外加入攪拌均勻的馬通汁一合,再稍微煮開,不限時間,分三次溫服。

治療傷寒嚴重堵塞導致吐血、久治不癒的方劑:

使用這個方子。

藥材包含:生地黃汁(一中杯)、川大黃(一分,切碎微炒成粉末)。

先將生地黃汁煮開三次,再加入大黃粉末攪拌均勻。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2. 治傷寒舌腫諸方

夫傷寒舌腫者。是熱毒傷於心脾也。心候於舌。主於血。血虛為熱所乘。又脾之大絡出於舌下。若心脾有熱。則令舌腫也。

治傷寒心脾熱。舌腫。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連(一兩去須),黃芩(三分),川升麻(三分),黃藥(三分),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焦虛。毒氣熱壅塞。咽喉連舌腫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射干(一兩),黃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閉塞。舌根腫痛方。

蒼耳根(一兩半銼),甘草(三分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虛熱舌腫方。

黃柏(一兩),甘草(三分生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熱。口瘡舌腫。咽喉疼痛。宜服此方。

羚羊角屑(半兩),玄參(三分),黃柏(半兩塗蜜微炙銼),甘草(半兩生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熟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心脾壅熱。舌腫。多吐痰涎。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牛黃(一分細研),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白菊花(半兩),黃連(三分去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鉛霜。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淡竹瀝二合。調下二錢。如無竹瀝。磨犀角。溫水調下亦得。

治傷寒心脾熱。唇乾舌腫。口內生瘡。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知母(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生銼),柴胡(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磨犀角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喉中痛。舌根腫滿。不能轉動。此為心脾熱毒。宜先用針。當舌中針入五分。出血即消。後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車前子(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生用),生乾地黃(三兩),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傷寒舌腫諸方

傷寒導致舌頭腫脹,是因為熱毒侵犯心脾所致。心臟的狀況反映在舌頭上,並主宰血液,血液虛弱就會被熱邪乘虛而入;此外,脾經的主要經絡從舌下經過,如果心脾有熱,就會導致舌頭腫脹。

治療傷寒、心脾熱盛、舌腫的藥方:大黃散

藥材: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黃連(一兩,去鬚)、黃芩(三分)、川升麻(三分)、黃柏(三分)、甘草(半兩,生品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三十粒黑豆,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傷寒、上焦虛弱、毒熱壅塞、咽喉及舌頭腫痛的藥方:玄參散

藥材:玄參(一兩)、射干(一兩)、黃柏(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傷寒、咽喉閉塞、舌根腫痛的藥方

藥材:蒼耳根(一兩半,切碎)、甘草(三分,生品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傷寒、心脾虛熱、舌腫的藥方

藥材:黃柏(一兩)、甘草(三分,生品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傷寒、心脾熱盛、口瘡舌腫、咽喉疼痛的藥方

藥材:羚羊角屑(半兩)、玄參(三分)、黃柏(半兩,塗蜂蜜微炙後切碎)、甘草(半兩,生品切碎)、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用煎煮過的竹葉水調服。

治療傷寒、心脾壅熱、舌腫、多吐痰涎的藥方:鉛霜散

藥材:鉛霜(一分,研細)、牛黃(一分,研細)、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白菊花(半兩)、黃連(三分,去鬚)、甘草(半兩,炙微赤後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再將牛黃、鉛霜與其餘藥粉混合研磨均勻。

用法:不拘時,用二合淡竹瀝調服二錢;若無竹瀝,可用磨碎的犀角,溫水調服。

治療傷寒、心脾熱盛、嘴唇乾燥、舌腫、口中生瘡的藥方:龍膽散

藥材:龍膽(半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焙乾)、知母(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生品切碎)、柴胡(半兩,去苗)。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

用法:不拘時,用磨碎的犀角溫水調服二錢。

治療傷寒、喉嚨疼痛、舌根腫脹、不能轉動(心脾熱毒)的藥方:升麻散

治療方法:首先用針刺舌頭中間,刺入五分,出血後腫脹就會消退。之後服用升麻散。

藥材:川升麻(半兩)、車前子(半兩)、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甘草(半兩,生品)、生地黃(三兩)、川朴硝(三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渣,不拘時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