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六 (3)

1. 治脾勞諸方

夫脾勞病者。補肺氣以益之。肺王則感脾矣。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其根矣。則太陰陽明為根。逆其根者。則伐其本。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

治脾勞。四肢羸瘦。腹中冷痛。不能飲食。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對於脾胃疲勞的人來說,可以補益肺氣來幫助它。肺主氣,可以感化脾胃。因此,聖人遵循養生之道,在春天和夏天滋養陽氣,在秋天和冬天滋養陰氣,以順應它們的本源。太陰(脾)和陽明(胃)是本源。違背本源,就是損害根本。陰陽四時是萬物生長和消亡的規律。

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芎藭(半兩),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麥糵(半兩微炒),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木香(半兩),草豆蔻(三分去皮)

白話文:

  • 人參(25 克,去鬚根)
  • 白茯苓(15 克)
  • 川芎(25 克)
  • 厚朴(15 克,去粗皮後塗抹生薑汁烤製)
  • 枳殼(25 克,用麩炒至微黃後去瓤)
  • 炒麥芽(25 克)
  • 吳茱萸(5 克,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
  • 陳皮(25 克,用湯浸泡後去白色瓤烘乾)
  • 訶子(50 克,煨後取殼)
  • 木香(25 克)
  • 草豆蔻(15 克,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勞。胃寒嘔逆。臍下㽲痛。宜服丁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粗粉末。

每次服四錢藥粉,以一中盞水加入半片生薑和兩到三顆紅棗。

煮沸後再熬煮至約六分之一液量,過濾掉藥渣。

於飯前溫熱服下。

期間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或油膩食物。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白朮(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白茯苓(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沉香(半兩),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肉桂皮(半兩) 白術(半兩) 人參(半兩,去掉根鬚) 當歸(半兩) 白茯苓(半兩) 附子(半兩,炮製後破裂,去掉皮和臍) 沉香(半兩) 鱉甲(一兩,塗上酥油,烘烤至金黃,去除裙邊) 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醋物莧菜。

治脾勞。四肢疼痛。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白話文:

上面這帖藥,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三錢,用一杯水煮其中,加入生薑半片,煮到剩六分之四。去掉渣滓,飯前溫服。服用期間忌食醋類食物和莧菜。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芍藥(半兩),當歸(半兩),黃耆(一兩銼),赤茯苓(半兩),柴胡(一兩去苗),白朮(半兩),芎藭(半兩),木香(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鱉甲(1兩,塗上醋炙成黃色,去除邊緣) 人參(3錢,去除鬚根) 赤芍藥(5錢) 當歸(5錢) 黃耆(1兩,切碎) 赤茯苓(5錢) 柴胡(1兩,去除幼苗) 白朮(5錢) 芎藭(5錢) 木香(5錢) 甘草(1錢,炙成微紅色,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莧菜。

治脾勞實。四肢不舉。五臟不調。脹滿氣急。半夏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濾去渣滓,飯前溫服。忌食莧菜。 治療脾臟勞損實症,四肢無力,五臟不和,脹滿氣促,使用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白朮(二兩),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芍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大腹皮(二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香(一兩),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白話文:

半夏(一兩,在湯中浸泡七次,去除滑膩感) 白朮(二兩) 赤茯苓(一兩) 鱉甲(一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 杏仁(一兩,在湯中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磨碎,用麩皮炒至微黃) 陳橘皮(二兩,在湯中浸泡,去除白色果瓤,烘烤)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除花蕾) 大腹皮(二兩,切碎) 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製,僅使用果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飴糖莧菜。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約 6 克),加入半碗清水,放入生薑半片、紅棗三枚。 煎煮至水量剩下三分之二,濾去藥渣。於飯前溫熱服用。 服藥期間忌食飴糖和莧菜。

治脾勞。壅熱。身體眼目唇口悉黃。舌乾。咽喉痛。不能嚥唾。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疲勞。體內熱氣過盛。身體、眼睛、嘴唇、口腔全部變黃。舌頭乾燥。喉嚨疼痛。無法吞咽口水。應該服用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川升麻(一兩),柴胡(三兩去苗),射干(一兩),子芩(一兩),茵陳(一兩)犀角屑(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桔梗(一兩去蘆頭),梔子仁(一兩),葳蕤(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生地黃(90 克),川升麻(45 克),柴胡(135 克,去掉鬚根),射干(45 克),子芩(45 克),茵陳(45 克),犀角屑(45 克),麥門冬(45 克,去掉中心),桔梗(45 克,去掉根須),梔子仁(45 克),葳蕤(45 克),甘草(45 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蜜一匙。更煎一沸。放溫。食後服之。

治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白朮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加入一匙蜂蜜,再煎煮至沸騰一次,放溫後,在飯後服用。 用於治療脾臟勞損,胃部虛寒,食物不易消化,腹部脹滿,情緒抑鬱不樂的症狀。此為白朮散的方劑。

白朮(三分),白茯苓(二兩),桂心(三分),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曲(三分微炒黃色),草豆蔻(一兩去皮),大麥糵(一兩微炒令黃),木香(一兩),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二兩去蘆頭),檳榔(一兩)

白話文:

  • 白朮:三分
  • 白茯苓:二兩
  • 桂心:三分
  •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陳曲:三分,微炒至黃色
  • 草豆蔻:一兩,去皮
  • 大麥糵:一兩,微炒至黃色
  • 木香:一兩
  • 吳茱萸:三分,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後微炒
  • 陳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焙乾
  • 人參:二兩,去蘆頭
  •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脾勞虛冷。大腸滑泄。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無力。日漸羸弱。宜服拌肝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每次用餐前,用溫酒送服兩錢。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滑洩、沒有食慾、口腔潰瘍、四肢無力、身體日漸虛弱,應服用拌肝散。

茵陳(一兩),犀角屑(半兩),石斛(半兩去根銼),白朮(三分),赤芍藥(半兩),柴胡(三分去苗),縮砂(半兩去皮),人參(三分去蘆頭),桔梗(三分去蘆頭),防風(半兩去蘆頭),肉桂(三分去皺皮),白蕪荑仁(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

白話文:

茵陳(60克),犀牛角粉(30克),石斛(30克,去根切碎),白朮(18克),赤芍藥(30克),柴胡(18克,去苗),縮砂仁(30克,去皮),人參(18克,去蘆頭),桔梗(18克,去蘆頭),防風(30克,去蘆頭),肉桂(18克,去皺皮),白蕪荑仁(30克),肉豆蔻(30克,去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豬肝一葉。淨去筋膜。不洗。薄切作片子。蔥白三莖。細切。入散五錢。重重摻在肝上。用濕紙五七重裹。以慢火煨令熟。空心食。食後吃暖酒半盞。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研磨成細粉。

準備一片豬肝,去除筋膜,但不清洗。切成薄片。

將三根蔥白切細。

將五錢的藥粉均勻地撒在豬肝片上。

用五到七層濕紙包裹著豬肝片。

用小火慢煨至豬肝熟透。

空腹食用。食用後再喝半杯溫酒。

治脾勞。飲食不節。口苦舌澀。多吐清水。四肢黃瘦。雖食不成肌膚。大腸時時泄滑。宜服蕪荑煎丸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勞損。飲食沒有節制。口中感到苦味,舌頭乾澀。經常吐出清水。四肢發黃消瘦。即使吃了東西也無法長肉。大腸經常性瀉肚滑利。應該服用蕪荑煎丸這個藥方。

蕪荑仁(二兩搗羅為末酸米醋二升煎為膏),人參(三分去蘆頭),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乳香(半兩細研),肉蓯蓉(半兩去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縮砂(三分去皮),香附子(三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白朮(三分),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肉桂(三分去皺皮),蓽茇(三分),辛荑(三分)

白話文:

  • 蕪荑仁(2 兩,搗碎過篩成細末,用 2 升酸米醋煎煮成糊膏)
  • 人參(3 分,去掉蘆頭)
  • 木香(半兩)
  • 陳橘皮(1 兩,用熱湯浸泡,去掉白色瓤,烘乾)
  • 丁香(半兩)
  • 乳香(半兩,研成細粉)
  • 肉蓯蓉(半兩,去掉外殼)
  • 附子(3 分,用火炮裂,去除外皮和胚芽)
  • 縮砂仁(3 分,去掉外殼)
  • 香附子(3 分)
  • 枳實(3 分,用麩子炒至微黃)
  • 白朮(3 分)
  • 厚朴(3 分,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肉桂(3 分,去掉粗糙的皮)
  • 蓽茇(3 分)
  • 辛荑(3 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蕪荑煎和令勻。更入煉了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蕪荑煎服,攪拌均勻。再加入煉製好的蜂蜜。混合研磨三百到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或晚飯前服用二十粒藥丸。逐漸增加至三十粒。

治脾勞。臟腑虛冷。不思飲食。嘔逆。四肢少力。腹脅脹痛。厚朴丸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勞損。內臟虛寒。沒有食慾。嘔吐反胃。四肢無力。腹部兩側脹痛。使用厚朴丸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訶黎勒(二兩煨微黃),木香(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蒼朮(三分),乾薑(一分炙裂銼),麥糵(三分微炒令黃),京三稜(半兩炮裂),益智子(半兩),當歸(三分),黃耆(一兩銼),檳榔(半兩)

白話文:

厚朴(100 克,去除粗皮,塗抹薑汁,烤製至芳香) 白茯苓 (15 克) 人參 (15 克,去除根須) 鱉甲 (100 克,塗醋烤製至金黃色,除去裙邊和甲殼) 訶黎勒 (100 克,加熱至微黃) 木香 (25 克) 陳皮 (25 克,浸泡熱水去除白色瓤,烤製) 附子 (25 克,蒸煮後破開,去除皮和臍) 吳茱萸 (25 克,浸泡熱水七次,烤乾後微微炒過) 蒼朮 (15 克) 乾薑 (5 克,烤製後破開,切碎) 麥糵 (15 克,微微炒過至金黃色) 京三稜 (25 克,蒸煮後破開) 益智子 (25 克) 當歸 (15 克) 黃耆 (50 克,切碎) 檳榔 (2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忌莧菜。

治脾勞。臟腑冷熱不調。食少羸瘦。四肢無力。骨節煩疼。宿食不消。心腹積聚。臍下冷痛。面色萎黃。宜服豬肚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好的蜂蜜,充分攪拌至三五百杵,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二十丸,用粥水送服,晚飯前再服一次。忌食莧菜。此方適用於脾胃虛弱,臟腑寒熱失調,食慾不振,體質消瘦,四肢無力,骨節酸痛,食物積滯,心腹脹痛,臍下冷痛,面色萎黃等症狀。

豬肚(一枚以皂莢水淨洗用童子小便二斗於鍋內煮至五升已來取出豬肚細切於沙盆中爛研以新布絞去筋膜卻內小便中慢火煎至二升入後藥末),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京三稜(二兩炮銼),檳榔,桂心,乾漆(搗碎炒令煙出),附子(炮裂去皮臍),木香,草豆蔻(去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石斛(去根銼),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當歸,白朮,牛膝(去苗),桔梗(去蘆頭),紫菀(洗去苗土),赤芍藥,蓬莪朮,訶黎勒皮,芎藭,神麯(微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黃耆(以上各一兩),柴胡〔一(二)兩去苗〕,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肉豆蔻(二兩去殼),阿魏(一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

白話文:

豬肚(一個用皁莢水清洗乾淨,用童子小便兩鬥在鍋中煮到剩五升,取出豬肚,切碎在沙鍋中研爛,用新布過濾去除筋膜,再放回小便中,小火煎煮到剩兩升,加入後述藥材粉末):

  • 鱉甲(一兩,塗抹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
  • 京三稜(兩,炮製後研碎)
  • 檳榔
  • 桂心
  • 乾漆(搗碎,炒至冒煙)
  • 附子(炮製後爆裂,去除皮和臍)
  • 木香
  • 草豆蔻(去皮)
  • 枳殼(麩炒至微黃,去除瓤)
  • 石斛(去根,研碎)
  • 厚朴(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當歸
  • 白朮
  • 牛膝(去苗)
  • 桔梗(去蘆頭)
  • 紫菀(清洗去除泥土)
  • 赤芍藥
  • 蓬莪朮
  • 訶黎勒皮
  • 芎藭
  • 神麯(微炒)
  •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瓤後烘焙)
  • 黃耆(以上各一兩)
  • 柴胡(一或兩兩,去除苗)
  • 桃仁(三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麩炒至微黃)
  • 肉豆蔻(兩兩,去殼)
  • 阿魏(一兩,用麵粉包裹,以緩火煨烤至麵粉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前豬肚煎中。慢火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人參湯。或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治脾勞。心腹氣冷痛。時時下痢。宜服厚朴丸方。

白話文:

把上面所列的藥材搗成細末。加入事先煎煮好的豬肚湯中,用小火慢慢熬煮至濃稠。如果可以搓成丸子,就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人參湯或溫酒送服三十丸。空腹時和晚飯前服用。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神麯(一兩微炒),當歸(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礬(一兩半燒灰),五味子(一兩),縮砂(一兩去皮),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白龍骨(一兩),白石脂(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訶黎勒(二兩煨用皮),白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厚朴(180克,去除粗糙的外皮,塗抹生薑汁,烤製出香氣) 神曲 (60克,略微炒制) 當歸 (60克) 枳殼 (60克,用麩子炒至微微泛黃,去除果實) 白礬 (90克,燒成灰) 五味子 (60克) 縮砂仁 (60克,去除外皮) 黃連 (60克,去除須根,略微炒制) 白龍骨 (60克) 白石脂 (60克) 乾薑 (60克,炮製至裂開,切碎) 訶黎勒 (120克,煨煮後使用果皮) 白茯苓 (60克) 人參 (60克,去除蘆頭) 附子 (60克,炮製至裂開,去除皮和胚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曲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勞。胃氣不和。時有泄瀉。食少無力。宜服松脂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過的麴糊混合,搗拌約三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在空腹以及晚餐前服用,以粥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脾臟勞損,胃氣不和,時常出現腹瀉,食慾不振,體力不足,適合服用松脂丸。

松脂(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訶黎勒(二兩煨用皮),蓽茇〔二(一)兩〕,縮砂(一兩去皮)人參(一兩去蘆頭),乾薑(一兩炮裂銼),白茯苓(一兩),木香(一兩),白朮(一兩),麥糵(一兩炒令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白話文:

松脂、肉豆蔻、訶黎勒、蓽茇、縮砂、人參、乾薑、白茯苓、木香、白朮、麥糵、陳橘皮各取適量,按照比例混合後使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白蠟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胃虛勞羸瘦。腳膝疼痛。宜充肌調中助力。黃耆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蠟融化後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服用,以粥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脾胃虛弱、身體消瘦、腳膝疼痛,適合補充肌肉、調理中氣、增強體力。此為黃耆丸的方劑。

黃耆(二兩銼),覆盆子(一兩),牛膝(一兩去苗),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石斛〔二(一)兩去根銼〕,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炙乾),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肉桂(二兩去皺皮),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沉香(一兩),熟乾地黃(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

白話文:

  • 黃耆(兩兩,切碎)
  • 覆盆子(一兩)
  • 牛膝(一兩,去除根鬚)
  • 鱉甲(一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襴)
  • 石斛(兩兩,去除根鬚,切碎)
  • 肉蓯蓉(一兩,酒浸泡一夜,颳去皺皮,烘乾)
  • 白朮(一兩)
  • 附子(一兩,炮裂去除皮和肚臍)
  • 肉桂(兩兩,去除皺皮)
  • 五味子(一兩)
  • 人參(一兩,去除根鬚)
  • 沉香(一兩)
  • 熟乾地黃(兩兩)

以上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

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勞熱。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吐出蟲。宜服此茱萸根浸酒方。

茱萸根(東引大者一尺銼),大麻仁(四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將蜂蜜煉好,然後搗成三百二百杵大小的丸子,每顆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天早上空腹和晚上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粒,可以治療脾勞熱,也就是脾臟虛弱導致的發熱,以及脾臟中出現蟲子引起的嘔吐出蟲症狀。這個方子適合服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清酒五升。浸一宿。微火暖之。絞去滓。每日空腹。飲一中盞。晚食前再服。下盡蟲為度。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搗碎成粗粉。用五升清酒浸泡一夜。用小火加熱,過濾去除沉澱物。每天空腹服用一中盞(約 150 毫升)。晚上飯前再服一次。服用到將寄生蟲全部驅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