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6)
卷第十一 (6)
1. 治陰毒傷寒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如患一日兩日者。溫酒調下一錢。如是三四日至五日者。用藥末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稍熱和滓頻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逆。胸膈不利。宜服此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裂銼),肉桂(去皴皮),人參(去蘆頭),赤茯苓,白朮木香,五味子,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一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心下煩滿。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乾薑(炮裂銼),當歸(銼微炒),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頭痛。四肢不和。心腹氣悶。宜服此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裂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桂心,檳榔(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項直腳冷。百節疼痛。桂心散方。
桂心(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乾薑(半兩炮裂),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柴胡(一兩去苗),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為度。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冷。宜服返陰丹方。
硫黃,太陰玄精,硝石,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裂銼),桂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取前三味同研。於瓷瓶子內。慢火熔成汁。後放冷。重研令細。後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艾湯下五丸。頻服。汗出為度。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宜服回陽丹方。
硫黃(半兩細研入),木香(半兩),蓽澄茄(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桂心(半兩),乾蠍(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頻服。三服後。以熱酒一盞投之。以衣覆取汗。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氣欲絕者。宜服反陰正陽蘹香丸方。
白話文:
治療陰毒傷寒的各種藥方
第一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如果病患發病一兩天,用溫酒調服一錢的藥粉。如果發病三四天到五天,用兩錢藥粉,加一中碗水煎至剩六分。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連藥渣一起頻繁服用。
- 主治:陰毒傷寒,四肢冰冷,胸悶不適。
第二種藥方:
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二兩,乾薑(炮製過,切碎)一兩,肉桂(去掉粗糙外皮)一兩,人參(去除蘆頭)一兩,赤茯苓一兩,白朮一兩,木香一兩,五味子一兩,厚朴(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熟)一兩,訶子皮一兩半,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一中碗水,放入生薑半片,蔥白一根,煎至剩六分。去掉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頻繁服用。
- 主治:陰毒傷寒,手腳冰冷,心胸煩悶。
第三種藥方:
人參(去除蘆頭)一兩,木香一兩,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一兩,桂心一兩,乾薑(炮製過,切碎)一兩,當歸(切碎稍微炒過)一兩,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略炒)一兩,檳榔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一中碗水,放入紅棗三枚,煎至剩六分。去掉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頻繁服用。
- 主治:陰毒傷寒,頭痛,四肢不適,心腹悶脹。
第四種藥方:
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一兩,乾薑(炮製過,切碎)一兩,陳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後烘乾)一兩,桂心一兩,檳榔一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一中碗水,放入紅棗三枚,煎至剩六分。去掉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頻繁服用。
- 主治:陰毒傷寒,脖子僵硬,腳冰冷,全身關節疼痛。
第五種藥方:
桂心二兩,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部)二兩,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二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半兩,赤芍藥半兩,乾薑(炮製過)半兩,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半兩,柴胡(去除苗)一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並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一中碗水,放入生薑半片,煎至剩六分。去掉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頻繁服用,服藥後以出汗為止。
- 主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冰冷。
第六種藥方 (返陰丹):
硫磺半兩,太陰玄精(不確定是哪種藥材)半兩,硝石半兩,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半兩,乾薑(炮製過,切碎)半兩,桂心半兩。
將前三味藥材混合研磨,放入瓷瓶中,用文火熔成汁液,冷卻後再次研磨成細粉。後三味藥材搗碎磨成粉末,與前面的藥粉混合均勻。用軟飯將藥粉揉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艾草煎湯送服五顆,頻繁服用,以出汗為止。
- 主治:陰毒傷寒,面色發青,手腳冰冷,心腹脹氣,脈象沉細。
第七種藥方 (回陽丹):
硫磺(細研磨)半兩,木香半兩,蓽澄茄半兩,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半兩,乾薑(炮製過,切碎)一分,桂心半兩,乾蠍半兩,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略炒)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麵糊將藥粉揉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生薑湯送服三十顆。頻繁服用,服用三次後,喝下一杯熱酒,蓋上被子取汗。
- 主治:陰毒傷寒,四肢冰冷,心下疼痛堅硬,氣息微弱將絕。
第八種藥方(反陰正陽蘹香丸): (原文沒有給藥材,所以無法翻譯。)