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14)

1. 治傷寒潮熱不退諸方

知母,人參(去蘆頭),柴胡,石膏,葛根(銼),赤茯苓(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經二七日外。潮熱不退。四肢無力。昏沉如醉。恐變成百合病。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葛根(一兩),麻黃(半兩去根節),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芩(半兩),前胡(三分去蘆頭),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胸壅悶。潮熱頭痛。肢節拘急。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柴胡(三分去苗),甘菊花(三分),赤茯苓(三分),赤芍藥(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蔓荊子(三分),黃芩(一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數日。頭痛。潮熱不退。或發憎寒。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二)兩〕,桑根白皮(一兩銼),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頭痛。四肢拘急煩疼。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赤茯苓,麥門冬(去心),葳蕤,柴胡(去苗),梔子仁(以上各一兩),桑根白皮(三分銼),石膏(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不退。四肢沉重。不欲飲食。胸中溢塞。小便赤澀。宜服龍膽丸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白蘚皮(一兩),黃連(三分去須),子芩(半兩)梔子仁(三分),川大黃(一兩半銼微炒),川升麻(三分),大麻仁(一兩半別研如膏),鱉甲(一兩去裙襴塗醋炙令微黃),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仁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燒不退的各種方劑

第一個方劑:

藥材:知母、人參(去除蘆頭)、柴胡、石膏、葛根(切碎)、赤茯苓(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烤過微紅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和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二個方劑: (用於治療傷寒已經過了十四天,發燒不退,四肢無力,昏沉如醉,擔心轉變成百合病。)

藥材:百合(一兩)、葛根(一兩)、麻黃(半兩,去除根節)、麥門冬(半兩,去除心)、黃芩(半兩)、前胡(三分,去除蘆頭)、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烤過微紅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和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三個方劑: (用於治療傷寒,心胸悶脹,發燒頭痛,四肢關節拘攣僵硬。)

藥材:石膏(一兩)、前胡(三分,去除蘆頭)、柴胡(三分,去除苗)、甘菊花(三分)、赤茯苓(三分)、赤芍藥(三分)、防風(三分,去除蘆頭)、蔓荊子(三分)、黃芩(一分)、甘草(三分,烤過微紅切碎)、枳殼(三分,用麩皮炒過微黃,去除內瓤)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和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四個方劑: (用於治療傷寒數日,頭痛,發燒不退,或發冷畏寒。)

藥材: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除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或二兩)、桑根白皮(一兩,切碎)、川朴硝(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五個方劑: (用於治療傷寒,發燒頭痛,四肢關節拘攣疼痛。)

藥材:羚羊角屑、赤茯苓、麥門冬(去除心)、葳蕤、柴胡(去除苗)、梔子仁(以上各一兩)、桑根白皮(三分,切碎)、石膏(二兩)、甘草(半兩,烤過微紅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六個方劑: (用於治療傷寒,發燒不退,四肢沉重,不想吃飯,胸中堵塞,小便赤黃不暢。)

藥材:龍膽(一兩,去除蘆頭)、前胡(三分,去除蘆頭)、白蘚皮(一兩)、黃連(三分,去除須)、子芩(半兩)、梔子仁(三分)、川大黃(一兩半,切碎微炒)、川升麻(三分)、大麻仁(一兩半,另外研磨成膏狀)、鱉甲(一兩,去除邊緣,塗醋炙烤至微黃)、川芒硝(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末,加入麻仁膏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二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熱的米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