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9)
卷第十一 (9)
1. 治傷寒頭痛諸方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不止。通頂吹鼻散方。
藜蘆(一分去蘆頭),瓜蒂(三分),馬牙硝(三分),龍腦(半錢研),麝香(半錢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龍腦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得嚏即瘥。
治傷寒頭痛。至甚不解方。
藜蘆(一分),栝蔞皮(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吹少許入鼻中。滴少黃水即瘥。
白話文:
治療傷寒頭痛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的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杯水,加入二十七片竹葉,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頭痛不止的通頂吹鼻散藥方
藜蘆(去掉蘆頭,一分),瓜蒂(三分),馬牙硝(三分),龍腦(半錢,研磨成粉),麝香(半錢,研磨成粉)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再加入龍腦和麝香研磨均勻。用少量吹入鼻中,打噴嚏後就會痊癒。
治療傷寒頭痛非常嚴重且無法緩解的藥方
藜蘆(一分),栝蔞皮(一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吹少量入鼻中,滴下少量黃色鼻水就會痊癒。
2. 治傷寒食毒諸方
夫傷寒食毒者。由其人脾胃氣虛。宿食不化。因外傷風冷。四肢不利。身體雖不大熱。心胸恆多壅悶。吐逆上氣。心腹脹滿。小便赤色。下利頻仍。診其脈緊數。三部俱有此候。乃為證也。
治食毒傷寒。初得病。身體不大熱。心悶。吐逆上氣。小便赤色。下利不止。水穀不化。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三分),高良薑(半兩銼),草豆蔻(半兩去皮),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細辛(一分),甘草〔半(一)分炙微赤銼〕,子芩(三分),訶黎勒皮(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生薑。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
治食毒傷寒。頭痛。身不大熱。心間駐悶。大便下利。宜服此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一兩),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食毒傷寒。心腹脹滿。時復嘔吐。憎寒。不下飲食。大小便秘澀。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白朮(三分),川芒硝(一兩),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食毒。腹脹氣短。壅悶。不下食。四肢少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當歸(銼微炒),大腹皮(銼),訶黎勒(煨用皮),川大黃(銼碎微炒),木香(以上各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食毒。脾胃虛乏。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心腹氣脹。或時下利。向晚憎寒。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神麯(一分微炒黃色),白朮(半兩),蓽茇(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半兩去苗),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食毒。腹脹喘急。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白朮(一兩),木香(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薑棗。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白話文:
治傷寒食毒諸方
所謂的傷寒食毒,是因為人體脾胃虛弱,積存的食物無法消化,又因為外感風寒,導致四肢不靈活。雖然身體沒有發高燒,但常常會感到心胸悶脹、想吐、氣逆上衝、心腹脹滿、小便發紅、頻繁腹瀉。診斷時,可以發現脈搏緊數,三處脈象都有這種情況,這就屬於此類病症。
治療食毒傷寒,初期症狀為身體沒有發高燒,但感到心悶、想吐、氣逆上衝、小便發紅、腹瀉不止、消化不良,應該服用人參散這個方子: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三分)、高良薑(半兩,切碎)、草豆蔻(半兩,去皮)、附子(半兩,炮製後剝皮去臍)、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細辛(一分)、甘草(半(或一)分,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子芩(三分)、訶子皮(半兩)、厚朴(半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五分,去除生薑,不拘時間,將藥渣和藥液一起溫熱服用。
治療食毒傷寒,症狀為頭痛、身體沒有發高燒、心間悶脹、腹瀉,應該服用這個方子: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附子(三分,炮製後剝皮去臍)、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訶子皮(一兩)、厚朴(三分,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陳皮(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五分,不拘時間,將藥渣和藥液一起溫服。
治療食毒傷寒,症狀為心腹脹滿、時常嘔吐、怕冷、吃不下東西、大小便不通暢,應該服用大腹皮散這個方子:
大腹皮(一兩,切碎)、川大黃(一兩,切碎略炒)、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白朮(三分)、川芒硝(一兩)、厚朴(三分,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腹脹氣短、胸悶、吃不下東西、四肢無力,應該服用桂心散這個方子:
桂心、當歸(切碎略炒)、大腹皮(切碎)、訶子(煨烤後用皮)、川大黃(切碎略炒)、木香(以上各一兩)、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膜)、甘草(三分,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脾胃虛弱、四肢無力、不想吃東西、心腹脹氣、有時腹瀉、傍晚怕冷,應該服用木香散這個方子:
木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神曲(一分,略炒至黃色)、白朮(半兩)、蓽茇(半兩)、人參(三分,去除蘆頭)、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柴胡(半兩,去除莖苗)、桃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及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厚朴(三分,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腹脹氣喘、呼吸急促,應該服用檳榔散這個方子:
檳榔(一兩)、白朮(一兩)、木香(三分)、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訶子皮(三分)、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五分,去除生薑和紅棗,不拘時間,將藥渣和藥液一起溫服。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發高燒、頭痛、腹脹怕冷、四肢痠痛、口苦,應該服用白朮散這個方子:
白朮(三分)、附子(三分,炮製後剝皮去臍)、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桂心(三分)、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川大黃(三分,切碎略炒)、木香(半兩)、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膜)。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兩枚紅棗煎煮至剩五分,去除生薑和紅棗,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腹脹腸鳴、沒有食慾,應該服用赤茯苓散這個方子:
赤茯苓、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人參(去除蘆頭)、白朮、五味子、木香、桔梗(去除蘆頭)、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五分,去除生薑,不拘時間,將藥渣和藥液一起溫服。
治療傷寒食毒,症狀為心腹脹、氣喘胸悶、大小便不通,應該服用這個方子:
川大黃(一兩,切碎略炒)、赤芍藥(一兩)、當歸(半兩,去除中心並烘乾)、木香(半兩)、川樸硝(一兩)、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膜)。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直到排便通暢為止。
治療食毒傷寒,症狀為心腹脹滿、頭面及全身發黃、有時怕冷發熱、想吐、吃不下東西、大便秘結、小便如血,應該服用木香丸這個方子:
木香(一兩)、桂心(一兩)、川升麻(一兩)、白朮(半兩)、川大黃(一兩,切碎略炒)、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香)、知母(半兩)、檳榔(一兩)、川朴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混合搗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生薑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