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7)
卷第十一 (7)
1. 治陰毒傷寒諸方
蘹香子(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臍),天南星(炮裂),硫黃(細研),丁香,木香,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蕷知子,桂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研碎。以炒生薑熱酒調下。良久。煎蔥白艾湯投之。不計時候頻服之。
治陰毒傷寒。來蘇丹方。
硫黃,硝石,太陰玄精(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於瓷瓶中盛。以瓦子蓋瓶口。用黃泥固濟。陰乾。以炭火半斤。養令火盡。即出之。更研如粉。用湯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熱酒下三丸。至五丸。衣蓋取汗。
治陰毒傷寒。發汗黑聖散方。
川烏頭(三兩每個劈作四片),吳茱萸(六兩湯浸七遍焙乾)
上先掘地作一坑子。築令淨潔。以大火燒赤。淨掃去灰。先下吳茱萸。次下烏頭。安在上面。用好醋一大碗。旋旋澆入坑子內。以盡為度。後以瓦盆蓋之。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熱酒下一錢。汗出立瘥。
治陰毒傷寒。頭痛心躁。手足厥冷。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炭火內燒令黑色勿令藥過取出用盆子蓋之候冷細研)
上件藥。用水磨沉香一分。煮稀粥飲。不計時候調下一錢。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宜熨之方。
吳茱萸(一升)
上以酒拌令勻濕。以熟絹袋二枚盛。蒸令極熱。取熨腳心。候氣通暢勻暖。即停熨。
白話文:
治療陰毒傷寒諸方
-
第一方: 將茴香子(稍微炒過)、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臍)、炮製過的天南星、細磨的硫磺、丁香、木香、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並稍微炒過)、薯蕷子、桂心(以上各一兩)等藥材,全部搗碎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然後用醋煮的麵糊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搗碎後用炒過的生薑熱酒送服。過一會兒,再喝用蔥白和艾草煮的湯。不計時間,隨時可以多次服用。
-
第二方:來蘇丹 將硫磺、硝石、太陰玄精(以上各一兩)等藥材,全部細磨成粉末,裝在瓷瓶中,用瓦片蓋住瓶口,再用黃泥密封。放在陰涼處風乾後,用半斤炭火慢慢加熱直到炭火熄滅。取出後,再次研磨成粉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不計時間,用熱酒送服三至五丸,蓋上被子發汗。
-
第三方:發汗黑聖散 將川烏頭(三個,每個切成四片)和吳茱萸(六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備用。 先挖一個坑,整理乾淨。用大火將坑燒紅,然後把灰清理乾淨。先放入吳茱萸,再將烏頭放在上面。倒入一大碗好醋,慢慢地澆入坑中,直到醋全部用完。然後用瓦盆蓋住,等冷卻後取出。搗碎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用生薑熱酒送服一錢,出汗後病就會好。
-
第四方: 治療陰毒傷寒引起的頭痛、心煩、手腳冰冷。 將附子(一兩)用炭火燒成黑色,但不要燒過頭,取出後用盆子蓋住,等冷卻後細磨成粉末。 將此藥與用水磨的沉香粉(一分)混合,用稀粥送服,每次服用一錢,不計時間。服用後蓋上被子發汗。如果走十里路還沒有出汗,就再服一次。
-
第五方: 治療陰毒傷寒引起的四肢冰冷,使用熱敷的方法。 將吳茱萸(一升)用酒拌濕,分成兩份,裝入兩個熟絹布袋中。蒸至極熱,用來熱敷腳心。等氣血通暢,感覺溫暖後就停止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