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2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20)

1. 治傷寒乾嘔諸方

治傷寒。乾嘔。煩渴不止。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麥門冬(三分去心),葛根(三分銼),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茯苓(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煩熱乾嘔。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半兩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蘆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止散方。

茅根(三兩銼),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三兩),竹茹(三兩),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乾嘔。心膈煩滿方。

木通(二兩),蘆根(二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出現乾嘔、煩躁口渴不止的狀況,適合服用枇杷葉散這個處方:

枇杷葉(去除絨毛並稍微烤黃,取三分)、麥門冬(去除中心的硬心,取三分)、葛根(切成小塊,取三分)、人參(去除蘆頭,取三分)、赤茯苓(取半兩)、甘草(稍微烤紅並切成小塊,取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約一杯水,放入生薑少許(約半分)一起煎煮至剩一半的量,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溫服。

治療傷寒後,出現煩熱、乾嘔的狀況,適合服用竹茹散這個處方:

竹茹(取半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取半兩)、人參(去除蘆頭,取半兩)、麥門冬(去除中心的硬心,取半兩)、甘草(稍微烤紅並切成小塊,取半兩)、蘆根(切成小塊,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約一杯水,放入生薑少許(約半分)一起煎煮至剩六分的量,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溫服。

治療傷寒,乾嘔不止的狀況,適合服用這個處方:

茅根(切成小塊,取三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取二兩)、桂心(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約一杯水,煎煮至剩六分的量,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溫服。

治療傷寒,乾嘔、食慾不振的狀況,適合服用蘆根飲這個處方:

蘆根(取三兩)、竹茹(取三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取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小塊,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加入約一大杯水,放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少許(約半分)一起煎煮至剩五分的量,去除藥渣溫服。

治療傷寒,乾嘔、胸膈煩悶的狀況,適合服用這個處方:

木通(取二兩)、蘆根(取二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取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小塊,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加入約一大杯水,放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少許(約半分)一起煎煮至剩五分的量,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