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24)
卷第十一 (24)
1. 治傷寒吐血諸方
夫傷寒。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汗不發。致使熱毒入深。結於五臟。有瘀積故吐血也。
治傷寒吐血。心煩不食。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一(三)兩〕,生乾地黃(一兩),柏葉(一兩),茜根(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芩(一兩),黃連(一兩去須),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溫病。時氣疫毒。及飲酒傷中。吐血不止。面黃乾嘔。心煩。止血蒲黃散方。
蒲黃(二兩),栝蔞(二兩),犀角屑〔一(二)兩〕,甘草(二兩炙微赤銼),桑寄生(二兩)葛根〔三(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伏龍肝,甘草(炙微赤銼),茜根,生乾地黃,阿膠(搗碎炒令黃色),黃芩(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心神煩悶。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梔子仁(半兩),遠志(一分去心),桂心(半兩),黃連(三分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荷葉(一兩),艾葉(三分微炒),柏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目眩煩悶。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赤芍藥,黃芩,伏龍肝,阿膠(搗碎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乾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及餘毒不退。吐血一二升不止。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黃柏(三分銼),黃芩(一兩),吳藍(一兩),黃連(三分去須),伏龍肝(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吐血不止方。
伏龍肝(一分),紅藍花〔一合(分)〕,亂髮灰(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肺熱。因嗽吐血或唾血。宜服茅根飲子方。
茅根(三兩),犀角屑(一兩),黃芩(一兩),桑根白皮(二兩),竹茹(一兩),刺薊(一兩半),紫菀(二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白話文:
傷寒吐血諸方:
傷寒,是因陽氣受邪氣侵犯,初期熱邪在表層,應該發汗,但汗液卻發不出來,導致熱毒深入,積聚在五臟,產生瘀血,因此吐血。
治療傷寒吐血,心煩意亂,吃不下東西的,可以用伏龍肝散:伏龍肝(3兩),生地黃(1兩),柏葉(1兩),茜草根(1兩),阿膠(1兩,搗碎炒至黃燥),黃芩(1兩),黃連(1兩,去鬚),炙甘草(1.5兩,炙微赤,切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溫病、時疫、飲酒傷胃導致吐血不止,面色發黃,乾嘔,心煩的,可以用止血蒲黃散:蒲黃(2兩),栝樓(2兩),犀角屑(2兩),炙甘草(2兩,炙微赤,切碎),桑寄生(2兩),葛根(2兩,切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5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吐血不止的,可以用這個方子:伏龍肝、炙甘草(炙微赤,切碎)、茜草根、生地黃、阿膠(搗碎炒至黃色)、黃芩(以上各1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錢,用一杯水,加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吐血,心神煩悶的,可以用子芩散:子芩(3分),梔子仁(半兩),遠志(1分,去心),桂枝(半兩),黃連(3分,去鬚)。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另一個方子:黃連(1兩,去鬚),荷葉(1兩),炒艾葉(3分,微炒),柏葉(3分)。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加入生地黃汁半合,再煎一兩沸,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吐血,頭暈目眩,煩悶的,可以用當歸散:當歸、赤芍藥、黃芩、伏龍肝、阿膠(搗碎炒至黃燥)(以上各1兩),乾薑(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心熱,餘毒未消,吐血一、二升不止的,可以用生地黃散:生地黃(1兩),黃柏(3分,切碎),黃芩(1兩),吳藍(1兩),黃連(3分,去鬚),伏龍肝(1兩),麥門冬(1兩,去心)。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4-5錢,用一杯半水,加竹茹一分,煎至5-6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心熱,吐血不止的方子:伏龍肝(1分),紅藍花(1合),亂髮灰(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5錢,用一杯水,加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傷寒,心肺熱,因咳嗽而吐血或唾血的,可以用茅根飲子:茅根(3兩),犀角屑(1兩),黃芩(1兩),桑白皮(2兩),竹茹(1兩),刺薊(1.5兩),紫菀(2兩,洗淨泥土)。藥材切碎拌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加入生地黃汁一合,再煎一兩沸,溫服,分二次服用。
治療傷寒煩熱,吐血不止,心胸疼痛的,可以用刺薊散:刺薊(1兩),赤芍藥(1.5兩),茅根(2兩),麥門冬(3兩,去心,焙乾),犀角屑(1.5兩),生甘草(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半兩,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加入藕汁、生地黃汁各半合,再煎一兩沸,溫服,分二次服用。
治療傷寒吐血不止的,可以用柏葉散:青柏葉(1兩),生地黃(1兩),阿膠(1分,搗碎炒至黃色)。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一杯半水煎至一杯,去渣,加入馬齒莧汁一合,再煎一兩沸,溫服,分三次服用。
治療傷寒,氣血瘀滯導致吐血,百治不癒的方子:生地黃汁(一杯半),川大黃(1分,切碎,微炒成末)。先煎生地黃汁三沸,然後加入大黃末攪勻,溫服,不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